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7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公开课教案(瞿玲推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导入新课,培养兴趣
  师:今天我们学习《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什么人物?
  生:鲁迅的老师。
  师:是,但准确吗?鲁迅的老师很多啊,三味书屋的寿老先生,也是他的老师。
  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的老师,教解剖学。
  师:哎,这就准确了。学语文,就是要把语言表达到最准确、最完美。
    下面老师提供两则小资料:
    A、藤野先生简介:
      藤野先生全名藤野严九郎,1874年生于日本福井县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藤野从小学过汉文,1896年从爱知医学校毕业留校作解剖学教师的助手,后到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一年,1901年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1904年升为教授。两个月后鲁迅来此留学,藤野先生担任解剖学兼副班主任,曾给鲁迅以特别关心和照顾。1915年仙台医专升格为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解除职务。1919年回故乡开诊所,1945年在福井逝世。
    B、鲁迅看重《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鲁迅最敬重的老师;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重的作品。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
      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
师:学习本课可培养发明精神和发明能力。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人对《藤野先生》的理解是浅陋的,甚至是错误的,多种教辅资料的答案都有问题。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把半个多世纪的错误纠正过来。
  师:下面请大家预习课文,边读边划,特别要划住不懂的问题。
  师:读懂了吗?
  生:没有……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师:这一课比较难懂,所以必需多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啊。也无妨读一点教辅资料。……
二、检查预习,整体理解
  师:我们先整体理解课文,做个填空题吧:《藤野先生》选自___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_____。
  生:《朝花夕拾》……散文。
  师:我们学过的课文,还有哪篇选自《朝花夕拾》?
  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
  师:《社戏》也是吗?
  生:不是,那是小说。
  师:对了。记住:写自身的亲身经历的,是散文,选自《朝花夕拾》;是小说的,选自《呐喊》。
  师:按时间和地点转移,本文分为以下三局部:
    A、在_____________,表达对_____________的厌恶;
    B、在_____________,回忆与_____________交往;
    C、在_____________,表达对藤野先生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生:在东京……在仙台……在中国。
  师:中国这么大,说在中国准确吗?
  生:不准确……在北京。
  生:表达对中国留同学的厌恶……是“清国留同学”……回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
  师:这里用到了三个地名,这涉和到鲁迅的经历,下面老师再提供一则小资料──与本文相关的鲁迅经历。
    1902年3月,鲁迅赴日本留学。先在东京的弘文书院学习日语,然后于1904年9月到仙台的医学专科学校学习医学,两年后又返回东京修德文和筹办杂志,直至 1909年8月回国,一共在日本住了七年多。
    回国后,先在杭州和绍兴教书,后来应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长蔡元培的邀请去教育部工作,1912年2月到南京,3个月后随教育部迁到北京。在教育部工作了十三年, 1926年初春,去厦门大学担任教授。《藤野先生》即写于此时。
  师:这是鲁迅1904年4月在东京弘文书院的毕业照(图)。这是雕塑《鲁迅与藤野先生》(图),在绍兴鲁迅博物馆。
三、阅读“在东京”
  师:咱们齐读第一自然段:“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实在标致极了。”……学习加红色词语(略)。
  师:上野公园,是东京最大的公园,也是东京的文化中心。这里原来是德川幕府的家庙和一些诸侯的私邸,1873年改为公园。公园面积很大,内有东京国立博物馆、国立科学博物馆、国立西洋美术馆、都立美术馆等,有“史迹和文化财物的宝库”之称。
    上野公园的著名还在于每年春天盛开的樱花,上野赏樱是东京人的保守习俗。下面我们看几幅图片(图:上野公园、樱花)……
  师:“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是什么意思?
  生:只不过。
  师:它表示作者什么感情?
  生:表达对东京的失望……表达对东京的不满。
  师:是“失望”好,还是“不满”好?为什么?
  生:“失望”好,说明去留学时把东京想象得很好,结果不是那样。
  师:对。“不满”没有这个意思。批上两个字──失望。
  师:学习这一段,要特别理解外貌描写的艺术匠心。先请找出这一段中的外貌描写。
  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同学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师:把这几句大声读一遍……作者写“清国留同学”的外貌,并非全面描写,而是只抓一个特点。想一想抓了什么特点?
  生:抓住了辫子的特点……抓住了“头顶上盘着大辫子”的特点。
  师:对,问题是为什么抓这个特点?
  生:因为清朝人留辫子。
  师:留辫子就该抓吗?他们也穿衣服啊,为什么不抓?他们也是黄皮肤黑眼睛啊,为什么不抓?
