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旁观到“融入”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实录及策略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5-6-3 11:23
标题:
旁观到“融入”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实录及策略分析
旁观到“融入”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实录及策略分析
观察实录:
区域游戏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喜欢的区角进行游戏。源源、林林、涵涵、荧荧等6名幼儿都选择材料丰富的建构区游戏。根据主题计划,本次我提出的建构主题是“童话世界”。游戏开始了,“建构小王子”林林赶紧召唤来自己的好伙伴商量本次建构的方案和策略,而源源却呆坐在一旁一言不发,安静的聆听着其它小朋友的意见。建构正式开始了,“建筑师”们搬好积木了,只见源源手里拿着雪花片,随意的玩弄着,但不建构任何物体,整个游戏中处于“旁观”或“随从”的状态,而眼睛却流露出想参加的眼神,嘴里还不时地说着:“我不会搭这个童话世界,怎么办?我要用什么积木搭什么我都不知道。我都不想玩了”。于是我连忙问道:“源源,你怎么不和小朋友一起去建构啊?你看他们用了一次性杯子、盒子建构出了城堡呢?”源源却对我说:“老师,我不会搭,我不知道怎么搭,我不想搭了。”默默坐在一旁积木,我灵机一动,以参观者的身份进入游戏平行指导。进入游戏我自然的欣赏着建构作品,并不时的提问:“这个城堡用盒子和大型积木建构的真好啊,谁是总设计师啊?”“建构小王子”林林立刻骄傲的说:“这些是我们几个设计师一起设计的,可是还没完成呢?”源源立刻端着雪花片坐了起来,我见状立刻询问道:“那你们还需要小帮手吗?”大家一下子就发现了坐在一旁的源源,大家都赶忙叫她:“源源你快来,和我们一起来搭城堡,我们可以教你。”源源露出了开心的笑脸,林林立刻请源源搭建一个花园,可是源源支支吾吾地不敢参加。见源源犹豫的表现,我鼓励道:“源源,勇敢点,要敢于尝试自己不会的东西,老师和你一起来完成,好吗?”刚开始,源源搭了拆,拆了再搭,总是对自己的搭建没有信心。在我和同伴的指导帮助下,源源终于完成了搭建任务。
分析与思考:
1、自身情况分析:从性格来看源源是个乖巧、害羞、内向的小女孩,是中班时的插班生,平时也不善于表达也不经常与同伴交流交往。由于未上过小班,源源的各方面能力相对于班里其它孩子来说都稍弱些。
2、动作发展技能分析(纵向比较):从观察源源的建构能力来看,相对于班里其他善于建构的幼儿,纵向比较,她独立建构的能力相对较弱。搭建技能需要在不断的拆、搭、组合等锻炼中熟练和提高,而源源就是在游戏中缺少机会,每次游戏都因为自己不会而选择旁观,缺乏行动和提高技能的机会。同时最重要的是她在游戏中喜欢独处,缺乏自信,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积极与同伴交流、交往,学习新的经验。
3、交往技能分析:平时的源源喜欢一个人游戏、独处,或者固定和同一个小伙伴一起游戏,社交圈较小。一日在园过程中可以观察发现,当其它孩子都在集体游戏或者聊天讲故事的时候,源源始终是那个一言不发的孩子,一个人坐在那儿,但可以看出她在努力的看、听同伴间有趣的对话和游戏,总是流露出想参加、融入的表情。其实,源源就缺少主动和同伴交往的勇气,不经常与同伴交流,缺乏自信心。
4、家庭影响分析:家访过程中发现,源源是家里的“小公主”。由于自身身体体质原因,易生病,父母、祖辈对源源格外的宠爱,各方面都一手包办,不愿放手让她自己尝试挑战。平时,也很少让源源出门和小区里同龄的孩子一起游戏,交往,孩子与同伴的交往能力没有明显的提高。家长的一味宠爱,使源源产生一种依赖心理,认为只要我说我不会,爸爸妈妈就会帮我,对家人比较依赖。久而久之,渐渐的减弱了她各方面的能力。
策略与指导:
教师方面:1、观察:在幼儿一日在园生活、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做一名善于观察的“同伴”,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并及时做好观察记录,进行分析思考。2、介入:在游戏中,根据幼儿的行为举止、动作表现,可以游戏角色及时介入指导。面对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教师一方面可以对他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掌握一定的技能,有进步就进行表扬,使他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3、鼓励:游戏中,要注重个体差异,过程中可鼓励幼儿尝试与同伴交流、交往,吸取有利的游戏经验,同时也可请能力强的孩子主动与其游戏、交往,让其也体验游戏的成功。
家长方面:1、摸底:用心、全面的了解自己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注重孩子兴趣和能力的培养。2、放手:家长要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相信孩子。3、鼓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应经常鼓励支持孩子自己动手操作、思考,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同时多鼓励孩子与其他幼儿友好的进行交往。
安镇中心幼儿园 冯悦婷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