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温明正校长给我们交流的是《以生为本的教育发展》。讲座中他谈到:教育改革之初,强调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后来强调三维,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 ;现在提倡核心素养,强调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和优秀品格。
目前我们课堂的现状,还有相当多的老师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他们似乎一直在那里停留,被困住了,老师需要勇气跳出旧有框架与改变,他们需要更新理念,改变自己,更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撑。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课程改革已经充分意识到学生是教育之本,是教育能够生动存在的灵魂。无论是改变课堂教学思路,亦或更新课堂教学方法,我们始终不能忘记课堂教学的主体── 学生。
“以生为本”即以学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正确地学习,要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激发与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帮助他们拟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教育是国力的根基,孩子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提升教育质量是政府对人民的责任,也是国家对新世代的教育承诺。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需从课堂改革开始。教师必须调整上课方式,不重复教学生可以自学的内容,协助学生在高科技化的环境中学习、协助学生组合最适合自己的跨领域学习内涵,形成自学能力,培养探究精神。
当然,将书本知识的掌握放在首位,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不可取的。因为,孩子的分数并不代表一切,应该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武断的仅用分数衡量孩子的好与坏。学生有沒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能不能积极向上的努力,有沒有一顆温暖感恩的真心,這些事情将会影响他的一生。
当前教育制度看重的是结果,在这种制度下教育管理者难以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差异。随着个人化时代已经来临,需要个别化教育方案的设计,需要个别差异教学的实施,帮助学生追求特殊兴趣,加强自身专长。做到因材施教 ! 因为教育就是要帮每个孩子搭建一个舞台,让每个孩子都有发挥的空间!
为了满足时代的要求,适应小学生个性多元化发展,教师首先要了解与掌握独立的学生个体,要明确学生的思维模式与认知模式、个性发展之间的差异性,并根据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很多专家认为,教育首先应培养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另外才是如何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实用性人才。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健全人格、造就人才。重要的是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因为你的一句话、一个关怀,可能会改变了学生的将来。教育虽非万能,但是却有无限的可能。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能真正做到一切以学生的发展出发,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教材、教学方法等一切为学生服务,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身为教育工作者者要深入学生的内心,努力改进管理方法,知道学生所想,教育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