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作文 看中华文化,听诗词曲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21:2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化,可以很好胜,它是七八十年代中国人民的不甘落后勇攀高峰;文化,可以很经典,它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文化,可以很冲动,它是行云流水的下笔如有神,叹为观止的出口成章。
    文章是一樽美酒,连绵而又甘冽,李白为它醉生梦死,流连在山清水秀中,文化,是一卷史书,绚丽而又残酷,杜甫为它如醉如痴,书写这场兵戈铁马;文化是一角画卷,缤纷而又末晓,苏轼为它心醉神迷,又待谁去画龙点睛。
    当汉字从仓颉手中诞生时,便是早已注定用它支起中华文化的脊梁。
    唐诗,穿越去唐朝,同李白一起把酒言欢。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山河;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抱负;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那股骨子里抹不停的自信。杜甫这位现实爱国诗人则充分体现了何为对国碧血丹心的忠肝赤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拳拳爱国之心,跃然纸上。“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直抒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心情和对时局的担忧。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映人眼帘,廖廖数字,这就是唐诗的魅力。
    宋词。穿越自南北宋朝,那豪放合婉约的宋词。“沉醉不知归路”的李清照就曾自创一派名为婉约派,可并不代表这位柔弱的女子没有豪放风格的作品。“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更是豪放,激昂。而同辛弃疾一起开创豪放派的苏轼,也有婉约的一面:“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难以想象在长久的后世世人的吟唱翻阅中,被作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代表的李苏,竟当:苏可作婉约,李难为豪放。宋词的奥妙不言而喻。
    元曲。穿越的元代,陪吟马致远的元曲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可谓绝对经典,匠心独具,浑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却构成了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用最少的文字表达了最丰富的情感。元曲,这无疑是古代文学皇冠上的一颗夺目宝石。
    唐诗宋词元曲,在中华名族五千年辉煌的岁月里,它们遗留下来的风韵洒入大地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小时候,妈妈把我抱在怀里,教我念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依然在更多的家庭里传承下去。
    文化,中华文化。在斑驳的甲骨文上,在历史风尘的竹片里,在绚烂千年的锦帛中,记录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美丽容颜,他流淌在我们的血脉里,共鸣着每个炎黄子孙。
    朗朗明月,湮没了悲欢离合的故事;滔滔江水,洗涤了风花雪月的旧梦;滚滚黄沙,带走了前朝的莺歌燕舞。然而,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唐诗宋词元曲的继承者,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青黄不接,反而大有人在。那一些中华文化的先驱者啊!灵魂不灭!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至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辉。着中华文化,必永垂不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21:26:50 | 只看该作者
八(2)班   胡诚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6 00: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