  生:我觉得从辫子可以看出对大清的态度,那时的革命者是剪掉辫子的。
  师:对喽,在当时,有没有辫子可以区分对清王朝的态度。抓住这一特点,就不只画出了他们的皮囊,更画出了他们的灵魂。
    这里老师再介绍点小知识──辫子的故事:
    在清朝以前,我国讲究“身体发肤,受之家长,不可毁伤”,所以头发终身不剪(和尚、尼姑除外)。20岁举行冠礼之后,把头发束在头顶,上面加“冠”。
    清人入主中原之后,强制推行清朝法式:将前额头发剃掉,后面留起辫子,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
    清朝末年,有反清思想的知识分子,例如鲁迅,率先把辫子剪去。所以当时仅凭辫子就可以区分对清王朝的态度。也有的辫子剪掉后又后悔了,就续一条假辫子。鲁迅小说《阿 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就是这样。还有一种是革命来了,就把辫子盘在头顶;革命失败了,就放下来。当时鲁迅一到日本,就率先剪掉了象征羞耻的辫子。
    看,这是鲁迅当时的“断发照”(图)。
    可以这样说:留辫子,是保皇党;剪辫子,是维新派。那么这些“清国留同学”属于哪一派?
  生:保皇党……不是,属于两面派。
  师:为什么?
  生:留着辫子,说明效忠清王朝,是保皇党。辫子盘在头顶,是留有后路:一旦维新失败,还可把辫子放下来,就又变成了“保皇派”。
  师:对啊!所以鲁迅高明啊!这是大师的手笔啊!批上几个字──
  生:大师。
  师:当然也可以,但“大师”不如“画出灵魂”──画出灵魂了吗?
  生:画出来了。
  师:所以以后你写外貌的时候,不能长什么样就写什么样,得抓住特点,画出灵魂。
  师:理解作者修辞的艺术。“修辞”有两个意思:
    A、使用修辞格,如比喻、拟人等;
    B、选择字词句。
    你们一般只知道第一个……“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同学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暗喻……夸张。
  师:是夸张吗?夸张有两条要求:第一,必需是明显的吹大话──有座楼有10米高,你说它有12米,不能叫夸张,你得说它“高耸入云”才行。第二,也不能夸张得没边没沿──说它高到月亮上去了,就不行了──帽子再高,也不能富士山那么高,所以不能说是夸张。说是比喻,就不只表示了它的高,而且表示出了它的──
  生:形状。
  师:对,既形象,又有嘲讽意味。接着看看富士山的介绍,看看形象不形象。
    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峰,位于本州岛的东南部,距日本首都东京80公里,俯瞰波涛滚滚的太平洋。它是个圆锥形的火山,海拔 3776米,山巅终年白雪皑皑,顶上有一个直径800米、深200多米的火山湖。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记载以来,富士山共喷发过18次 ,最后一次是1707年,此后变成休眠火山。富士山被日自己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图)
  师: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油光可鉴”是什么意思?
  生:头发上擦了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
  师:“鉴”是什么意思?
  生:镜子……用作动词,照镜子。
  师:油光可鉴有什么表达作用?
  生:有讽刺作用。
  师:下面是“说文解字”:“监”与“鉴”──监,古文字象一个人在盛水的“皿”中照自身的影子,意思是“照镜子”,引申为“镜子”。(图)你看出来了吗──右上角是一个人,左上角是一只眼睛,下面是“皿”。
  生:看出来了。
  师:后来有了铜镜,“监”又写成了“鉴”。这说明“鉴”的本意是什么?
  生:照镜子。
  师: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是什么意思?
  生:漂亮。
  师:在这里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反语。
  师:表达什么感情?
  生:表示作者对“清国留同学”的厌恶。
  师: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同学”的速成班,鲁迅的初稿并没有“成群结队的”这几个字,是后来修改时添上的。想一想,为什么添上?
  生:“成群结队”表示逛公园、赏樱花的人很多……增强了讽刺的力量。
  师:对。下面朗读“中国留同学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那是在学跳舞。”
    中国留同学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加红色的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生:“几本”表示可买的书不多。
  生:“有时”表示值得一转的机会也不多。
  生:“倒也还”表示语义勉强。
  师:假如你家长问我,你的语文成果怎么样,我说“好”,与“还好”或“到也还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精通时事”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了解许多无聊的事。
  师:为什么不说是“了解许多无聊的事人”?
