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阅读教学论文 借助阅读教材引导学生质疑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1 09:3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摘要:古今中外,人们都认可质疑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人们却常常忽略甚至抛弃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本文着重于思考如何借助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就文章题目处、“貌似矛盾”处、“有悖常理”处、“有违科学”处进行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精神,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键词:质疑;阅读教材;引导

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古今中外,人们对质疑的重要性的认可可见一斑。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怕教学任务完不成,省去质疑环节;有的老师质疑环节有了,但也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有的甚至从来不让学生质疑,因为老师心中从不重视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甚至从没这个概念。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巧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精神,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于文章题目处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窗户”和“眼睛”,它反映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传递了课文的精神,有的甚至还暗示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情节线索。如果抓住课题教学,引导学生对“窗户”质疑,发挥“眼睛”的传神作用,就更易引起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如教学课文《钓鱼的启示》,我是这样引导的: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之所以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的短文,编者选入我们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他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做得好”“好”在哪?“对”在哪?

生:为什么是“天知地知”?

生:编者为什么要改为“钓鱼的启示”?

生:究竟有什么启示?

学生的质疑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笔者领着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读边自己找答案边做笔记。这样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释疑,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课文所描写的意境,在那“天知地知”的环境里,看到那条很有魅力的“鱼”,看到那位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的父亲,也看到了那位极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的“我”。随着教学“质疑”与释疑的深入,学生也和“我”一样终于感悟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从心灵深处感受到“钓鱼的启示”的成长意义。

二、于“貌似矛盾”处质疑

有些课文有些地方通过前后联系,不难发现似乎前后矛盾。但貌似矛盾的外表下,再稍加思考却又合情合理,让人点头称赞。如《桂花雨》一课,课文倒数第二段写到“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院子里的一棵桂花怎能和满山的桂花比?这不是明显的矛盾吗?这句话是作者的错误吗?当然不是。那该怎么理解母亲说的话呢?从文中妈妈的情感深处,从妈妈那思乡爱乡的感情出发,从月是故乡明的道理出发就情有可原,就不难理解。笔者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有了一定把握后,出示本段,让学生带着问题、你能就本段提出什么问题、反复自读。不一会儿,学生的问题出来了:为什么“我们”全家要搬到杭州去?为什么我每次去山上赏花总要给母亲一大袋桂花……这些当然不是笔者想要的最好的质疑。于是,笔者笑着摇摇头,慢悠悠地说:“再想,再想!”学生一阵沉寂后,终于有人“哦”了一声,仿佛恍然大悟似地,骄傲地高高地举起手,嘴里嚷着:“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其实很多孩子都想到了:满山的桂花真的不及家乡院子里的那一棵桂花香吗?

这种前后联系中“貌似矛盾”的现象其实是很多的。如《窃读记》里,小女孩在书店里连续站了两个多钟头,按理说应该是两腿发软,两脚酸痛,可为什么走出书店时却“浑身轻松”? 这样的质疑,能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深入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体会人物精神,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三、于“有悖常理”处质疑

有些课文乍一看似乎和生活常理不相符,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无法理解。如《落花生》一课。学生读到“那天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部分学生会想,一个男人和老婆孩子们在一起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为什么却说“很难得”呢?笔者故意让孩子们停下来,笑笑地看着他们:“孩子们,你们读到这里就没什么疑惑吗?”于是,几个孩子举手了。这个问题,如果不是有比较丰富的课外知识,且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家庭背景是很难理解的。笔者让孩子们课外查找资料,第二课时留五分钟交流。

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进士出身,是位爱国诗人,也是位颇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曾率领台湾人民苦撑危局,死守孤城台南。他将多年积蓄全部充作官饷,坚决抵抗日本鬼子的入侵。台湾被日本侵占后,他不愿当亡国奴,就拖家带口搬到祖籍福建尤溪。在许地山十四五岁时,他出任广东省三水县县令,全家住在衙内大院里。他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许地山的母亲建议开辟出来种花生,这就是课文中所写的事。由于许南英公务繁忙,很少有时间与家人在一起,所以过节还要去请他回家中团聚。因此,文中才会说“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许地山长大后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说“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学生在查找中对作者本人及其父亲更加敬佩,对落花生的含义理解更深刻。当他们在举例说明谁是落花生一样的人时,从清洁工到警察,从建筑工到医生,从农民到科学家,他们说得头头是道。最后还总结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做贡献,就算默默无闻,也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是落花生一样的人。看,学生讲得多精彩!

这样的质疑,引导学生把文本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加深了对文本中心思想的理解,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透彻。有悖常理的地方还有很多,如五下的《金色的鱼钩》,生锈的鱼钩怎么会闪烁着灿烂的光芒呢?

四、于有违科学处质疑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敢于向文章、向作者质疑是更难能可贵的。在《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这篇课文里,有这么一句“青海湖水之所以如此湛蓝,是因为湖面高出海平面3179米,比两个泰山还高,湖水中含氧量较低,浮游生物稀少,含盐量在百分之零点六左右,透明度达到八九米以上,因而,湖水晶莹明澈。”可文章的最后却又这么写着:“据说,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笔者把两句话放在一起,让学生反复读,然后质疑。一阵思考过后,有学生问:含氧量低鱼儿应该也少,为什么夏天鱼儿却这么多呢?多好的问题啊!说明了孩子们的课外知识是丰富的,懂得用学过的科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读书能有所思考,有自己的见解。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学生会质疑,还要引导学生会解疑,会探究。笔者启发学生:“如何验证这两句话是否自相矛盾呢?”学生兴趣盎然,讨论激烈,但谁也说不出个好办法。于是,笔者让他们分组合作探究:一组探究什么叫“浮游生物”?鱼儿算不算浮游生物?二组探究:鱼的生存和水中氧气的含量有无关系,什么关系?三组探究:夏天,水中的氧气含量与其他季节有无区别。可是怎么探究呢?问题再抛给学生。学生们想到了可以上网搜索,可以上图书馆查找,可以咨询初中或高中的生物或地理老师,还有的更直接,说可以问问养鱼的专业户……看,学生们的思维打开了,积极性上来了,一个个跃跃欲试,好像恨不得马上开展活动的样子。笔者趁热打铁,让他们三天后汇报探究结果,如果能用实验说明自己的探究结果更好。这样的质疑,把文本学习与资料查找搜集,把课内学习与课外探究,把个人学习与小组合作有机结合。学生学得兴致勃勃,一个个都说没想到语文课也蕴藏着如此深、如此多的科学知识,越学越有味!

质疑的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借助教材,引导学生就文章题目处、貌似矛盾处、有悖常理处、有违科学处等进行质疑,长此以往,学生的质疑意识必将得到激发,质疑精神、质疑能力也会得到培养和提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2-21 09:34:44 | 只看该作者
“学贵有疑”怎么疑
──借助阅读教材引导学生质疑的思考
市高林中心小学 梁明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04: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