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 小学生活化习作教学的路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19:4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推荐阅读  小学生活化习作教学的路径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熊建峰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在《享受教育》中说:“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教育创造新生活”。陶行知说过:“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生活的镜子。”生活是习作的根本和源泉。离开生活,习作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情感。”生活化习作教学必须关注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络,让习作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服务生活,创造生活,并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一、拥抱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习作的源头活水,生活处处有作文。生活是个哑巴,她不会自己站出来叫卖。生活是个钟情的恋人,谁对她满腔热情,她就会献出珍宝。引领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现象,投身沸腾的社会生活,发掘生活的奥秘,为学习习作和生命成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和不竭的动力。

观察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大自然千姿百态,无奇不有。秋去冬来,寒来暑往,云蒸霞蔚,鸟语花香,花开花谢,云舒云卷,大自然如此多姿多彩,要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此外,留心观察造型各异的大桥、人来人往的车站码头、大大小小的休闲广场、眼花缭乱的购物广场……让学生学会有序观察、重点观察、细致观察和联想观察,发现生活的绚丽多彩,增加生活积累。

体验生活──体验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经历了体验,就会有所思所感、所悟所获,产生表达愿望。鼓励学生品尝家乡的美食,参加假日联欢会、游艺会、拔河比赛、田径运动会、演讲比赛和辩论赛、百科知识竞赛,母亲节为妈妈制作一张贺卡,为贫困山区的儿童奉献一片爱心,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走上街头当小交警和环保义务宣传员,动手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到田间拔草……独特视觉去观察,一心一意去体验,百般感受满心怀。

认识生活──认识生活就是要透过生活现象发现蕴含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迪。对话生活,认识生活,就会产生感悟,滋生表达欲望。学生与花草鸟兽为友,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不再是一句空话;在梦幻与现实之间,学生会感悟生命的律动,逐步懂得调整、平衡内心。走进沸腾的现实生活,擦亮一双慧眼,透视大千世界,视野开阔了,思想深刻了,是非观念增强了,思辨能力提高了。

品读生活──经典名著、电影电视、音乐歌曲、小品相声,以及文艺晚会等是生活的缩影,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引领学生用心品读,汲取成长的营养,获取人生的智慧。多读名篇名著,读整本的书,读多人的书,以活跃思维,提高敏锐捕捉和感悟生活的能力,提升表达技巧和思想境界。观看影视、聆听歌曲等,加深对现实社会的认识,获取成长的素养。

创造生活──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的黄金时期,往往用想象和幻想来解读世界,创造生活。针对日常用品的不足,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来设计新产品,比如“我是小发明家”“我有一双小巧手”“我是小设计师”;针对不良社会现象,指导学生编童话,或以“我的梦想”“假如我是一名警察”等写假想习作,以“22世纪的教室”“未来的飞机”等写科幻习作。这能促使学生迸发出智慧和创造的光芒,在习作中创造新生活。

二、积累素材: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学诗如此,习作何尝不是这样?材料是习作的第一需要。没有材料,谈何习作?材料充足了,学识丰富了,语言生动了,思想深刻了,习作时就能左右逢源,文采飞扬。习作生活化教学必须强化学生的积累。

积累语言──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是表达的工具。语言的生命力和表现力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写文章好比造房子,字词句段是砖头、水泥板。“腹有诗书气自华”,指导学生从优秀作品中积累规范的语言,从生活中积累鲜活的语言。人人自备采蜜本,积累词语可以按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惯用语、成语等分门别类的积累。句子精彩纷呈,从句型看,有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双重否定句等;从修辞看,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等;从固定用语看,有谚语、歇后语、格言警句、名人名言等。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时出口成章,习作时妙笔生花。

积累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丰盈了,习作时滔滔不绝;没有材料,只能胡编乱造。小学生主要写记实性习作,包括写人、记事(含活动)、绘景、状物几类。人不仅年龄、外貌、职业、性格、阅历不同,以及穿着打扮不同,举动姿态有别,说话声音语气也不一样,真是千姿百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各种各样的人事景物,随时记录鲜活的素材,天长日久,习作时信手拈来,源源不断。

积累认识──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叶圣陶指出:“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认识生活,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感悟人生的哲理,用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要引导学生摘录、背诵名言警句,它们是智慧的结晶,思想的火花。

积累技巧──习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既要讲究遣词造句,又要讲究谋篇布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古人推敲词句的生动写照。小学生习作的技巧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表达手法,以及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详写与略写等。恰当的表达形式能使内容更有感染力,主题更鲜明。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可见,潜心品读是获得习作技巧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兴趣: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用全副的精神去做事,学与乐密不可分。”特级教师管建刚说:“我发现,当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写作意志之后,学生的写作状态、写作情感和写作能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由此确证马教授的话:写作兴趣是写作的第一能力,写作意志是写作的第二能力。”兴趣是习作的最好老师。怎样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呢?