  生:这也是讽刺说法……对“清国留同学”充溢厌恶。
  师:这就又有一个问题了──鲁迅为什么那么厌恶“清国留同学”?
  生:这些“清国留同学”不学无术,白昼逛公园,晚上学跳舞……他们忠君保皇……
  师:答这个问题,你得从清国留同学和鲁迅两方面答──看看老师的答案:鲁迅是抱着“科学救国”的目的去日本留学的。但是,这些“清国留同学”不学无术,在国家危亡之时,白昼逛公园,晚上学跳舞,而且思想腐朽,忠君保皇。因此鲁迅厌恶他们。──谁的答案好?
  生:老师的好……
  师:是不是这样,有诗为证:
自题小像
鲁 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师:看懂了吗?
  生:没有。
  师:所以老师给你翻译成了新诗:
         祖国啊,我的心灵无法逃脱对你的眷恋,
         虽然你风雨飘摇,像夜晚一样黑暗。
         即使你并不了解我的情感,
         我也要将一腔热血向你奉献!
  师:还要理解这一段在结构上的作用──这一段并没有写藤野先生,是否离题?
  生:不离题。
  师:为什么?
  生:交代离开东京的原因,引出在仙台的事。
  师:你的意思大致是对的,但考试时这样答不能得分。我问,没有写藤野先生,为什么不离题,你答“交代离开东京的原因,引出在仙台的事”,行吗?
  生:不行……交代离开东京的原因,引出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师:哎,这就对了。另外,这还表示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本文暗线,也是主题的一个方面。所以不离题。
    学到这里,开始懂一点了吧?……
  (第一课时到此结束)
四、阅读“添改讲义”
  师:下面朗读“过了一星期……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师:“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根据上下文推断,这两个“讲义”各是什么意思?
  生:第一个是讲课内容,第二个是课堂笔记。
  师: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我”为什么“很吃了一惊”?
  生: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师:“我”为什么“不安和感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27:00 | 只看该作者

《藤野先生》课文的教学
 能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都是文质俱佳的名篇;在频繁跟换篇目的语文教科书里,能一而再、再而三被保存的,便是名篇中的名篇,鲁迅的《藤野先生》便是这样的经典。
  经典被研究得多,于是就出现了各种版本的参考书和教学设计,随便翻翻,发现少有对上胃口的,我把资料弃之一旁,认真地把该文连看三遍,很快形成了教学主框架:
  三个地点:东京──仙台──北京
  三个关键词:人──事──情
  先从事件入手,让同学自由讲述全文写了几件事情,后归类;“事”在人为,从“事”中可窥人之个性特征与精神面貌;“情”由“人”抒,引导同学在鲁迅与藤野严九郎的交往细节中体会、揣测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必需让同学明白,人、事、情三者的和谐统一必需通过文字的解读体悟,鲁迅的文章,最重要的不是教材处置,而是用心去读,读出幽默犀利,读出刻薄愤怒,读出慷慨激昂,读出用情至深……
  两节课下来,这篇名著在笑声中被顺利拿下,流畅圆润,毫不晦涩,现举隅如下:
  读“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总感觉同学精神头缺乏,读不出作者对东京的厌恶与篾视之情,灵机一动,对同学说:把“东京”改成“赖老师”,请读出对赖老师的某种感情!同学笑了,精神一下子振作,但没人敢读。我说没事,大胆读。于是同学琅琅上口,连读数遍,见火候差不多,我问:哪两个字最有味道,生曰“无非”。我再问:什么感情?生答:对赖老师的轻篾之情。师生大笑。
  读“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同学’的速成班”
  师生共议鲁迅此句有不当,“缺不了速成班”的主干不合逻辑,显得勉强,应改成“花下缺不了速成班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同学’”。后,还是读,我以仿句‘校门口总缺不了我们班同学在买油炸制品’为引子,引导同学通读几遍,同学居然能把‘缺不了’读得无比轻篾,让人动容,了得!
