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0-4-16 12:37:00
|
只看该作者
师:是啊!秋天,果实累累,落叶纷飞。让我们再回到“秋叶飘飘”的美景中吧!我们一起读这首小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同学配乐朗读:
秋叶飘飘——红色的蝴蝶,黄色的小鸟,在空中飞翔,在风中舞蹈。不是蝴蝶,不是小鸟,是红叶舞,黄叶飘,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告诉我们秋天已经来到。
(点评:配乐朗读学过的小诗,促使同学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秋天的美景,有利于同学积累语言,品味语言,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师:秋天这么美!我们再来读第五自然段,一定会读得更好。
(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读懂了课文3~6自然段,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这几段话读得更好?
生:想。
师:这样吧,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四个自然段,请听清楚我的问题后你们再开始读,读的时候你觉得怎么读能表达自身的感受你就怎么读。【课件依次出示有关段落】
师:春天,小熊和爸爸走进森林看见了什么?小熊怎么做的?
生读:春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长满了绿叶,小熊舍不得砍。
师:夏天,他们走进森林看见了什么?小熊怎么做的?
生读:夏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开满了花儿,小熊舍不得砍。
师:秋天,他们走进森林看见了什么?小熊怎么做的?
生读:秋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熊舍不得砍。
师:冬天,他们走进森林看见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做的?
生读:冬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有许多鸟儿,小熊舍不得砍。
师:学完这几个自然段,那你们在前面提的问题“小熊为什么不砍树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这样吧,先和你的同桌互相说说。
(同桌同学互相交流。)
师:哪些小朋友知道了?来,告诉大家。
生:因为小熊保护花草树木,所以没有砍树造房子。
生:小熊假如破坏了环境,地球就无法生存。假如地球没有了树木,人们也无法生存,小鸟也无法生存。
生:因为小熊有一颗保护大自然的心。
生:小熊知道假如他砍了树的话,有些动物就活不了呢?像猴子呀,树蛇呀这些动物。
师:为什么说砍了树,这些动物就无法生存?
生:因为它们都是在树上来找食物的。
生:小熊想维护环境,所以他才不会砍树造房子。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小熊是多么保护森林呀!
(点评:采用提问式引读的方法促使同学在充沛朗读体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理解,懂得小熊舍不得砍树造房的原因。从中提高了同学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同学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课件出示相应的插图】
师:瞧!森林里的动物都来了,他们还带着花。我们一起读课文最后这段话。
生齐读: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师:这一自然段里哪些生字我们没学过?
生:“感”和“激”没有学过。
师:哪些小朋友已经认识“感激”这两个生字了?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我感冒的时候,妈妈买了药,我吃了药病就好了。我问妈妈这是什么药,妈妈说是“感康”。我就认识了这个“感”字。
生:有一次我感冒了,妈妈给我吃“感诺”。我起先不认识这个“感”字,我问妈妈这是什么药,妈妈说是“感诺”。我就认识“感”字了。
师:“感康”、“感诺”的“感”就是“感激”的“感”。
生:我爸爸、妈妈喜欢看“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部电视剧,我就知道“激”字是怎么读的了。
师小结:看来,我们不只可以从课文中识字,还能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
点评:把同学的视野和学习扩展到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同学联系生活主动识字的习惯。
师:这段话是个长句子,你们有信心读好吗?
生:有!
师:这样吧,你自身先练习读一读,然后和同桌的伙伴一起,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
(同学自读后和同桌的伙伴面对面大声朗读课文。)
师:你觉得你的同桌读得好吗?来,给大家推荐推荐。
生:我的同桌读得非常好,她读准字音了。
师:你能像你的同桌那样读准字音吗?(同学读得较好。)
师:的确读准了字音。谁再来推荐推荐?
生:我的同桌没有加字减字,所以她读得很好。
师:那你能像你的同桌这样读一读吗?(同学读得较好。)
师:谁还想来推荐推荐?
生:我的同桌读得很有感情。
师:能请你的同桌读给我们听听吗?
(同学读得很有感情。)
点评:“推荐”这一环节就是评读的过程,把“读”和“评”的权利交给同学,既培养了同学朗读鉴赏的能力,又增强同学读书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使同学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师:小朋友们想想,假如你就是这些动物中的一员,你在送花时,会对小熊说些什么感激的话呢?自身先准备准备。
生:假如我是一只小猪的话,我会对小熊说:小熊,谢谢你。你没有砍树,夏天我可以在大树下纳凉。
生:假如我是一只小松鼠的话,我会对小熊说:谢谢你,小熊。让我每天都能吃到松子。
生:假如我是孔雀的话,我会对小熊说,谢谢你,小熊。你没有砍树,所以我的尾巴会越来越漂亮。
师:为什么你的尾巴会越来越漂亮?
生:因为树会吸收灰尘。
师:你知道得可真多!
生:假如我是一只小鸟的话,我会对小熊说,谢谢你,小熊。你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
师:小朋友们想想:还会有哪些动物也来感激小熊一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猴子也来感激小熊一家,他会说:谢谢你,小树。你没有砍树,让我每天都吃得到桃子了。
师:你有点着急,应该是谢谢谁?
生:小熊。
师:别着急,你再说说。
生:谢谢你,小熊。你没有砍树,让我吃得到桃子了。
师:哪些小朋友还想说?
生:猴子来感激小熊,猴子会说:谢谢你,小熊。你没砍树,让我每天可以爬树。
师:除了猴子来感激小熊以外,还会有哪些动物也来感激小熊?
