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提问中的朴素哲学思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22: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袁宗金
儿童提出的问题是最本初的,也是最重大的,是终其一生未必解决得了的问题。“提问”反映儿童的最真实的声音,是生命个体内部矛盾的真实反映,表达了认识发生发展过程。假如我们跟踪某一个儿童,将他某个维度的“提问”用时间的链条串起来审视,我们会看到个体“提问”生动的演进过程。“在色彩纷呈的问题世界中,儿童的提问是最生动的,它的每一个字符和语调,都几乎充溢了童趣。透过直观的童趣,沿着由外到内的考虑链条深入探寻。人们还会发现童趣中隐含着意义,隐含着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哲学。” [1]
一、对本原的追问
  “本原”的本义就指万物的根本原因,所谓“本原”或“始基”,照亚里士多德的解释,是指这样一种东西,万物都由它构成,最初都从它发生出来,最后又归于它,那就是他们所说的万物的元素和本原了。本原就是作为世界万物的基础、来源和归宿的东西。[2] 世界的本原,宇宙生成是哲学家考虑的首要问题。儿童就像先民和古代哲学家那样,喜欢追寻事物的起源。哲学的实质问题,有许多是天真而又素朴的,也可能是最哲理性的问题。有些事情在成人,包括大同学,在他们学了第一本哲学书后,受到启发才干提出的问题,而这种事,对儿童来说,会顺乎自然地发生。[3] 德默克里特认为原子是万物的本原,也就是说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依据德默克里特对原子的描述,我们可以这样大致地想象原子的形态:
  形状:原子是一些有着各种各样形状的小粒粒,方的、圆的、扁的、长的都有。
  硬度:它们是不可分的,它们内部没有一点空隙,无论用多锋利的刀也休想砍开。
  数目:原子的数目比撒哈拉沙漠中的沙子还要多,数都数不清。
  种类:与数目一样,原子的种类也无限的多。
  “在儿童的眼中,任何现象的发生都是有直接原因的,所以,他们经常喜欢刨根问底,会有一些涉和哲学问题的深刻发问。” [4] 儿童对世界的追问有时像古希腊的原子论者,认为世界上许多东西是由原子组成的。苗苗说:“我知道原子,原子就是古时候的一种石头,圆圆的,各种颜色。”苗苗是幼儿园的自然哲学家。让我们来听听他的原子论。 [5]
  C: “爸爸,什么叫原子?”
  D: “原子是一种很小的东西,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
  C: “那火有火的原子,水有水的原子,墙有墙的原子。是不是原子都是看不见的?”(这儿‘火的原子'、‘水的原子'、‘墙的原子'完全是他自身想出来的。这个想法在科学史、哲学史上曾出现过。)他讲完后,又问:
  C: “爸爸,地球是由什么原子做的呀?”
  D: “土的原子。墙也是由土的原子做成的。你看,工人把地下的泥土挖出来,一烧,不就成了砖头了吗 ?”(这个问题我暂时不可能对他讲清楚。于是我就用了恩培多克勒的元素说,这种学说对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这个问题标明,小朋友关于原子论已提出下列思想:原子是一种圆形的有各种颜色的小石头,它古时候就有,它很小,我们看不见,万物皆由原子组成,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原子。他的哲学思维即将进入古希腊的阶段。他的这些言论若放进古希腊哲学资料中,恐怕又是一个德谟克利特。他显然是听爸爸说过原子,但爸爸不可能向他系统介绍原子论,可以肯定,他的这些想法基本上是他的发明。苗苗提的这些问题标明,在儿童思维里可以找到古代原子论的雏形。