  读“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语文作业本中有一道上句的改写题,要求同学比较。改写后是这样的:
  不常见的事物常会有好的待遇。北京的白菜在浙江,是在水果店里卖的,叫“胶菜”;芦荟在福建是野生的,在北京就放在温室里栽种,叫“龙舌兰”。
  见同学读得不到位,我便拿出这个题目,让同学比较优劣,叫了几位同学,都认为原文好,理由有:
  生一:生动形象
  生二:语言风格和课文接近
  生三:连贯性好
  生四:精练
  除了第二位同学,其余三位还不得要领。鲁迅作为弱国子民,其实一直心存自卑,民族自尊心的强烈使他变得敏感、多虑。受惯了冷眼,一下子在仙台受到优待反而不适应,就像一位不被重视的人,一下子大红大紫起来,自然会怀疑此情此境的真实性。鲁迅在此用调侃的笔调表达了自身对所受优待的不以为然,在情感上是排斥的,也是过激的。原文好,好在很好地体现了鲁迅当时的真实心境,而改过之后的句子,是纯客观的叙事,毫无感情可言。
  当然,我没有作以上分析,只是引导同学用心朗读再回答,并为同学划出重点词:“物以希为贵”、“倒挂”、“尊为”、“请进”、“美其名曰”。
  突然,有生叫到:老师,我发现读改过来的文字有感情用不上!
  很精彩的感悟,“好”。我大喝一声,从情感上启发同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27:00 | 只看该作者

  4、写其他教职员对鲁迅先生的关心是什么目的?
    答案:正衬藤野先生的品质。这些人关心鲁迅,只是“物以稀为贵”,不是尊重。
  在此基础上,归纳本文主题:
  1、表示藤野先生在日本举国上下都轻视中国人的风气下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和尊重;
  2、抒发自身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这样教学,同学享受到发明的欢乐,但我还要告戒同学:不能无根据地妄加怀疑,胡乱发明;怀疑和发明要有“资本”──博学多才,用知识丰富自身的头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27:00 | 只看该作者

《藤野先生》课文的教
我教《藤野先生》,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着眼语言文字承载的思想和文化
  语言文字是一种载体。它好比是一辆车,车中坐的,可能是政界要人,可能是工商大亨,可能是科学巨子,当然也可能是江洋大盗。只不过语言文字这个“车”承载的不是人和物,而是思想、是文化,是感情。文以载道。“文”可能是简单朴素的,而“道”可能是深刻丰厚的。越是大师级的人物,越是优秀的作品,越善于用极简炼、极普通的语言文字承载极丰富、极深刻的思想、文化和感情。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师,《藤野先生》就是这样的作品。因此,我教《藤野先生》,就把着眼点放在它背后的思想、文化上。
  例如,写“清国留同学”的外貌,作者抓住了什么特点?答案很容易:抓住了“盘着大辫子”的特点。但为什么抓这个特点?同学理解不深,《教师教学用书》和其他教辅资料也没有多少解释。于是我先概括解释:因为在当时,有无辫子,可以区分对清王朝的态度。接着介绍我国的“辫子文化”:
  在清朝以前,我国讲究“身体发肤,受之家长,不可毁伤”,所以,头发终身不剪(和尚、尼姑除外)。20岁举行冠礼之后,把头发束在头顶,上面加“冠”。清人入主中原之后,强制推行清朝法式:将前额头发剃掉,后面留起辫子,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清朝末年,有反清思想的知识分子,例如鲁迅,率先把辫子剪去。所以当时仅凭辫子就可以区分对清王朝的态度。也有的辫子剪掉后又后悔了,就续一条假辫子。鲁迅小说《阿 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就是这样。还有一种是革命来了,就把辫子盘在头顶,用一根筷子别住;革命失败了,就放下来。阿Q就是这样。
  接着,我向同学展示一篇文章──鲁迅《头发的故事》(节选):
  “老兄,你可知道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呵!
  “我们的很古的古人,对于头发似乎也还看轻。据刑法看来,最要紧的自然是脑袋,所以大辟是上刑;……至于髡,那是微乎其微了,然而推想起来,正不知道曾有多少人们因为光着头皮便被社会践踏了一生世。
  ……
  “我出去留学,便剪掉了辫子,这并没有别的微妙,只为他不太便利罢了。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们便很厌恶我;监督也大怒,说要停了我的官费,送回中国去。
“不几天,这位监督却自身被人剪去辫子逃走了。去剪的人们里面,一个便是做《革命军》的邹容,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学,回到上海来,后来死在西牢里。
  “过了几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谋点事做便要受饿,只得也回到中国来。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那时是二元的市价,带着回家。我的母亲倒也不说什么,然而旁人一见面,便都首先研究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胜利,这才中止了。
  了解了这样的“辫子文化”,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来,讨论:“清国留同学”辫子盘在头顶,说明什么?答案:说明他们追求时髦,赞成“维新”。而留着辫子,不肯剪掉,又说明什么?答案:说明他们在根本上还是效忠清王朝,是思想腐朽的保皇党。总之,不三不四,不土不洋,是首鼠两端的两面派。这答案与照本宣科的的答案看似一样,应考也并不多得分,但是,同学对本文理解得深入得多:鲁迅抓住“盘辫子”的特点写“清国留同学”的外貌,与其说是写外貌,不如说是画灵魂──他以简洁而又朴素的语言表示了极深刻、极丰富的内容,有画龙点睛之效。他不愧是大师,大手笔!而且,同学的认识能力和文化修养也提高了一截,再遇到相关文章,理解同样深入。
  再例如,鲁迅为什么厌恶“清国留同学”?我提供的答案是:鲁迅是抱着“科学救国”的目的去日本留学的。但是,这些“清国留同学”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白昼逛公园,晚上学跳舞,打着“维新”的旗号,却又不学无术,思想腐朽,忠君保皇,所以鲁迅厌恶他们。
  这当然是对的,但假如能提供参读资料《自题小像》印证以上观点,则有更深刻的内涵: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再将此诗译成文言诗,效果会更好:
          祖国啊,我的心灵无法逃脱丘比特的神箭,
          虽然你风雨飘摇,象夜晚一样黑暗。
          即使你并不了解我的情感,
          我也要将一腔热血向你奉献!
