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物理老师论文 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8:3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名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创新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教育作为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基础,肩负着巨大的历史责任。目前在我国,这方面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中国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刘吉曾明确指出:“当前中国教育的严重问题之一,就是缺少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开发。”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创造力培养是就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的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
然而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它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能力
西方研究者证明,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
着重要的作用,是课堂创造的支持条件。
上物理课时教师提问“把一只100千克的铁球放在地面上,用一只蚂蚁之力能不能将它推动起来?”问题一提出,学生就哄笑起来:“推不动!”教师问“如果地面非常光滑呢?”“也推不动!”仍有几个学生肯定地说。这个答案正确吗?教师不急着做出判断,而是让学生好好看看课文,好好思考一下。
几分钟过后,突然站起一名学生,他恍然大悟道:“推得动,因为能不能推动,不是看铁球受到的重力,而是看它与地面摩擦力有多大……”
“对,讲得好!”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赞许,“在水平面上,能否推动物体,不是取决这个物体的重力大小,而是由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和推力决定的。假如推力大于静摩擦力,就推得动。这就是说,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重力不影响水平方向的运动。”
就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通过生动形象而有针对性的疑问,纠正了“物体能否运动,决定其重力与推力大小”的错误观点,既形象地使学生明确了“静摩擦力”这个新的物理概念,又生动地让学生的改变原先错误观点。
课堂教学的艺术,不只是表现到此一步,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顺着问题,一步步开拓下去,探索下去,以求出更深入的解答,更富于创造性的结论。这样就达到了启迪思维、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
二、   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创造能力
物理是一门离不开实验的学科,掌握这一特点,学生在实验活动中观察物理现象,发现、探索物理规律。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提问、学会实验、学会记录、学会讨论、学会表达。
例如:教师先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实验器材:木块、长木板、毛巾、弹簧测力计、细线、砝码等。做实验之前先让学生进行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再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学生一般会想到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这两个因素怎样来做实验,学生自己可以在木块上放砝码进行实验与不放木块进行比较,还能在铺上毛巾的表面上与不铺毛巾的表面上进行实验并且比较。而接触面积这个因素学生一般想不到方法,通过提醒学生要利用控制变量法,学生才会想到要用同一块木块横放和侧放进行比较。最后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
然而学生在实验中同样也想到了许多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尝试:比如在保证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换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或其它材料如橡胶面、铁皮面等等,来探究滑动摩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学生自己做实验时还会想到实验可以进一步改进:通过拉长木板,让木块静止的,这样弹簧测力计的也是静止的,比原来实验更加方便读数。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想多试多做。
物理实验对于提高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能力大有好处,而多信息地作用于学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目的。
三、   在课后探究中培养创造能力
在抓好课堂教学和物理实验的同时,应努力开拓学生的课后的探
究性活动。课后探究需要灵活、综合的运用所学的物理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因而利用课后探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比如教材课后“www”中安排的课后探究:(1)乒乓球反弹的高度与那些因素有关?(2)你折过纸飞机吗?怎样才能使纸飞机飞得远一些?动手折一个,比比谁的飞机飞得远。(3)晚间照镜子时,灯应放在什么位置,才能看清楚自己的脸?等等,这些都是课后探究活动的课题,具有趣味性、实用性、探索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分组调查探究每一个问题,并且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结论从中能创造出新的物理问题来解决。
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周围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于科学探究的方法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向在以后的学习中主动性更强,创新的热情更高。
以上是笔者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从三个方面粗浅地谈了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问题,这是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大课题,今后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地探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19: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