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随笔 关于朱自清《春》中“散”的读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10:2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朱自清的散文《春》各位老师都能耳熟能详,但对课文中“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句话的“散”的读音颇有争议,在苏教版教学参考中对此字作了注音,是读“ sǎn”,但结合词语的语意和语法结构及文章内容来看,还是读“sàn”更为恰切。

首先明确“散”的两个读音和意思:读“ sǎn”时它的意思是 ①没有约束;松开;分散:~漫|松~|行李没打好,都~了|队伍别走~了。②零碎的;不集中的:~装|~居。③药末(多用做中药名):健胃~|丸~膏丹。
读“ sàn”时它的意思是 ①由聚集而分离:~场|解~|烟消云~|会还没有~。②散布:发~|公园里~满花香|~传单。③排除:~闷|~心。④<方>解雇:旧社会资本家随便~工人。

其次了解 “散sǎn”和“散sàn”的这两个词语。它们在词义、词性、语法等方面有很大不同:
①词义不同。“散(sàn)”表示由聚集而分离、散布、散发、排遣等意思;“散(sǎn)”表示没有约束、松开、分散、和零碎的、不集中的等意思。
②词性不同。散(sàn)是动词,表示一种行为;散(sǎn)是形容词,表示一种状态。
③句法功能不同。散(sàn)在句中主要作谓语,能带对象宾语,如“散了会”、“散了这场戏”、“散着清香”、“散散闷”,也能作补语,如“人走散了”;散(sǎn)在句中主要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这些散火柴没法拿”、“散装啤酒”、“蛋黄搅散了”,也能作谓语,但只带施事宾语,不带对象宾语,如“散着头发”。

再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散在草丛里”是动补短语。散是谓语动词,在草丛里是介宾短语作补语。从词义看,这里的散应该是“散落”或“分散”的意思。 从词性看。应该是动词。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断定“散在草丛里”的“散”应该读第四声sàn。

最后从文章表现了春天充满无限活力和美好生机这个主题来分析,读“sàn”更有一种动态的感觉,让感觉到春花的活力与生机,与前文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儿。”这句话遥相呼应,都表现春天的活力与动态,给人一种动态美,同时与下面的“眨”这个字相呼应,都是表现了春花的活力。

综合上述,“散”在“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句话中还是读“sàn”较为恰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5: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