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数学比科学大得多,因为它是科学的语言。首次提出这种见解者是大约400年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伽利略。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数学语言:v=32t(这里32表示32英尺,相当于9.76米,已和重力加速度g的值接近)来表述自由落体运动,从数量关系上深刻地揭示了重力场中自由落体运动的内在规律。在人类长期实践中总结、概括发展起来的数学,为人类理性天性中所固有,并在人类特性和人类历史中占有着不亚于语言、艺术或宗教的地位。特别是今天,数学方法和科学技术已”形影不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影响。在现代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人们更多、更强烈地谈论着数学的作用,把我们所处的时代称为”知识数学化”的时代。一些物理学家声称:数学在其知识和活动领域中不单是计算的工具,如若没有数学,连认识生产进行过程也是不可能的。数学在当代已变成了社会的生产力。现在就那些尚未应用数学研究方法而只作定性分析的领域,诸如自然现象、经济学、医疗卫生、组织生产、经营管理等等,都在急速地寻求数量上的规律并且广泛地应用严格的数学方法。
今日知识的数学化不是说要把全部认识都归结为建立逻辑的和计算的图式上,也不是不许进行试验和直接观察。数学化的目的在于:
从准确列举的前提中得出逻辑的结果,这些结果也包括直接观察可得到的;把通常沉积下许多次要影响的极复杂的过程变为可进行逻辑和数学分析的过程;除掉已确定的事实外,借助数学的分析确定新的规律;获得借助计算预报现象过程的可能性,与现象的实际过程不但取得质量上的一致,而且还取得数量上的一致。
总之,知识的数学化不只在于利用已经是现成的数学方法和结果,而且在于创建一个特有的数学方式,使其能准确又完全地描述我们周围的实际世界,并将获得的结果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去。数学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知识与实践活动,都有赖于数学这一强有力的工具的协助。当18世纪初人们对机械运动有着迫切而深刻的研究时,促使牛顿等人创建了宏伟的数学分析体系,并成了近200年来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取得惊人进步的基础。本世纪初,当研究热、磁和电现象的转换,致使建立动摇光学已经幼稚时,旧的数学工具已不能描述这种传送、转换关系,于是促成了新的数学语言--数学物理方程的建立。今天,人类已进入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和认真更新工程思维的新阶段,研究和实践活动的新领域:电光学、宇航工程、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工程、生物工程、系统工程等提出了大量急待解决的数学课题,旧的数学工具已显得无能为力,一些新兴的数学工具便应运而生。诸如当控制论和最优化思想进入数学后,使常规数学走向”异常数学”的研究,近20年来出现的非规范分析,突变理论和模糊数学都属于这个范畴。凡此等等,可以看出实践促进了数学的发展,数学又指导着实践活动的完善。随同着知识和实践活动的数学化,必定引起思维的数学化,即使人们的思维准确,使意见和结论具有更严格的逻辑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