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九课 奇 妙 的 肌 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3: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情感:增强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同学从生活中发现美、发明美的兴趣。
2.认知:自然界中的肌理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我们将满载而归。
3.技能:尝试用吸和、拓印、磨印、压印以和其它方法把各种凹凸不平资料的肌理效果表示出来,力求完成一件不错的作品。
教学重点:体会肌理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肌理的制作。
教学方法:
课件演示、触摸体验、小组讨论、课堂内外结合、资源重组、观摩评价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同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请同学蒙上眼睛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东西(小的瓷砖、玉米棒、麻布、手帕、木块等等)
2.观察图片,想想这是什么东西,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出示放大的草席、指纹等的肌理)
二、进入新课
1、师小结定义肌理(课件出示)
(我们把这种有粗有细、有深有浅的纹理叫做肌理)
2. 寻找生活中的肌理。
(想一想:生活中有肌理的地方还很多,你发现了吗?)
3、欣赏老师拍的肌理照片
(老师用照相机拍了几处生活中的肌理,看看,漂亮吗?)
4.讨论这些肌理美在哪里?
(老师的话:漂亮的肌理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想想:除了美化生活,肌理还有别的作用吗?)
5、师总结:
肌理的特点:美观、实用
6.讨论:怎样才干留下这些肌理
(这么丰富的肌理,你有方法留下它们的样子吗?)
7. 学习吸和的方法。(教师演示)
(老师这还有几种方法要介绍给大家,大家看看是怎么做的。)
8、介绍其他肌理的制作方法
一同学上讲台来用手摸,并说出感受
同学观察图片、观察图片纹路,了解这是什么物体。
同学通过看、摸、比的形式发现肌理之间的不同。
同学看书上文字和图片,并用精练的语言总结肌理的概念。
同学理性了解什么是肌理
同学走进生活,回忆生活中的肌理。小组展示课前准备的肌理物品或图片
观察肌理照片,感受到肌理的美。
同学在组内交流自身的发现:肌理纹路的粗细不同、深浅不同、光影的效果以和点线面的构成等等,并通过观察轮胎、鞋底等图片,考虑讨论肌理的装饰性和实用价值。
同学小组内研讨留下肌理的方法
观察吸和的方法,了解学习吸和的过程和注意点。
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
让同学更能直接的感觉到肌理和生活的关系。
锻炼同学的动手动脑、观察的能力,体现同学的自主性。
渗透美源于生活的理念。








1.尝试着留下桌上物体的肌理。
(方法很多,请你用一种方法留下桌上物品肌理的样子)
(做什么?怎么做? 想好了就动手。合做的同学在做之前要统一好想法。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拓宽创作思路
1.离位互相观摩作品。
(可以离开位置欣赏一下他人的作品,看看谁的作品最吸引你,你可以请作者为你介绍介绍他们是怎么做的。)
2.小组展示。
请小组代表上台把自身的构思告诉大家,也请大家来说说他的作品。
3、将大家的方法进行全班共享,有助于同学对综合技法的选择运用
3.拓展延伸。
想想怎样留下皮毛的肌理;
课后尝试用电脑来制作肌理。
以小组为单位,同学自身选择方法尝试留下物体的肌理,体验过程的乐趣,感受肌理的美。
介绍留下的是什么物体的肌理,怎么做的,有什么小诀窍。在交流活动中,提高操作技能,也培合作学习的意识。
全班交流作品,欣赏同学们智慧的结晶,同学可推荐他人的作品,也可推荐自身,作者介绍构思,其他同学对作品说说自身的看法。
同学课后探究留下特殊材质的肌理的方法。
让同学自身选择方法,体现 “用教材教,但不唯教材”的思想,体现了方法的多元性。
对不时生成的课堂做恰当的调控
让同学感受身边特殊肌理的存在,也让同学寻找能够留下这些特殊肌理的方法,为下堂课做铺垫。
教学反思:
《奇妙的肌理》这一课在教材中处于感受体验的环节。
肌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它那种奇特的艺术美,所以这堂课我把重点放在让同学如何感受肌理的美。于是课前我安排了同学到生活中去搜集肌理,把自身认为美的肌理用各种形式捕获下来。同学有的用相机拍下来,有的找来各种实物,有的甚至用自身的手印来展示……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在搜集的过程中,理解了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我先让同学用手摸,用眼睛看,从而让他们对肌理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肌理是可以靠触觉和视觉来感觉的,进而把肌理这个概念从感性认识提升到了理性的高度,这也是一个教学环节中情境的创设,顺理成章地引出肌理的概念和特点。接着通过欣赏一系列的肌理图片,引导同学去发现和探索,肌理其实是由一些线条、点状、面状构成,再加上光与影的变化,从而才出现奇特的视觉效果。然后再启发同学考虑:肌理的奇特美是怎么形成的?同学的思维很活跃,体会到的感受到的基本还是正确的,有的同学的回答还很有新意。
体验了肌理奇特的美丽后,我讲了一个小故事,引出水面的肌理如何保存这个问题,并实际演示了吸和的方法,同学很感兴趣,在接着的同学动手操作环节,基本顺利。
最后一个环节是展示评价,小组自评、互评。
总的来说,这节课整个环节比较流畅,教学效果也比较好,但是最后的评价和拓展环节,有的班级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来得和完成。另外,有的地方的语言还有待斟酌,比方引导同学找出肌理美在哪里的时候,我可以这样提问:“请你们找一找,各种肌理各自出现的奇特的视觉效果是怎么形成的?”这样要比“肌理美在哪里”更具体一些,同学也更容易理解体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19: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