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0-4-1 21:57:00
|
只看该作者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活动设计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让同学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走进这两位先贤的思想世界。
⑵ 培养同学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和基本的思辨能力,能够有理有力有节地说服他人。
2、过程与方法:
⑴ 培养同学查阅、整理、筛选、整合资料的能力,学会选择自身熟悉的而又易被人误解或易陷入误区的话题作文,作到有话可说,以理服人。
⑵ 写一篇观点鲜明,见解独到,情感真实,逻辑严密,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议优秀论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同学亲身体验和了解绚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培养同学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综合提升同学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培养同学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辩证看问题的思维能力,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选择自身熟悉的而又易被人误解或易陷入误区的话题,以和辩证评价人物思想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设计、制定活动计划,布置活动时间。
分组,推选出小组长。分组分工如下:
课外搜集、筛选、整理资料时间七天,课堂展示时间两课时)
编号组别活动内容活动评价
11、孔、孟小档案
(甲组)⑴ 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⑵ 孔子的弟子和门人
22、孔、孟小档案
(乙组) ⑴ 记录孔、孟言行的著作和其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
⑵ 孔庙、孔府、孔林简介(含图片展)
33、不朽的孔、孟
(甲组)⑴ 孔子的主要思想
⑵ 孟子的主要思想
44、不朽的孔、孟
(乙组)⑴《论语》、《孟子》中的成语
⑵《论语》、《孟子》中的格言警句
2、根据实际条件,同学查找参考资料或相关网址。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同学们,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尊为“圣人”和“亚圣”。他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发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远和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便是让大家走近这两位先哲,让他们美丽的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同学们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搜集了大量资料,收获了不少效果。今天,我们将把这个效果展示出来,愿大家在这次交流展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同学合作探究效果展示
1、同学主持人1:
同学们,五千年绚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发明过无数的奇迹,孔子和孟子便是这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两个星期来,我们通过阅读、上网查找和请教老师,搜集了有关孔子、孟子的大量资料,并精心编排,今天在这里展示我们的效果,请老师多多指导。和我一起主持这个活动的是四位小组长。首先,大家欢迎“孔、孟小档案甲组”的同学为我们展示。
2、第一组展示:
主持人2:我们小组搜集的是有关孔子、孟子的生平经历,以和孔子的弟子和门人的资料。下面由三名同学展示我们的效果:
生1:(持孔子画像上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吹鼓手、仓库和牧场管理员、小司空(掌管工程)和司寇(掌管刑法),曾拜老子为师;五十多岁后周游列国,宣传自身的政治主张。晚年收徒讲学,并著书立说,编修整理了《诗》、《书》、《礼》、《乐》、《周易》、《春秋》等书,直至七十三岁逝世。
生2:(持孟子画像上台)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身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发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
生3:孟子能成为“亚圣”,多得力于他母亲的教诲。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一生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抚育儿子。孟母教子故事如“孟母三迁”、“断织教子”、“杀猪不欺子”、“为儿媳训子”等广为流传。
生4:据称孔子门人多达三千人,比较知名的就有七十二人。这些弟子和其后学努力传达孔子的思想学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即儒家学派。“七十二贤人”中,有以德行著称的颜回、闵损,以口才著称的端木赐、宰予,以政事著称的冉求、仲由,以孝道著称的曾参等人。
主持人1:资料充沛,生动有趣,可见第一组同学作过不少努力。请第二组展示。
3、第二组展示:
主持人3:我们为大家介绍《论语》、《孟子》,以和这些著作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并请大家欣赏有关“孔庙、孔府、孔林”的图片资料。
生1:《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研究孔子思想和生平最珍贵的资料,成书大约在战国初期(公元前400年左右)。东汉时,《论语》进入经书行列,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之书。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其中《论语》被列于首位。元明清六百年间,“四书”一直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生2:《论语》对日本、朝鲜甚至欧洲一些国家都发生过深远的影响。据统计,日本现存德川幕府时期的《论语》研究论著就将近九十种。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守业者”的涩泽荣一(1840~1931),在从事实业的四十余年里,一直坚持亲自向企业员工讲授《论语》。
十六世纪下半叶,欧洲传教士将《论语》首次传到西方,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还有被马克思称“现代政治经济学始祖”的魁奈等欧洲著名人物,对孔子的思想、人格都十分崇敬。直到现在,还有不少西方思想家,力图在孔子学说中寻求解决伦理道德方面问题的启示。所以说,《论语》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遗产,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发生过巨大影响。
生3:《孟子》是记载孟子和其同学言行的一部书。五代后蜀时,《孟子》开始列入“经书”,南宋朱熹编《四书》时列入了《孟子》。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孟子》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澎湃,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生4:孔庙、孔府和孔林在山东曲阜市,是规模最大的纪念和祭祀孔子和其子孙的建筑群,欢迎大家到学校橱窗内去欣赏我们搜集到的局部“孔庙、孔府、孔林”图片。(见课件)。
主持人1: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组同学展示的内容丰富、精彩。请第三组展示。
4、第三组展示:
主持人4:我们小组向大家介绍孔子和孟子的主要思想。
生1孔子的思想:
⑴ 孔子的伦理思想──“仁”。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规范。
⑵ 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
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以德治民。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要求君主爱民,施行仁政。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都应安守本分,名实相符,并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观。
⑶ 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主张祭祀,是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至于鬼神是否存在,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研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⑷ 孔子的教育观──
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而要一视同仁,开平民教育之先河。
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
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孔子主张学思并重,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孔子教以“文、行、忠、信”四目,并以“诗、书、礼、乐”等内容教导同学。故孔子之教,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生2孟子的主要思想:
⑴ 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怜悯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他认为,一个人假如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
“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动身,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宁。
孟子的“仁政”学说,包括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局部,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提高。
⑵ 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
主持人1:了不起的孔子!了不起孟子!第四组的同学为我们准备了精彩的壁报和画展。欢迎同学们去欣赏。
5、第四组展示:
主持人5:请大家欣赏我们组搜集的《论语》、《孟子》中的成语和名言警句和孔、孟有关的图片。(资料和后)
6、老师总结:
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收获颇丰,孔子、孟子不会后继无人了!愿大家多多努力,以这样的学习方式,获取更多的知识,成绩更大的业绩!这次展示活动令人欣慰地结束了,最后一个任务就是请大家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议优秀论文,内容不限,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