  皮亚杰主张儿童具有“含蓄的哲学”,雅斯贝尔斯认为“我们常能从小朋友的言谈中,听到触和哲学微妙的话来。” [6] 假如我们愿意谦虚而纯洁地接近未成年的小朋友,我们就能够从他们那里学到智慧。”尼采甚至认为在倾听真理方面,我们不如小朋友:“理性的人,存在着小朋友看见而他看不见的事,存在着孩童听到而他听不到的事,而这些事恰好是最重要的。” [7] 小朋友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时的追问是哲学思维的萌芽。小朋友的好奇心越强,追问就越多,他的哲学思维就开始得越早。对事物起源的不时追问,追问到最后,就会问到最初的原因,就会问到世界和其各种事物的起源问题。宇宙以和自然万物的起源,是人类最先提出的哲学问题。
二、对认识的追问
  什么是认识论?认识论就是有关认识的理论。那么什么是认识呢?认识当然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例如对星星月亮、动物植物的认识,这些认识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词就是——知识。例如我们对星星月亮、动物植物的认识当然也就是有关星星月亮、动物植物的知识,就是天文学、动物学与植物学知识。认识论就是有关知识的理论。从“有关知识的理论”中也可以看出它不是具体的知识,例如动物学或者植物学知识,而是有关所有这些知识自身的理论——它是将所有这些知识都当作自身的研究对象,犹如动物学将动物、植物学将植物作为自身的研究对象一般,认识论则将知识作为自身的研究对象。
  将知识的整体作为自身的研究对象的认识论到底研究知识的一些什么方面的问题呢?认识论所研究的有关知识的问题当然是很多很多的。例如,知识的界限问题,即人类到底能认识什么使之成为我们的知识,还有有关知识的可靠性的问题,包括我们如何才干获得可靠的知识,以和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才干检验这知识的可靠与否,等等。下面我们看看儿童的朴素“认识论”。
  小虎在幼儿园得到了小红花的奖励,依照家庭奖励条例,我必需满足他的要求,他这次想要一个火车侠。于是中午下班的时候,我给他买了一个火车侠,收到礼物,他很高兴,迫不和待地玩起来了火车侠。玩了一会他突然问我:“爸爸,我怎么能知道这不是做梦呢?”
  小虎的困惑含有典型的哲理,小虎提出的问题,对一个极其平常的概念带来了疑问。我们怎么能确切知道我们是处于清醒状态。假设一切都是梦,都是我的梦境,那么可能是在局部梦境中似乎是清醒着的,而在局部梦境中是睡着的。就如我现在所认为的真实生活里,既有清醒的时候,也有做梦的时候,与一场终身长梦,在梦里似乎有时候觉醒,有时有这样或那样梦境,两者究竟有什么差别呢?界限可能就和梦境中出现的幻觉一样难辨真假。小虎的哲学思索很周密

1)假如万事都是梦,人们就不会追问那是不是梦。(2)因为人们会追问,那就不是梦。(3)所以并非一切都是梦。 [8] 这个论证相当生动!
  “我一定是在做梦”,小虎闭上眼睛并拧一下自身的胳膊,然后慢慢的睁开眼睛,再看一下周围,心爱的火车侠还在那里躺着,这不是梦,是真实情境。小虎的惊讶,很容易理解,谁能不惊讶?不过小虎作出他是否仍在做梦的判断过程是难以当真的。虽然很难,但并非不可能,至少有个哲学家纳尔逊曾经论证说,小虎的方法是有效的。不过这个方法确实并不可靠,它确实是无效的。假使小虎不知道自身是否清醒,那他什么也不可能知道,他是否真的拧了一下自身或者是仅仅梦见自身这么做了,只能推测。以前的认识基础是什么,是什么使现在的认识基础变成了问题?我们每个人对我们平时所说的和所想的,对事物的认识究竟有多少基本的认识呢?
