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5-5-4 10:54:36
|
只看该作者
三、从组织活动入手,让绘本“悦”读更有“趣”味性
孩子好奇的天性使他们乐于去探索,选择适合小班的教学活动能较好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因此,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结合季节、主题、难易等方面对孩子阅读的绘本进行调整、制定教学方案,运用各种方法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吸引他们,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1、巧设提问,激发求知欲。
这主要是指在阅读内容与幼儿求知心理之间,通过问题的创设来制造一定的悬念,将幼儿的注意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问题小而具体,有趣或特别,以吸引幼儿倾听教师讲述书中的故事。如小班绘本《好饿的小蛇》中,我用提问:好饿好饿的小蛇会找什么吃的东西?他看见了什么?苹果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猜一猜小蛇肚子里吃了什么?等一系列的问题来吸引幼儿注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测,并让幼儿扮演小蛇一起用生动的表情表现“啊呜”和“咕嘟”这两个拟声词,在看看、想想、说说、学学中完成教学目标。
2、在游戏中“悦”读。
对孩子来说,阅读并非成人意义上的看、理解的思维过程,它更像一种游戏。因此,在让幼儿手拿书本翻阅时,从幼儿的特点出发,我们把过程游戏化。如小班绘本《谁藏起来了》,我与幼儿先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让幼儿回忆对藏的体验,其次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动物的明显特征。再从画面的外形特征、颜色等方面引导幼儿猜测动物名称,让幼儿自己关注图书,让幼儿自己翻书,寻求答案,阅读内容。这就是一个游戏过程,孩子是发现者,而书中的角色和剧情就是宝藏。这样孩子的兴趣被激发了,体验到了看书的趣味。
3、利用兴趣的迁移“悦”读绘本。
刚开始孩子可能不喜欢阅读,但他总有自己喜欢的事物或活动,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地把孩子对其他事物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阅读中来。如:孩子们对于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很感兴趣,只要一提到喜洋洋,大家都会兴奋的讲个不停。我们就利用这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找来了《喜洋洋和灰太狼》系列丛书,很好的激发了幼儿的“悦”读兴趣。
四、家庭“悦”读习惯的培养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阅读的能力,也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因此,从小班开始我们密切联系家长,通过家长会、家访、上门指导等多种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指导家庭阅读环境的创设,注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悦”读:
1、积极营造“书香”世界,让孩子有书可读、爱上读书
在家访中我们发现好多家庭中都有书房,但孩子独立的书橱却较少,孩子阅读的书籍也比较杂乱,有些家长比较注重孩子知识性的培养,家中《学前三百字》等知识性书籍较多,而有些较随意的家长,《喜洋洋与灰太郎》等卡通书居多。因此,我们进行了上门指导,指导家长在家里适合的位置设一个孩子自己的书橱或书架,书籍的选择购买也要注意一定的趣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随时补充新的书源,同时建议家长与孩子协商,立一条买书规矩。如,每次逛书店,只可买一本最喜爱的书,新书看完后,要给家人讲讲书中的内容,才可买第二本。相信有了这样的规矩,孩子在买书前,一定会精心挑选,而且挑选的图书,孩子也会格外珍惜,读得格外认真,渐渐的,书就会像生活必需品一样充盈孩子生活的空间,孩子也会自然的爱上读书。
2、经常为孩子“大声读书”,引导孩子在书中寻找答案
家访中我们了解到家长都有和孩子一起阅读的经历,但阅读过程中对孩子的指导比较迷惑,有不顾孩子的感受把书从头到尾的读完的,也有边看边不停的对孩子提问,缺乏对孩子阅读需要的正确指导。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对孩子的阅读需要进行正确的观察,然后再根据需要进行引导,对喜欢倾听或阅读有困难的孩子,家长可以从头到尾的大声郎读,因为大声朗读能带给孩子最畅快的阅读享受,是引领孩子爱上读书的最好途径;而对于一些喜欢问为什么的“好问宝宝”,家长要在阅读过程中适当的引导孩子提问,而不是家长边看边提问,对于孩子的发问,家长也不马上提供答案,要学会说这样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