  甚至连一个字,也有其文化内涵。例如“油光可鉴” 的“鉴”是什么意思?是什么词性?假如只解释为“原意是镜子,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照镜子”,仅是照本宣科而已。我则是用电脑投影了这样一则“小知识”──《“鉴”和“监”》:
  “监”,甲骨文写作“ ”,金文写作“ ”,象一个人在盛水的“皿”中照自身的影子,意思是“照镜子”,引申为“镜子”。后来有了铜镜,“监”又写成了“鉴”。
  讲出语言文字承载的思想、文化,还需分析语言,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语言文字训练进行得越胜利,它承载的思想文化也就越突出。二者相辅相成。这包括:
  1、解释语言:
    例如:文中的两个“讲义”,各指什么意思?
    答案:一是讲课内容,二是课堂笔记。──藤野先生连课堂笔记都认真添改了,可见他对鲁迅的关心。
  2、比较语言:
    例如:“添改讲义”的“添改”可以换成“修改”或“批改”吗?为什么?
    答案:不可。因为“添改”既包括“修改”和“批改”,还包括“增添”。──这样一来,藤野先生的精神品质就更突出了。
  3、发掘语言:
    例如:“我”为什么“很吃了一惊”?为什么“不安和感激”?
    答案:“惊讶”是因为看到藤野先生亲自给“我”这个弱国同学改讲义。“不安”是因为讲义中有那么多的脱漏和错误让先生费神。“感激”的是藤野先生对我这个来自弱国的同学的热情关心。
  讲出语言文字承载的思想和文化,不但能加深课文理解,而且能丰富文化修养,培养学习兴趣,增进学习能力。
二、引导同学质疑和发明
  新课程规范第一句话就说:“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的确,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发明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竞赛已经明显地转化为国民发明力的竞赛。这要求语文教学也要把培养发明精神和发明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而发明,往往始于一个“疑”字。学习《藤野先生》这一课,我就把引导同学质疑和发明作为一个重要任务。
  课后“练习一”是填表,说明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示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同学一般是根据各种教辅资料写出和《教师教学用书》相同的答案:
序号事例思想品质
1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
2纠正解剖图对同学严格要求
3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实
4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我让同学讨论:这个答案正确吗?同学先是认为正确。我提供下列名言,启发他们质疑:
  朱熹:“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出息。”
  陆九渊:“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本校校训“明理,创新”。
  然后启发指导质疑,鼓励发明:
  1、典型事例是四个吗?
    同学可以答出:不是,应是5个,还有“惜别”。
  2、藤野先生的品质仅仅是“认真负责”、“严格要求”之类吗?
    同学也可答出:似乎不是,好象应是某种更高尚、更感人,更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因为作者在后文说:“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 “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仅仅是“认真负责”之类,似乎不能称为“伟大”。但这“伟大”的思想品质是什么,又说不清。
  3、藤野先生是否对每个同学都如此“认真负责”?
    答案比较容易:不是,只是对鲁迅一人,因此还引起了“爱国青年”的怀疑。
  4、说藤野先生“不怀民族偏见”准确吗?
