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海口市第二十八小学 高金敏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在园子中快乐、自由的生活,及祖父对作者深深的爱。
3、体会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4、领悟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感受萧红语言朴实、平和、率真之美,产生阅读她的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点:
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受祖父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
领悟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感受萧红语言朴实、平和、率真之美。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交流萧红的资料。
有一本书,读着读着,让人就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读着读着,让人不由得就想站住了,笑微微地看着那个淘气的小姑娘,看她“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等着,等她醒了,看她又闹出什么好玩的来……
这本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自从这本书诞生以来,出版发行了无数次。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本书到底有什么魅力,让那么多人为之倾倒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 19课《我和祖父的园子》,让我们回到作家萧红的童年时代,共同感受一下那幸福的时光吧。
读这篇课文,老师相信大家的脑海里一定会情不自禁地闪现出许许多多的词语。谁来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填空练习:这是一个( )的园子,是一个( )的园子,还是一个( )的园子。
常言道:知识是学来的,更是问来的。把我们的这些感受变成问题,如在这些词语的前面加上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园子。把“为什么”代进去再读这些词。当我们把这些问题弄明白了以后,你就不难理解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呼兰河传》了。
(设计意图:本文选自名家名篇,将课堂学习向课前延伸,引导学生走进萧红,了解她的生平、作品,并通过“为什么许多年过去了,作者仍对这个园子念念不忘”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两个比较难读的语段的检查,旨在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扎扎实实读好课文,并教给学生根据具体语境联系字的意思确定字的读音的方法。然后让学生用一个词说说这是个怎样的园子?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渗透把厚书读薄的阅读方法。)
二、精读感悟,体会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
(一)感悟自由快乐的生活
1、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里,作者和祖父都做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划出相关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注意尤其要关注作者的表现。课文里直接描写园子的有哪些段落?读一读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圈出颜色词,指导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抓关键词句体会、感悟是一项重要的阅读基本功。此处给学生创设自主感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走进我和祖父的生活,并适时进行阅读方法的点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为了写出园子的勃勃生机。作者还写了园子中的哪些景物。浏览第十三自然段,用笔把它画出来,想一想,这些景物在作者的眼里是什么样的?
读着这段文字,老师觉得园子里的一切是那么的令人羡慕,因为它们要做什么,就 ,要怎么样,就 。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它们都是自由的。
仔细读读这一段,看看作者是怎么来写园中的自由的?把你认为最有趣的句子画下来,并写一写你的感受。
文中一连用了十个“就”,读起来感觉到词语重复,没有变化。这是不是啰嗦呀?此处用词朴素,但读起来很灵动,很清新,字里行间透露出两个字---自由。
让我们带着这种自由的感受读一读这段吧。(指导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借物抒情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在学生对作者的童年生活有了感悟以后,引导学生揣摩描写园子这两段与作者童年生活的关系,继而探究作者写作的秘密。)
四、角色扮演,感悟真情。
在我们的周围,像这样的园子多得数也数不清,可为什么唯独这个园子令我们着迷呢?现在就让我们略读课文,看一看,萧红在园子里做了几件事?提醒学生用笔圈出关键词,标序号。
作者在园子里做了几件事?
这几件事是:栽花 拔草 种菜 铲地 摘吃黄瓜 追蜻蜓 浇菜 睡着
在这些事件中,作者着重写了“铲地”。分角色读课文,说说老师扮演萧红时要注意什么?结合“大笑、慢慢地”词,体会祖父的宽容及耐心。
(设计意图:文中祖父的笑是一处留白,这笑饱含着深情,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悟祖父笑中之深情,再适时呈现原作中作者回忆祖父的笑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这样祖父的笑就“丰满”了,“立体”了。这笑所给予作者的快乐自由也就不难理解了。在理解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领悟对话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的作用)
五、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和祖父的园子》,知道了在作家萧红的眼里,园中的鸟、蔬菜、昆虫都是自由的,这园子是一幅多彩的画,是一首悦耳的歌谣,更是一篇感人的诗篇。下节课再继续学习课文的其他内容。看一看还有什么趣事发生。
板书:《我 和 祖父 的 园子》
自由、快乐 宽容、耐心 充满生机
(有爱就有了快乐,有爱就有了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