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文章摘要】:
告状行为是指儿童处于同伴侵犯或发现同伴某种行为不符合集体规则等原因而发起的指向教师的言语行为。大班孩子他们缺乏基本的社会经验和技能,不会很好地处理同伴间的纠纷,不懂如何解决矛盾,于是告状频频发生。孩子的告状是他们在社会性发展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我们不可一概而论地把这种现象作为孩子本身的错误加以后否定,或任意把它作为孩子的“犯规”行为加以贬斥,否则必然带来一些负效应。而如果我们能够弄清孩子告状的原因并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会有利于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个案研究和探究孩子“告状”行为产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原因,揭示其实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的教育引导方法,以期能够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班孩子的“告状”行为 心理特征 身心健康
一、问题提出
到了大班许多老师反映小朋友特别爱告状,无论遇到事大事小都要告上一状“老师XX打我!”“老师XX拿我水彩笔!”……诸如此类,多不胜数。遇到这种情况有些老师采取敷衍的态度,“噢,知道了,过一会老师批评他!”或采取训斥的态度,“这么一点事还来告状,先想想你自己!”其实,不管你打算如何“受理”孩子们的告状,作为老师都应该了解“告状”到底好不好?有哪些因素会使孩子告状?如何正确对待“告状”行为?等等。事实上,在孩子告状的背后,在他们自己的小小的心灵中,自有着他们的想法和心思。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心理,也许更能使老师帮助孩子解决告状背后真正的问题所在,帮助他们获得更加健康和灿烂的心情。鉴于此种情况,本文尝试通过对大班一个孩子具体案例的分析,以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二、“告状”事例及成因分析
(一)研究对象简介
孩子姓名:涵涵(化名)
性别:男
出生年月:2009年3月
家庭状况:父亲 高中毕业 公司职员
母亲 初中毕业 公司职员
(二)、告状行为的表现
例一:分享活动中,涵涵看中了小小的消防车于是想把自己的玩具和小小交换着玩,可是小小不愿意,还推开了涵涵,涵涵哭着向老师告状:“报告老师,我把我的玩具给小小玩,小小还是不愿意把汽车和我的玩具交换玩……”
例二:涵涵看到东东翻别的小朋友的书包,马上跑过来报告老师:“东东没有经天天同意翻天天的布袋啦,还拿他布袋里的玩具,东东做的不对……”
例三:绘画活动中涵涵与毛毛为了一支蓝色的油画棒而闹起了意见,涵涵忍不住把毛毛推倒在地上,毛毛将这事报告了老师。老师批评了涵涵,可涵涵告诉老师是XX让他推的。过了几分钟后涵涵又告诉老师:“毛毛昨天还打丁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