    同学答不出,我启发:什么叫“不怀民族偏见”?──只要他不象“爱国青年”那样歧视鲁迅,就是“不怀民族偏见”了。可是藤野先生对鲁迅不但不歧视,反而比对日本同学更关心,更热情,更优待。因此“不怀民族偏见”的说法不准确。
  那么,藤野先生“伟大”的品质究竟是什么呢?我提供参读资料──当代研究鲁迅的专家、上海华东师大教授王晓明先生《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第 3章《离乡者的悲痛》(节选),投影:
  鲁迅到日本去的时候,日本的国力正是逐渐强盛,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又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歼灭了中国的北洋水师,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轻视中国人的风气。有的报纸就公开宣称:“西洋人视中国人为动物,实际确乎不得不发生动物、下等动物的感觉,因此,他们(指中国人)在生理上已失去人类的资格。”因此,鲁迅在这个时候去日本留学,便不可防止地受到种种歧视和轻蔑。他走在东京的大街上,就经常遭受少年人的辱骂。你不但生活在陌生人中间,而且是生活在陌生人的轻视和轻蔑中间,请想一想,一个自尊自重的中国人,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处境?
  鲁迅见到的许多留同学,偏偏又是那样不争气,非但不从日自己的轻蔑中汲取自我警策的动力,反而以自身的种种乖行,不时地证明那轻蔑的正当。就以与鲁迅同住的留同学来说吧,有整天把地板踏得咚咚作响,尘土飞扬地学跳舞的,也有不遵守客店里新老客户循序洗澡的惯例,抢先钻近洗澡间,把水泼得四溅的。在这样的日常小事上都如此令人讨厌,其他的方面就更可想而知。一面是日自己的轻蔑眼光,一面是这些同胞的不成器的丑态,难怪鲁迅一拿到修习日语的毕业证书,便立刻跑到偏僻的仙台去。
  仙台又怎样呢?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里,只有鲁迅一个中国人,那些讨厌的同胞的嘴脸,自然是可以免见的了,但是,日自己那股轻视中国人的风气,在仙台同样很盛。仙台报纸上的辱骂中国人的言论,一点都不比其他地方温和,鲁迅所在的那个班的同学中,也同样有对他白眼相加,毫不掩饰的人。他学习成果中等,便有同学以为是得了老师的暗中协助,于是托词去检查他的笔记,甚至写信向他发出威胁。课间放电影,映到日本军人挥刀砍杀中国人,而围观的其他中国人一脸麻木的时候,也有同学大声地议论:“只要看中国人的样子,就可以断定中国是必定灭亡……”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日自己都这样高傲,鲁迅初到仙台,就有教员热心地张罗食住,任课的教授当中,更有藤野严九郎那样满怀善心的人,就是同班同学中,也有好几位不满意那些高傲者的粗暴,特别站出来替鲁迅辩护。但是,尽管如此,这些事情仍然给鲁迅非常强烈的刺激……
  这时,可以得出结论了──藤野先生的品质是:在日本举国上下都轻视中国人的风气下,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与尊重。这,是比“认真负责”之类更难能可贵、也更使鲁迅感激和终生怀念的品质。“认真负责”之类,失之肤浅。因此,方才的表格应改成(投影):
序号事例思想品质
浅层的深层的
1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  在日本举国上下都轻视中国人的风气下,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与尊重。
2纠正解剖图对同学严格要求
3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实
4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5惜别友好与尊重
  为了更有说服力,我又提供藤野先生的《谨忆周树人君》,印证以上观点: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自己还骂中国人作“猪头三”。在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
  我又简评:藤野先生对本文的理解,应该是有权威性的。从他的文章中,不只能证明他“看重中国人”,还能知道其中原因──少年时学习汉文,受过中国文化的熏陶。
  接着再研讨课文其他内容与藤野先生这一品质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本文主题:
  1、藤野先生的品质是在日本举国上下都轻视中国人的风气下,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和尊重,那么,本文又渗透着鲁迅先生什么思想感情?
    答案: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本文的暗线;明线是写藤野先生。明线、暗线,有因果关系。若是“认真负责”之类,则无此因果关系。
  2、具体说明哪些事例渗透着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答案:
   ⑴ 对“清国留同学”的厌恶;
   ⑵ 只记得“水户”、“日暮里”两个地名;
   ⑶ 对艰苦的生活不以为意,发奋学习以救国;
   ⑷ 对“爱国青年”的愤怒;
   ⑸ 弃医从文。
  3、写“爱国青年”是什么目的?