生存需要──叶圣陶指出:“作文是我们生活里的一件事情。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作文、说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了的事情。生活中间包含着许多项目,作文也是一个。”要让学生明白习作的重要意义、价值──习作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的需要,是日常生活交际的需要,也是以后从事工作的需要,以此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劲头。

讲述故事──古今中外的作家、文学家,对写作都怀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动情地讲述作家成才的故事或创作的趣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成功的欲望,至少会产生“一时冲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开展活动──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把激发习作兴趣寓于活动之中。举办“我爱习作”报告会,“动笔写写”游艺会,“观察日记”展览会以及习作竞赛,组建“小记者”采访组;创办风格各异、主题不同的报刊,让学生自写、自画、自编,这是培养习作兴趣的妙招。

巧拟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题目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习作欲望。“只有从心底流出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叶圣陶先生一语道出了命题的真谛。习作命题要“新”──找准生活的耀眼点、事件的新奇点、人物的闪光点,让人耳目一新;“小”──命题不能让人一头雾水,必须小而实在,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活”──少一点限制,多一点自由,让学生自由发挥;“趣”──妙趣横生,耐人寻味。

突破满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高分,成就梦想,带来欢喜,激发奋进。习作评改要敢于跨越雷池,舍得送分,乐于给满分、超满分。有的习作相当出色,当得分达到满分时,学生的高分心理得到了满足,但兴趣却由此减退。怎么办呢?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是最高打出120分。因此,不妨突破满分,以调动积极性,开发习作潜能。只要习作有亮点,就可突破满分,给予更大激励。

发表习作──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说:“由于每个人的心里都存在着某种期待,一旦外界(他人)对他(她)给予了热情积极的评价或鼓励,满足了他(她)的这种期待,那他(她)的这种期待就会化成其前进的动力。”习作发表了,兴趣盎然,热情高涨。发表习作的途径主要有:老师当众范读、班级墙报刊登、班级手抄报刊登、班级习作周报刊登、学校广播站广播、推荐给报刊发表。没有发表,习作就没有真正的读者,没有读者的习作是“死”的;没有读者的习作教学,也是半死不活的。习作发表了,学生就会享受成功的快感、荣耀感;习作一次次发表了,学生深知习作是有“读者”的,萌生写出精品的热情和动力。

四、注重习练: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广开练笔途径,引导学生多写,以发展语言和思维,提升习作技能。习作生活化需要一些规则和技巧,而生命的真情投入和生活的自由表达永远是教学的灵魂、根本。教师必须针对学情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必要的习作规则和技巧,更要为学生搭建广阔的习练平台,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实践中发展能力。

再现式习作──课堂上模拟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进而进行习作。情境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浮想联翩,为学生搭建生活与作文的平台,学生习作时脑中再现动人、难忘的场景,兴致勃勃,自然笔下生辉。再现方式主要有图片介绍、影像播放、语言描述、角色表演。如,几个同学相约去购买野炊所需的食品,回校之后,分角色表演购物过程,既有小贩的热情,又有双方的讨价还价,还夹杂着短斤少两的笑话,真实感人。这样训练很容易写出情真意切的习作。

即兴式习作──针对课堂和课间的偶发事件,引导学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素材,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即兴习作要趁“兴”命题,趁“兴”指导,趁“兴”习作,如果师生都拥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写起来很轻松。如,有次语文课上,大家学得津津有味时,飞来了一只马蜂,随后又飞来两只、三只马蜂发出嗡嗡的声音,学生躁动了。当我转身板书时,一只马蜂朝我头上袭来,只听到一名女生尖叫:“老师,小心马蜂!”尖叫声打破了平静,教室乱了套:有的拿书顶在头上,有的钻在课桌底下,胆大的男生脱下外衣,跳到课桌上驱赶马蜂……我灵机一动,这不是训练描写场面的好时机吗?转眼间,马蜂飞出了窗口,教室里恢复了平静,我立马写上习作题目《马蜂飞进教室后》,要求学生对刚才发生的一幕展开描述。

交际性作文──交际是人生的必修课。叶圣陶说:“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需要学作文。至于作诗、作小说,并不是人人所需要,学生有兴趣去试作,当然绝不宜制止,但是这并非作文教学的目标。”习作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也是社会交际的需要。要积极渗透书信、演讲稿、发言稿、慰问信、通讯报道、调查报告、情况分析等教学,让习作真正参与社会交际活动,为交际服务。如,争取与异地学校同年级学生、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生活中的不幸者、出色的运动员、作家、英雄模范、警察、军人、新闻人物、报刊上的优秀小作者、亲朋好友等建立通信往来,既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交流思想,提高习作水平,又可传递友情,增强交际能力。

