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3 15:47: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如下图)师:老师每天上班都要从学校先经过加油站,再从加油站到学校,有没有更近一点的路呢?(从家直接去学校)
2、师:为什么从家直接去学校这条路最近呢?我们可以把这几个地点和路线看成什么图形呢?
3、谈话:三角形是我们过去认识的图形,这里面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同学要通过动手操作,自身来探索发现。(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创设同学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同学深入考虑,引起悬念,从而激起同学探索的愿望]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感知三角形
1、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课件演示生活中的一些三角形。
2、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找出了许多三角形,你能想方法自身做个三角形吗?
同学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同学做出的各种三角形,并说说做的过程和方法(同学可能是用小棒摆,铁丝围,用纸折,用三角板画……)
指名让一名同学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师故意拨动小棒,使同学明白摆小棒时应首尾相连。
4、师:同学们用自身的方法做出了不同的三角形,你们能自身画一个三角形吗?在课本第23页的点子图上自身画一个三角形。
5、师在黑板上画出三角形。
6、师:我们已经做了三角形,又画了三角形,你们知道三角形各局部的名称吗?自学课本第22页下面的图。
同学找出黑板上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师相机板书)
7、在自身画出的三角形上,标出各局部的名称。
8、小结:三角形是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设计意图:通过让同学自身动手做三角形、画三角形,并在同学摆小棒的过程中故意“捣乱”,让同学体验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也为后面同学的活动打好基础;通过自学认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逐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二)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1、谈话:刚才我们用小棒摆了三角形,假如任意给你们三根小棒能把他们围成三角形吗?(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让我们动手实验一下吧!
小组活动要求:
a、从四根中任意选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10cm、6cm、5cm、4cm)
b、记录所选三根小棒的长度,看一看能否用选定的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
c、小组讨论有什么发现?
同学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和报告实验结果,说说选的哪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哪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3、说说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跟小棒的什么有关?(长度)课件演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种情况。
4、师: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老师的演示,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同学说出:当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等于或小于第三根时,就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5、观察能围成的三角形的三条边,看看有什么发现?
师生一起总结出: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设计意图:让同学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让同学自身在操作过程中感受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在交流中升华。培养同学动手操作能力,真正体现了同学学习方式的改善,体现了以同学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