    答案:反衬藤野先生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和尊重;反衬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所谓“反衬”,是用相反的内容烘托,而“认真负责”之类,不能与“爱国青年”对中国人的歧视、轻视相反,也形不成反衬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27:00 | 只看该作者

《藤野先生》课堂实录
文章的结构往往是作者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和逻辑力量。
  教学鲁迅《滕野先生》这篇散文,我把开头一节掉到第三小节之后,要求同学讨论:能不能这样调换?重组后的差异在哪儿?作者为什么这样?同学讨论的结果是这样的:“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开头一句的确可以掉到第三小节之后。因为“这样”是指示代词,是近指。描写“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花下“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同学’的速成班”,白昼闲逛公园;黄昏,学跳舞,弄得地板“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的事实。假如布置在此,是文章结构的常式。可是作者却布置在文章的开头,看似悖论,其实是作者故意这样布置的。目的是引起读者注意看清:这一帮清国留同学不学无术、成天闲逛、和庸风雅以和忸怩作态的可鄙嘴脸。这也是鲁迅先生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的缘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26:00 | 只看该作者

《藤野先生》教学案例
珍视个性体验 体现教学相长
人教版语文初一语文《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先生写了自身在仙台受到的优待。他认为这种优待的原因“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如何理解这句话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而对这句话的争议很多,《教师教学用书》就提供了三四种意见。第五页所述观点认为:“对于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同学给以特殊的关照,反映出日自己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而作者感到的不是真正的新生和友好,而是‘物以稀为贵’,这里包括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很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也读过一些关于他的传记,觉得他的自尊心确实比一般人强烈得多。但《教师用书》上的解释却有些牵强:为什么“日自己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没有让作者“感到的不是真正的尊重和友好”,而是震动作者强烈的自尊心呢?《教学用书》又语焉不详。但查阅资料,征求其他教师意见,仍无结果,只好采用这种观点。
  教学过程按我的设想顺利进行。同学在此提出疑问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我让同学讨论,观点多与《教师教学用书》18页所列意见相似。讨论之后,我引导说:“当时日本正在侵略中国,作为受侵略的‘弱国的国民’,来到日本,往往受到歧视。鲁迅先生的民族自尊心是很强烈的,他深以祖国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为耻,他绝不会认为自身受到‘优待’,就是对中国人的尊重。这里包括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至此,我已把《教学用书》上的观点巧妙的渗透到同学的讨论中,得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说法,自身觉得很胜利,准备进行下一个环节时。这时同学陆续发问:
  “鲁迅先生自尊心强到不能接受他人的协助与好意,是不是太狭隘了?”
  “既然鲁迅有这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那么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鼓励,他为什么就会感激,就没有觉得是物以稀为贵呢?”
  “女子裹脚应是中国特有的野蛮落后的习俗了吧,为什么当藤野先生问这件事,作者虽感到为难,却没有反感呢?”
  我一时语塞。而同学的问题是这种观点解释不了的。怎么办呢?我愣了愣,想到:“既然同学有疑问,为什么不让同学们结合自身的人生体验讨论一下呢?”
  于是问到:“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他人好心协助自身,自身却觉得难以接受,或者你协助他人,对方觉得难以接受的事呢?”
  同学们有些沉闷了。经过我鼓励,有几个同学开始发言了。
  Q说道:“我有一次因病考试成果退步了,我觉得很伤心。有许多同学来抚慰我,我很感激。可是那么多同学反反复复的来劝我,又让我觉得自身真的是很笨,很贪玩,甚至让我丧失了学习的勇气。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才恢复过来。”
  A说道:“我有点跛脚,在班里受到同学们的关心协助,我很幸福。可是同学们每次值日不让我做,每次上体育课老师也不让我跑步,我就觉得自身真的是个不行的人。”
  S说:“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我的同桌家庭条件不好。我们在一次春游,我看到她偷偷地躲在一角吃馒头,我就过去,把自身的面包给她,没想到她却不要,还说她不喜欢。后来我看到她的眼角红了。我知道我伤了她的心。”
  ……
  几个同学发言后,班上陷入了缄默之中。我想这引起了同学的考虑了吧。等了二三分钟之后,我引导同学们总结一下协助他人需要注意的问题。同学们活跃起来。师生一起归纳出以下几条:
  协助他人要出于真诚;要尊重对方的感受;双方在人格上应是平等的;不能把自身的意愿强加给他人,不能在他人并不需要协助的时候硬给人协助;不能把同情变成怜悯,把协助变成施舍。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鲁迅先生所受的协助又如何呢?”
