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小结
我们研究性学习小组于5月22至26日参加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十三届研讨会暨特色实践课程开发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修班。
来自全国27个省市1100多人汇聚一堂,热闹非凡。与会的专家有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郑增仪;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负责人郭元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秘书长吕德雄;美国333联合学区督学张莫蒂默;美国波士顿学院林奇教育学院教授巴奈特等。
项目组专家直白地向我们表述了课程的困难,其一是先天不足,包括国家政策支持,舆论引导等等,尤其是最初制定的《指导纲要》至今只是讨论稿,严格来讲,没有约束力;其二是后天营养不足,包括教育主管领导到学校领导认识不足,师资投入,保障制度等都是问题。当然信心还是应该有的,专家们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宁愿死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路上,也不愿活在应试教育的泥团里。这个团队里有管理专家、学术专家,目标也是明确的,就是高举实践育人的大旗,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信息、科学、技术素养。未来的综合素质教育面临着四大挑战:校长课程领导;教师课程意识;学校课程制度;学生课程履历。最后,专家以“野百合也有春天”表达了对这一项目的美好愿景。
我们欣喜的看到,有一些地区、学校的综合素质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庐阳区为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优质配置,斥资上千万建设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构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四大课程体系,设计“劳动时间,科普教育与制作、工艺制作与造型、家政训练、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艺制作与造型、益智游戏”等27项课程模块,根据学生年龄层次,分别开设不同活动项目。
苏州吴中区综合实践学校编撰了一套《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课程设计与指导》校本课程(“人文吴中”、“山水吴中”、“田园吴中”、“生活吴中”四大领域,十六个模板,一百多个活动主题或项目)。吴中基地在理念、目标、课程、资源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碧螺春课程、林屋洞课程、明月湾课程、石公山课程、太湖桥课程……这是真正的实践课程,是扎根的课程,是目的的课程。今后吴中基地将朝探索“学校+基地”模式的方向发展,在“实践育人”这一点上,要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郭教授指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难点在于如何制定质量标准,开发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克服表层活动、形式主义。要面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实践、开放多元。郭教授还为我们介绍了许多国外的先进理念,如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素养);STEAM——STEM+A(生活探究与工艺创意);PBL(问题导向学习);DBL(设计学习)
教学要形成课程模式是我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如何解决呢?首先要充分挖掘地方自然、社会文化资源;其次要改造落后、陈旧的实验室、劳技室;再者要加强校际合作交流,建造特色场馆,形成区域共享机制。
深圳南湖小学校长李素敏、山西太原锦绣苑小学校长梁晓华、江苏兴化市板桥初中校长李一栋,河北清河县教研员李秀华,江苏省连云港市大岭中心小学校长韦有智,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员陈碧瑜分别给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先进经验。尤其是深圳南湖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让人叹为观止,学生用IPAD上课,用APP应用做学习小结,而且是常态化的,这种云环境下的众创学堂,似乎真的发挥了学习游戏化的功用。
我在想我们的未来在哪里?阿木有一首歌也许很应景《有一种爱做叫放手》。放手,是一种勇气,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能力;放手就是相信自己,相信学生;放手是气魄和胆量,更是智慧和胸襟。元芳,你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