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切归零,憧憬奇迹(新学期高三班会班主任主题演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1 15:2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各位高三同学好!

非常高兴能够和你们一起度过高三的一年,这一年,或许是你的一生中最为惊心动魄,最值得留恋,也可能是最为痛苦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你将经历大大小小的无数次考试,比较大型的有一月份的郑州市的一测,4月份郑州市的二测,以及5月份的郑州市的三测,期间可能还有百校联盟的考试以及每月的月考以及高三的周测,尤其是文科综合,后期每周将要进行两次考试。

在高三这种无数次的考试中,失败、挫折以及打击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有没有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是高考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过去,我认为好生源决定一切,只有基础好的学生才能考上好大学,然而上一届的实践充分证明,在生源基础不很优秀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能够取得优秀的成绩,在哲学上讲这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做好自己该做和能做的事情!

我总结了一下,大体上有几点可以参考:

第一,就是要“听话”,听话就是智慧,这里的“听话”更多的指的是要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在高考之前我反复的强调两点,第一,一定要会做近五年的全国卷的高考真题,必须会做,上升到研究的高度。第二,对于文科生而言,每两天过一遍课本,“过”的含义是能背的要尽可能的背过!不留死角!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班主任反复要求禁止做的,一定要令行禁止,不要耍小聪明,做自己自认为正确的一套,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就会充分的证明!

举个实例

第二,我是班主任,我会宏观的抓各科,不会仅仅限制于我的政治科目。

对数学而言,最重要的是保证错题不会再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题不二错”,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每周至少检查一次数学错题,具体是,每周课代表把考试的空白卷给我,我会直接找你到黑板上做数学试卷,主要以你曾经错过的为主,然后,我会再找学生到黑板上给你改正,每次大约能够检查5到10人!

英语主要检查课文以及作文的背诵!会背自然就有语感,做题也不会错到哪里去!

政史地,我会利用早读的时间,检查课本的掌握情况,譬如,你给我复述一下《经济生活》第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三,利用好零散时间,抓好背诵,做好常规,打造班级的良好氛围。

一切都要有激情!

从早操开始,步伐整齐,口号响亮,有事必须请假!

早读,声音洪亮,大声背诵,绝对不是仅仅读书,从7点20到7点40要站立读书!

上课坐姿端正,听讲认真,会做笔记,打造高效课堂!绝对不允许出现瞌睡,玩手机等情况!

自习课必须保持安静!绝对不允许出声,包括讨论问题!安静的自习课环境才是我们成绩的保障!

中午2:15必须到班,中午防止瞌睡,一律站立早读,由班长具体负责,到时间了就主动站立早读就行!

晚上一般6点45到班,如有特殊情况再通知,《新闻周刊》每周看一次,具体时间再安排,晚读的时间再具体协商,因为这涉及到整个年级的事情。

每周日下午5点半准时到班,第一件事情是把各科作业按照语数英政史地的顺序放在桌面上,每周我都会一个个的具体检查!

最后再给大家就是一定要坚持!

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坚持的故事!

一测之前的颓废,二测之后的奋发!

每个人都要有“一切归零”的意识,不去管我以前怎么样,只去关注我现在怎么样,我将来又会怎么样,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又会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我们完全有理由憧憬奇迹,憧憬一种建立在我们现有基础上的奇迹!

我会跟大家共同成长,我之所以爱做班主任,之所以爱做高三的班主任,就是因为我们有一起共同成长的机会,我又要经历一次高三,想想都高兴!

在这一年中,我们会共同成长,我每周至少会读一本书,我每天至少会写2000字的文章,如果我没事,每节课上课之前的三分钟,我一定会在班里,另外,我还会控制体重,这是我对上一届学生也承诺的,好像做的也还可以!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班级的重要标志就是,班主任无论是否在班级,班级的状况始终如一!

关于任课教师,都是每一学科最优秀的教师,还是那句话,只要听老师的话,没有考不上好大学的!

现在我们每一位同学做一个高三的奋斗展望!包括简单的自我介绍,其实就是哲学上经常所说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可以稍作改动,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如何才能到那里去?

谢谢大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09: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