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听声音》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3: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郧西县城关镇校场坡小学项春红
  一、说教材
  《听听声音》是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第五单元《声音》第一课时内容。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让同学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让他们以关注的态度在充沛感知声音的活动中,学会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区别和鉴别。以此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为后面的《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声音是怎样传达的》等课时的探究活动做好充沛的知识准备。也为未来建立有关声音的一些科学概念打下感性的基础。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认知目标: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
  技能目标:分辨声音的变化、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人造的。
  情感目标:培养听好听的声音的兴趣。
  教学重点:听听各种声音,并知道是由哪些物体发出的。
  教学难点:分辨声音的变化。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声音的录音。
  2、收集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
  二、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从同学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以培养同学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同学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强调让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试验来学习科学。并通过主动探究,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和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三、说教法
  如今都在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授同学学习知识转变为教授同学掌握学习的方法,我们教给同学的知识终究有限的,只有在教知识的同时培养同学获取知识的能力,才干使他们受益无穷;因此我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同学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因素融为一体,综合本课特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利用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法。
  2、用开放的教学法来引导学法的开放
  3、注重课堂上师生的交往,为同学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四、说学法
  1、以探究为核心,让同学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
  2、发挥同学主动性,让同学有选择的进行开放式学习。
  3、注意合作交流。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同学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发明最佳的学习氛围。教学一开始,我就问同学:“刚刚我们的教室里还是很热闹的,现在怎么恬静下来了?你是怎么知道上课了?”同学纷纷回答:“上课铃响了”“那今天我来给同学们上课,大家欢迎吗?请表示一下”,同学马上报以热烈的掌声;我通过铃声、掌声、说话声很自然的把同学带入到了声音的世界中,很快提高了同学的兴趣,从而使同学发生了:我要去听听各种声音、我想去探索声音奥妙这样的愿望。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新知。
  1、倾听周围的声音
  课件演示:大街上喧闹的声音
  通过听,让同学说说自身听到了些什么声音,这些声音都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然后提出新的问题:
  “除去刚听到的声音,你平时还听到了哪些声音?”
  通过这一系列的听和说,同学已经能说出很多种声音:风声、雨声、雷声、流水声、走路声、敲打声等等,这时要注意适时对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褒扬,并和时的提出新的问题“能不能试着给刚才说的声音分分类?哪些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哪些是人活动时发出的声音?”分小组进行讨论,同学们的热情一下高涨,纷纷发表自身的看法,很快就有小组举手要求汇报自身的讨论结果。在汇报中,我发现对于大局部熟悉的声音,同学们都能正确的进行分类,可是在对闹钟发出的“滴答、滴答”声音,却引起了同学们的争议,一局部同学认为是闹钟发出的声音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一局部认为闹钟发出的声音是人活动时发出的声音;见此情景我顺势召开了个小小的争辩会,让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分别论述自身的理由,在争辩的过程中同学们逐渐明白了什么应该归为人活动发出的声音,什么应该归为自然界发出的声音。为了更进一步加深同学的区分能力和归类能力,我又和时的播放了一个考听力的课件,课件演示了不同的声音,以小组为单位把听到的声音写知名字,进行分类,然后与其他小组交流,既巩固了同学分类、区分能力,又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2、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
  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让同学自身用不同的物体去制造声音,培养同学动手实践能力,结果同学发现,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使它们发出声音。此时,我又抛出一个问题,“要是没有这些物体,那么会不会发生声音呢?”问题一抛出,同学很自然的对物体与声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中明白了:声音是由物体发出的,没有物体就不会发生声音。
  3、分辨声音的变化
  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问题,为了提高兴趣,顺利解决这一难点,我根据小同学的心里特点,设计了个闯关游戏,把分辨声音的方向变化、远近变化以和大小高低的不同变成了三关,让同学在闯关游戏中掌握如何去分辨声音的变化。当我宣布:“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时,同学们欢呼雀跃起来,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展示出了高昂的激情和兴趣。胜利的使本课的一个“难点”变成了本课的一个“亮点”同学因而顺利的掌握了怎么去分辨声音的一些变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得到了充沛的体现。在闯第三关时,我倒了4杯不同量的水,先让同学去推测:是水多的音高还是水少的音高?在同学发表意见后,我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他们的意见,而是让他们也像我一样倒上4杯水,拿出我提前准备好的勺子去敲打杯口,验证自身的推测是否正确。教师在此遵循了“知道也不告诉”的原则,通过为同学创设情境,提供机会“逼”着同学自身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充沛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
  三、拓展活动,回味声音奥妙
  通过一段录象回味声音的奥妙,欣赏一首同学喜爱的歌曲,再次体会一下动听的声音,并引导同学去考虑这些美妙的声音是怎么发生的,把课内的研究引向课外,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也使同学的探究活动继续下去,逐步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六、教学反思
  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一、以人为本,突出同学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我将本节课设计了主题贴近同学生活,活动资料也来源于生活。另外我关注同学,注重突出同学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特别是同学在研究固体、液体、气体会不会发出声音这个环节,我让同学使用自身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实验。同学们都很大胆地进行实验,都想方设法地让这些物品发出声音,在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投入,小组之间的讨论也很激烈。通过实验,使同学学会自主学习以和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和感悟到:固体、液体、气体是可以发出声音的。也让同学掌握了通过实验去发现自然界奥妙的身手。
  二、教学中,注重对同学科学素养的培养
  科学课,大多以探究活动为主,同学只有亲历了探究的过程,才干真正领悟、感受到所学的科学知识。基于这一点,在分辨声音的变化这一环节,我设计了3个小游戏,以这些小游戏来感知声音在方向、远近、大小、高低的变化。通过这一个个的探究活动,同学们获得了对声音知识更深的了解。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同学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中,注重对知识的拓展迁移
  新课程理念指出:科学是一门开放的过程,它的外延是全部的、立体的、全方位的。而教材作为科学教学的载体是有限的、单一的。因此,教师要跳出教材用教材,把教材变得更丰厚些,让同学综合性地学习科学。
  虽说这节课是比较胜利的一节课,但我回顾了一下这两年对新教材的教学,发现还存在着不少的误区:
  误区一:把“自主探究”认为是“同学提什么就研究什么。
  新课程规范指出:“同学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我们不能对同学提出的众多问题敷衍了事,但是,这也并不意味同学提出的问题都有必要在课堂内进行研究,首先应该确定哪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哪些问题是不宜研究的。同学是未成年人,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还有欠缺,对自身的掌握也不很准确。因此,教师不能一味的顺从同学,教师要善于在同学提出的众多问题中精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
  误区二:重视合作学习的形式,忽略活动的效果。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关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而没有真正发挥好群体的智慧,没有起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外表看起来很热闹,却没有深度。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局限于同学是否按小组形式坐在一起,应进一步关注小朋友们坐在一起在干什么,干的怎么样的问题。要谨记:我们不能只注重了形式却丢掉了内涵。
  总之,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新课程规范的掌握还不深入,对新理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外表、模仿的阶段。要想走出这些误区,就必需深入钻研新课程规范、真正理解新课程规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8 20: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