  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讨论,找到了原因:
  “我”开始虽然住在监狱旁边的一个饭店,但觉得和“我”不相干,饭食也不坏。而一位先生却“几次三番”地说,“我”终于搬到别一家,却每天都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可见这种协助并没有考虑“我”的意见,是强加给“我”的,在“我”看来,是强国的国民居高临下地给予一个弱国国民的怜悯与施舍,并非出自真诚。“我”没有感受到尊重与关爱,所以认为是“物以稀为贵”的原因。
  同学们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发现刚才的问题也迎刃而解。藤野先生的协助之所以没有被鲁迅误解,正是因为他的协助是出于真诚,没有民族偏见,所以让鲁迅感激。作者写这一段的目的也就明确了:是为了反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我趁热打铁,引导同学研讨“匿名信事件”。同学们很容易就认识到“爱国青年”的寻衅,是大国国民对弱国国民的歧视。尽管职员与“爱国青年”对鲁迅的方式不一样,但在鲁迅看来都是“大国国民对弱国国民”的心理。“匿名信事件”同样反衬了藤野先生对鲁迅这样的弱国国民毫无民族偏见、真诚相待的高贵品质。
【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规范指出:“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只有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贯彻到当前的语文新课程中,才干把语文教学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而同学的个性化体验,是教师的知识所包括不了的。假如在教学中真正调动起了同学的个性化体验,往往能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这篇文章我教了三四遍,我一直认为同学所知有限,而这一问题又较多争议,无法让同学进行体验,于是都把《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观点巧妙地灌输给同学。偶有争议,也以自身的“雄辩”让同学接受。今天这节课,我真正以同学为中心,“引导同学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掌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同学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新课程与语文个性化教学·顾之川)取得了意外收获也解决了自身困惑的难题。
  同时,在引导同学进行个性化体验时,又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同学掌握了探究文学作品的方法。通过同学自身的个性化体验,归纳出了协助他人所要注意的问题。这又是对同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虽然这节课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收获却远远超越我的预期。通过这节课,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同学的“个性化体验”是不能忽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26:00 | 只看该作者

    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身的思想历程。
  师:分别统计各题赞同的人数。
  生:(讨论优劣)
  师:我的见解:各有道理,又各有欠缺。第一个,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无疑是对的,但不提和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一欠缺。第二个,说“主要”表示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一点也不提和藤野先生,是一大欠缺。第三个,说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身的思想历程当然是对的,但比较笼统,不具体,准确。正确答案是: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其次也表示自身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七、“主人”天地
  师:现在是“主人天地”──以上你只是完成了课本和老师安排的任务,此外你还有什么疑问,特别是“无疑之疑”吗?请你在这个天地中展示你的思想、知识和文采。先在四人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提给我。
  ……(教师巡视了解)
  生:藤野先生为什么会在日本举国上下都轻视中国人的风气下,对中国人热情友好与尊重?
  师:这个问题,可以参读藤野先生的文章《谨忆周树人君》: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自己还骂中国人作“猪头三”。在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
  师:藤野先生为什么“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
  生:少年时候学过汉文……从小受到中国文化的抚育。
  生:写鲁迅记住了两个地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写只记得两个地名?
  师:可能因为这样:日暮里──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也有人说,想到大清国处于日暮途穷的境地。水户,这是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朱舜水是明末思想家,明亡后曾进行反清复明活动,事败后长住日本讲学。他是浙江余姚人,余姚离绍兴很近,可谓鲁迅先生的“同乡”,鲁迅很敬重他。写记住两个地名的目的,还是表示自身的爱国主义感情。
八、扩展迁移
  师:课文学完了,还要向课外扩展,向读写能力迁移:(下面只列出教学步骤)
  ……
  1、老师总觉得作者写藤野先生的外貌不太漂亮,因此改为下面一段文字,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他,既有高仓健一样的体魄,又有三浦友和一样的相貌。脸色白而透红,眼睛大而明亮,头发整齐而又有一点波浪。他衣着一套笔直的西装,洁白的衬衣上打着一条漂亮的领带,皮鞋擦得又黑又亮。一走上讲台,就用洪钟一样的声音说:“我,就是藤野严九郎。”
  2、写作(或说话)练习:选一位任课老师,抓住他的特点写或说一段话,让大家猜是谁,以猜出者为胜利。例文:
    他的外貌,可用3个字概括:高,瘦,黑。这正如他的诗所写:“泥巴浸透的皮肤,小时候就泛着油亮。这套脱不去的黑装,一度晾晒在我的心上。”
  3、比较思维训练:对于自身的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
    网络链接:
   ⑴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⑵ 鲁迅的三位老师。
  4、网上阅读鲁迅:
    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1、2、3
    凤凰台:周氏三兄弟
    鲁迅:头发的故事(当场择要朗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 09: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