传媒性习作──影视、网络、书报等是大众化的传媒手段,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观看健康益智的动画、影视和精彩纷呈的晚会,阅读名著和报刊,既可获得丰富的材料,又可提高认识水平。观看适宜的影视作品或文艺晚会,阅读名著和有益的报刊之后,习作时既可写人物风采、风光一瞥、动物素描、记叙活动,又可写观(读)后感、小评论,不但能触发习作灵感,唤起习作热情,提高习作技巧,而且能提升思想境界,健全人格,把习作教学引向柳暗花明的美好境界。

想象性习作──鲁迅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想象是习作的翅膀,创新是习作的生命。针对学生爱想象、善幻想的特点,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写想象习作。针对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结尾,让学生大胆构思新的情节,推测故事新的发展,写推测式想象习作;提供几样事物,充当文中人物,让学生构思一个故事,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写童话式想象习作;以《30年后的聚会》《假如我是市长》等为题,让学生写假设式想象习作;还可写科幻式想象习作。这样训练,学生兴致勃勃,能诱发潜在的创造力。如,扮演生活角色的假设式想象习作指导策略:首先,走进现实生活,熟悉角色生活,了解角色现状;其次,解剖角色形象,针对工作职责,分析人物言行,总结角色得失,寻找突破办法;最后,进入角色状态,承担角色责任,完善角色形象,凭借事实说话,挑选重点叙述。

探究性习作──探究性习作是学生在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之后,将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整理成习作。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探究性习作不但能激发习作动机,解决材料问题,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指导探究性习作一般分为四步:确定探究课题──自主探究问题──记叙探究结果──交流探究结果。紧扣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引导学生探究。如,设计《漂浮物杠杆式电动打捞装置》《避免眼睛近视的对策》《水密子的逃亡》《可口可乐能清洗马桶》等题目,引领学生动手实验、制作、发明或实地考察。它冲破课堂禁锢,沟通现实生活,让学生自由叙写探究的艰辛过程和获得成功的惊喜,必将涌动生命的灵性,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五、优化批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古人说“文章不厌千回改”。何其芳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叶圣陶说:“我想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因此,要优化批改形式,着力培养学生批改习作的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用”。

示范批改──教师当众公开批改习作,以作示范。示范批改一般是将作文放大抄在黑板上或投影展示,使全班看得清楚,然后用红笔示范批改。要巧妙渗透批改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批改,也可辅之以适当的课堂讨论,实现师生互动。

重点批改──习作上交后,教师先全部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将习作分为好、中、差三类。随后挑选出一篇好的和一篇较差的习作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先看看或试着批改,教师重点批改好这两篇习作。张志公先生在谈到作文批改时说:“老师不能只做难伺候的婆婆,还要做园丁,在剪除莠草时,更要施肥浇水。”这里的“施肥浇水”就是“鼓励表扬”。教师要用欣赏、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习作,善于发现闪光点,多加赞赏,委婉地指出习作的不足,让学生乐于接受。

只批不改──教师只做简要的眉批、总批,指出习作存在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结合批语用心修改。只批不改实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养成批改的好习惯。教师针对本次习作教学的重点目标、习作的重点问题写批语,不必面面俱到;批语尽量写眉批,以便学生查找。教师的批语重在鼓励,激发热情。

分组批改──戈登·德莱顿说:“一个充满乐趣的环境,可以导致很高的创造力。”分组评改,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众人拾柴火焰高,让他们既输出知识,又生发情感,取长补短比翼飞,互帮互助情意深。他们将在取长补短中得以进步,在认可称赞中充满自信。

互批互改──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学生互批互改可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地位平等,无拘无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不断变换角色,思想发生碰撞,智慧产生交锋。

自批自改──叶圣陶说:“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该属于本人,老师只起引导和指点的作用,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要促使学生养成自批自改习作的习惯,不妨掌握六种修改方法:批、改、增、删、换、理;培养三读三改:默读,修改内容结构;轻声读,修改遣词造句;朗读,全面润色提升。

方明生教授在《日本生活作文研究》中指出:“作文是一种生活活动,是同日常生活相连的活动,是同人的成长相连的活动,是同劳动、认识、思维相连的活动,是一种儿童自身文化的创生活动。”大自然是神奇美丽的,生活是绚丽沸腾的,学习劳动是充实幸福的,玩耍是自由快乐的。敞开生活的大门,引领学生尽情地观赏、游戏、活动,获得真切痛快的感受,留下难忘的记忆,就不难写出一波三折、动人心魄的优秀习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9: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