生:长颈鹿也来感激小熊一家,他会说:谢谢你,小熊。你没有砍树,让我吃到新鲜的绿叶。
生:啄木鸟来感激小熊一家,他会说:谢谢你们没有砍树,让我能够继续当医生,给大树看病。
生:百灵鸟来感激小熊一家,他会说:谢谢你们没有砍树,森林没有噪音,我能继续唱动听的歌。
点评:这一环节中同学的想象各不相同,创新的火花不时闪现。同学由以往的被动和依赖变为主动地学习,这是同学发明性学习的必要前提。从同学的交流中,可见同学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美好的心声尽情流露,幼小的心灵获得真善美的洗礼。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小熊一家是多么保护森林、维护环境啊!
(贴“树”)(板书:保护)
让我们带着对小熊一家的感激之情再来读课文最后这段话。
(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八自然段。)
三、以情激情,升华主题
师:小熊一家为了维护森林,宁愿住在阴冷、潮湿的山洞里。我们周围的人们也这样维护树木吗?课前请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作过调查,这样吧,请你们先把调查到的情况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交流。
(同学在组内交流课前同家长一起调查到的情况。)
(点评:在同学课前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学习的功效,注重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是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检验。
师:谁先来给大家介绍你和爸爸、妈妈一起调查到的情况?
生:有人把书包挂在树上。
生:我在村子里看见一个小孩把绳子绑在树上,这也是不维护树木的表示。
生:我吃冰糕的时候,我看见冰糕棍也是用木头做的。
生:餐馆里面的一次性筷子也是用木头做的。可是我们已经有了竹子做的筷子,为什么还要用木头做的筷子呢?
点评:教师有开放的意识,使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将低年级语文学习向课外拓展、向生活开放,促使同学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体现了宏大的现代教育观。
师:听了刚才的介绍,你们想对那些不保护树木、破坏环境的人们说些什么?
生:我想对他们说:“请你们不要砍树了。砍了树的话,就会变成沙漠的,人们就无法生存了。而且我们要喝水,沙漠里面根本就没有水,我们人就会死的。”
生:我想对那些不维护树木的人说:“不要砍树,你砍了树就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了。”
生:请你们不要再砍树了,假如你们砍光了树,人类和动物就无法生存了。
生:我想对他们说:“请你们不要砍树了,砍了树的话,会害了自身,还会害了大家。”
点评:语出同学之口,情发同学之心。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同学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丰富了同学的精神世界,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涵。
师总结全文: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让我们和小熊一样,有一颗爱森林,爱自然的心;让我们和小熊一起,争当环保小卫士!
结合本课教学实际,其主要特点总评如下:
一. 架设交流平台,发挥师生的主动性。
《语文课程规范》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同学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同学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课的教学以“自读、质疑、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同学间的交流平台,从自读质疑引入,到自读自悟、情感互动、思维感悟、主题升华,无不渗透着师生的主动性和发明性。
二.创设阅读情境,培养同学的阅读能
《语文课程规范》倡议: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同学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给同学提供充沛的思维空间,引导同学主动读书,自主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机械繁琐的提问和讲解,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调动同学全身心投入,采用灵活多样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读书形式,如自读(自由轻声读、选读),群读(齐读、男女生竞赛读、指名朗读),教读(引读、范读)等,促使同学愿读、乐读,争着读,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提高了同学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鉴赏水平。
三.营造民主氛围,珍视同学的独特体验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努力凸现现代语文教学新理念:
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同学独特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应让同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教学中,教师特别关注个性化学习,珍视同学对课文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如:对童话故事,同学有很多自身独特的感受,教师一次次引导同学在充沛朗读体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理解,懂得小熊舍不得砍树造房的原因。同学自主参与阅读实践的全过程,没有说教,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同学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教师角色转换,激发同学的创新思维
为了让静止的文字在同学头脑中活起来,教师通过角色转换,激发同学发明性地理解教材、活化教材,把语文基本功训练与发明性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溢发明的活力。例如“假如你就是这些动物中的一员,你在送花时会对小熊说些什么感激的话”等问题,都是引导同学设身处地地去想、说。同学由以往的被动和依赖,变为主动地学习,启迪了同学各自独特的想象,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创新的火花不时闪现,从而经历一个感悟事理、发展语言的过程。
五.向生活开放,体现母语教学的特点
教师开放意识较强,语文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同学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一方面尽量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拓宽点,把校外、课外的信息引入课堂,如引导同学回忆生活中“舍不得”的感受,鼓励同学介绍自身和家长调查到的人们维护树木的情况等;另一方面则把同学的视野和学习扩展到生活中,如交流生字“感”、“激”的认识,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同学联系生活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促使同学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在生活中学语言,源于教材,不囿于教材,体现了母语教学的特点。
总评:
综上所述,本课教学反映了教师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正在转变教育思想,努力实践《小语新课标》所倡议的新理念
。发明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源于教材,不囿于教材,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多种教学战略,引导同学自主、合作、探究地阅读,在朗读中悟情,从想象中创新,于实践中发展,促进同学语文综合素养、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全面提高,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较好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特点。
反思:
该课也存在缺乏:反馈评价开放不够。如课前调查身边的人们保护树木的情况,同学只交流了人们不保护树木的情形,而没有交流人们维护树木的情况。教师做了努力,但引导点拨还不力。这也反映出当前课改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