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学经验 同学确有“感受”,才干真正“理解”--小学教学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8: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 《国家数学课程规范(实验稿)》指出:“数学学习过程充溢着观察、试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同学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遵循这一理念,我在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和外表积”以和“行程问题”两个内容时,作了尝试与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教学片断1] 圆柱体的侧面积和外表积
(以往的教学是在同学直观认识圆柱体以后,教师将一个纸糊的圆柱体展开,让同学观察,同学的感受不深,以致对于求外表积的计算公式没有透彻理解,容易出错。现在我改变这种教学过程,先让同学各自做一个圆柱体模型,让他们在试验过程中自身发现底面圆的周长与展开侧面的边长的关系。)
师:你们会自身制作一个圆柱体吗? 生:会!
师:好!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资料,请你们用这张纸制作一个圆柱体。
(给每人发-份资料如图:
其中小圆的周长正好等于长方形的长。)
师:做完后,想想你制作胜利的诀窍是什么,不胜利的原因在哪里。
(同学的制作过程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
(1)有16位同学的第一次制作过程(略)
其中13人在失败后进行第二次尝试如(2)。
(2) 另一局部同学制作过程(略)
交流讨论。
生1:通过制作圆柱体,我发现这张长方形纸的长正好是圆柱体底面圆的周长,假如剪另一个圆的时候把纸的长剪短了,那么这个圆柱体就无法做胜利了。
生2:对,我把另一个圆画在了这个圆的上面,剪圆时就是把长方形的长剪短了(图1略),圆柱体的侧面怎么也围不起来。现在我知道,只要把这个圆画在纸的右半边,那么,圆柱体的侧面就能围拢了。
生3:我是这样做的:先把上面的一个圆剪下来,然后,用剩下的局部对着圆比了比,我发现用长方形的宽围不拢,用长方形的长就正好围拢。所以,我做胜利了。
生4:对,通过制作圆柱体,我发现,圆柱体的侧面是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正好等于底面圆的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圆柱体的高。
生5:老师,我觉得这个长方形的长还可以长一些,用来做接缝。
生6:我发现制作这个圆柱体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我想:做任何事情,都必需先冷静地动脑考虑,才有可能胜利。
师:现在你们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吗? 生:会。
师:将你们手中的圆柱体侧面积计算出来(自身丈量,取整厘米数)。
(同学都能列式计算,然后由同学概括求侧面积公式。)
师:侧面积会算了,那么它的外表积呢?(同学自身解决。)
[教学片断2] 行程应用题
(这局部属于“相遇问题”,以往教学就例题逐个分析,同学对于在一条直线上两个物体运动的许多要素缺少感受,当题中条件稍有变化就困惑了。现在先通过亲身演示,让他们了解动身地点、动身时间、运动方向、运动时间、运动结果等要素,然后让他们独立考虑解决同类问题。)
课上,我把同学带到操场上进行实地模拟演示:设定A、B两地,让甲乙两位同学进行扮演,由教师发出指令,同学行走,再让几位同学用秒表为他们计时。要求全班同学仔细观察两位同学的演示过程,考虑行程中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变化,并用线段图表示,再找出等量关系式。
演示情况大致如下:
(1) 甲乙同时动身,相向而行,结果相遇。
(等量关系式:甲行的路程 乙行的路程=全程)
(2)甲乙同时动身,相向而行,结果未相遇。
(甲行的路程 乙行的路程 相距的路程=全程)
(3)甲先行,乙后行,结果相遇。
(甲先行的路程+甲后行的路程 乙行的路程=全程)
(4)甲乙同时同地相背而行,x秒后到达AB两地。
(甲行的路程 乙行的路程=全程)
由于是实地的情境模拟演示,同学在讨论出第一种情况的线段图和等量关系式之后,后面的几种情况便迎刃而解。演示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热烈地讨论着其他的行程情况。如:追和的情况,相遇后交叉而过的情况等。在第二天的数学课上,大局部同学几乎能“无师自通”。偶尔有同学发生疑问,班中就有同学自发地在教室中进行实地演示,并画出线段图进行讲解。这样,原本需要几节课时间才干完成的教学任务,现在只需要两节课就能轻松地完成。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体会到同学学习需要经历亲身的体验,才干获得切实的感受,感受越深,理解数学知识越深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13: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