  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的问题的表示方式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困惑和怀疑是紧密联系的。亚里斯多德说过,哲学起源于怀疑。哲学即使不能解答我们所希望解答的许多问题,至少有提出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增加对宇宙的兴趣,甚至在日常生活最平凡事物的外表示象下,看到事物的新奇与值得怀疑之处。 [9] 儿童通常是些爱“隐恶扬善、鸡蛋里挑骨头”的家伙,因为他们总爱追求一种叫“真理”的东西,他们相信“真理”总是存在于所谓“现象”的后头,那“现象”就像一座昆仑山,攀过它要浪费大量的“提问”。—个爱考虑的好奇者会对世界的万事万物进行数不清的追问,得出数不清的结论,但他一般不会就至此为止。—个 “小哲学家”不会在这些结论上止步,而是会对这些经过想像、直觉之类方法得来的东西进行“分析”、“推理”。
  “儿童是自然的存在,古今中外的哲人都希望用小朋友般透明的眼睛观察世界和表示世界。” [10] 进入儿童的问题世界,就会发现儿童的提问富于哲学意味。儿童可能先从家长或者他人那里听说什么,这种异议显然根本不适用于严肃的想法。这些儿童不可能进一步研讨哲学,这些意见只能是偶然的,这种异议忽略了一个事实:儿童经常具有成年过程中失落的一种天赋。似乎我们随着年龄的增加踏入惯例与意见、掩饰与不予置问的牢狱,从而失去儿童的无拘无束。哲学意味着:在途中。其问题比其回答更根本,而每个回答都成为新问题。虽然人类在哲学的成果已经有其结构和研究方法,但是儿童的学习可不可以有“自以为是”的结构和方法?假如儿童没有接受哲学的符号、专有名词和原理,他可不可以进行哲学发明呢?儿童对知识或方法发生的好奇和想像,假如是扭曲、不正确的,有没有价值?只有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儿童哲学才会成立。
三、对美德的追问
  在一定意义上,儿童有自身的伦理学。当然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伦理学,但是,活跃在他们头脑中的许多问题是真正具有伦理学性质的。生命的生长自身就不时带来对人生的新的发现,看世界的新的角度,使他们迷乱和兴奋,也使他们困惑和考虑。儿童自然地享有和致力于伦理学,这不必感到惊讶,因为什么是伦理学?除去技术上的伦理学语言与学术上的博学,剩下的只是尝试如何使思想更新。儿童经常会不时地重复问:“为什么?”这样的好问,是儿童了解外在世界最主要的方法 。 [11]
  千百年来,每一代人都是在对“好小朋友”的追求中长大,在“善”的敬重中老去,这些美好的价值词给他们的生命带来了斑斓的光辉,“好小朋友”地道是小朋友的企盼和梦想,是小朋友的未了的情结。每一个小朋友都哭着、喊着、笑着、闹着,同时又那么认真的渴望成为好小朋友,“好小朋友”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呐喊。 [12] 儿童有自身的伦理原则,他们有能力去学习美德,在儿童入学之前,他们就在发展道德判断。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在找寻对事物的了解,也在寻找“意义”与“真理”。儿童会有许多的“欲求”,除了希望能满足外,所表示的是希望“有所能”。儿童渴望寻求思想和行动的一致性,并且渴望化解抵触。因为有一些儿童经常有 “两难的困境( dilemma )”存在,自身没有能力去解决,于是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一直内在的抵触,正好刻画另一种应该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就是为自身解决问题。这时候就是要以自身的能力去发现逻辑和推理规则,去协商区分好坏的考虑。
  伊恩 (男,6岁)正看自身喜爱的电视节日。这时家里来了客人。客人的三个小朋友不与伊思商量就转换上他们想看的节目。伊恩看不到自身喜欢的节目很不高兴。妈妈对他说:“不要哭丧着脸,三个人快乐总比让—个人快乐好。”伊恩想了一会说:“为什么三个人自私比一个人自私好呢?” [13]
  显然,伊恩的这一困惑也有伦理学的意蕴。伊恩似乎认为,当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而使他人吃亏,那么你就是自私的。在这个例子里,那三个小朋友看到了喜爱的电视节目,是以另一个小朋友失去爱看的节目为代价的,因此这三个小朋友是自私的。根据这种思路,“三个人的快乐总比让一个人快乐更好”也就变成了“让三个人自私总比让一个人自私更好”。想到这里,伊恩发现了妈妈要自身接受的行为规范,“自私是不好的”这样的道德规则发生了抵触,于是使发生了这样的困惑:“为什么三个人自私比—个人自私好 ? ”。“让三个人快乐总比让一个人快乐更好”,马修斯认为这是建立在功利主义的伦理原则基础之上的。伊恩的困惑使这种原则面临了一种尴尬的局面。当然,这个例子并不能证明—个 6 岁的儿童就能有意识地用一种伦理学的观点去批驳功利主义的道德观。但是,这个 6 岁儿童反驳母亲的理由,却启示了一个对功利主义伦理学说非常有趣而且也很严肃的批评。 [14]
  柏拉图说过哲学起源于惊异。我们的眼睛使我们“分享了星辰、太阳与天穹的景象”,此景给我们“提供了探索宇宙的原动力,由此给我们发生了哲学”。亚里斯多德说:“因为惊奇是驱使人研讨哲学之物,他们最初惊异于撞见的惊讶之事,然后逐渐前行并探询日月星辰的变化与宇宙的形成。”惊异敦促认识,在惊异中儿童会意识到无知( Nichtwissen ),儿童寻求知识,是为了知识自身,并非“为某种普通的需要”。儿童研讨哲学没有生计所需的束缚。这种惊异发生于无目的地注视事物、天空与世界,发生于这些疑问:这一切是什么,这一切从何而来——对这些疑问的回答不会有什么收益,而是提供自我满足。
