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这篇文章标题,我不由得就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什么呢?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可见,游刃于复杂的教育现实,首要的是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开阔眼界,洞悉自己从事的领域。英国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个渴望游刃于复杂的教育现实中的教育工作者,如果不注重学习,那只能是井底之蛙,只能被种种的教育现象所迷惑,结果可想而知。
其次,游刃于复杂的教育现实,就必须勇于实践。有个成语“游刃有余”,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梁惠王有一个厨师,他的名字叫庖丁,以宰牛的技术很高明而闻名。有一天,梁惠王去看他解牛,技术十分娴熟,进刀之迅速,出刀之利落,都让梁惠王看了以后极为赞叹。梁惠王问他为何如此神奇,他说:“我的技术高超,不只是因为熟练,而是由于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摸清了牛的骨骼结构,所以,我这把刀虽然用了十九年,解剖的牛已有几千头,可是刀口还是像新磨过的一样锋利。因为牛的骨节之间是有间隙的,而刀刃是磨得很薄的,用很薄的刀刃来分解有间隙的骨节,当然是宽绰而有余地的了。” 面对复杂的教育现实,要想做得游刃有余,就得像庖丁解牛一样多多实践,一年、两年……十九年过去了处理起种种教育问题怎会不得心应手呢?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他一生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既当校长,又当普通教师;既教课,又当班主任;既做具体工作,又搞科学研究。这就使得他能从学校工作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面地观察、了解研究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其提升到理性的高度,逐步形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著作是近几十年来罕见的先进教育经验宝库。苏霍姆林斯基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在当今中国,教育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它的地位被提到了崭新的高度。国家政府不断的加大投入,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无比渴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承受的压力也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唯有想办法把工作做好,让孩子健康成长成才,才能让人民满意,党和政府放心。
那该如何做呢?
要以阳光的心态对待工作。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工作者,更要树立这样的理念——让教师与学校共同成长,让阳光挥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老师的教是愉快的,学生的学是愉快的。唯有如此,“繁重”的工作学习才不会引来抱怨,否则后果可想而知。第二不断学习实践。弗兰西斯·培根在《谈读书》中写道“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的学习,不断地用实践去检验,一定能迎来自己的教育春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