  尼采说过:“人的追问,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游戏,一个自转的轮,一个原始的动作,一个神圣的肯定。” [15]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22:18:00 | 只看该作者

小朋友的清灵纯洁的提问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氰氯,这神秘诱惑着人去考虑,考虑那背后的问题,那神秘的存在。儿童的发问为的是引导人去关注、去倾听、去感应,因为小朋友便是那难以捉摸、难以言说的存在的肯定与显现。“儿童的语无伦次的追问表达了他对我们的逻辑的抗议,而恰恰是儿童的语无伦次抓住了世界错综复杂、晦涩难懂的实质”。 [16] “提问”对儿童来说是“愉快的伙伴”,并没有成人那种“面子难耐”的感觉,就像快乐之源一样还将快乐流溢给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主体,面对他人就要考虑许多有关他人的问题,真真切切地体验自我的存在,将思想放飞,美与真的实质就锁定在追问之中。儿童追问于天、地、人、神之间,呼唤人类归家,引领人类归家,其自身就是对人未来的许诺。追问在实际与理想、经验与超验、有限与无限之间面临着困顿,在逾越实际与有限的纬度上拥有着希望,拥有了不尽的未来。儿童具有更敏锐的感受性,他喜欢自身的热情和意志,并且习惯于用他们自身的方式去发明。
  儿童对最初的认识总是非常可爱和有趣的,因为它记录了儿童求知的生动发明过程。成人经常讪笑小朋友的天真幼稚,“儿童哲学家”的观点和结论许多是错误的,思想是充溢稚气的,但是在稚气里却包括着最有生气的活动和精神,包括着智慧的种子萌芽和源泉,那总是能给我们以启示和力量。提问是整个科学面部上的强烈的表情,是一切知识的起源。儿童的提问可以逾越有限,与无限的存在进行对话。儿童的提问插上想像的翅膀,在分裂中恢复完整,在贫乏中寻求诗意,于是挣脱枷锁放飞自由,逾越有限走向无限,让生命恢复自然与“神性”。于是儿童的提问事件或情境都出现出不寻常的光彩,宇宙万物散发着诱人的神秘,儿童的提问充溢了宇宙时空悠远的回声和一种神圣的灵性。
  “知欲”的教育造就了“理性”的儿童,教育只寻求知识的确证而漠视了一切有关儿童“问题世界”的价值的问题,漠视了儿童的文化特征和他的一切精神的存在。教育应是在儿童的“问题世界”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认识方式,它假如离开了儿童的“问题世界”,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条件。为克服这种危机就必需重返儿童的“问题世界”。重返“问题世界”,就是要唤回被遗忘、被遮蔽的儿童问题世界的丰富意义。
参考文献:
[1] 史爱华.儿童的声音与儿童的哲学.学前教育研究, 2005,(7-8):26~28
[2] 杨适 . 哲学的童年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8:82
[3][8][9][13] 马修斯 . 哲学与幼童 . 陈国容译 . 北京:三联书店, 1989:87,1~2,2,33
[4] 丁海东.论儿童精神的诗性逻辑.学前教育研究, 2005,(7-8):8~10
[5] 林德宏 . 儿童的哲学世界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4):20~22
[6] 雅斯贝尔斯 . 智慧之路 .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1981:3
[7] 卡林·瓦尔特 . 我与他 . 陆世澄译, 北京: 三联书店, 1994:362
[10] 姚伟.儿童是自然的存在.学前教育研究, 2005,(7-8):5~7
[11]Tony W Johnson: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An approach to critical thinking,PhiDelta Kappa Education Founda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1984 : 13
[12] 王玉.儿童的道德语言.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优秀优秀论文, 2004
[14] 刘晓东 . 儿童教育新论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206
[15] 尼采 . 尼采文集(查拉斯图拉卷) . 周国平等译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5:17
[16] F .B.pinion, A Wordsworth Company,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 1984 : 1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00: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