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6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3: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教学了《解比例》,这节课实际上是一节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课。在解比例中,要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含有未知项的比例式改写成方程,再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比例。在把含有未知项的比例式改写成方程时,要注意外项(或内项)乘积等于内项(外项)乘积的运用,不能用错。课后回顾这节课,虽然总体来说比较顺利,但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 局部同学没有掌握好比例的基本性质,在解比例时胡乱解比例,不是把两个外项相乘,也不是把两个内项相乘,而是“打乱仗”……这局部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缺乏,对学习没有兴趣,对于这样的同学教师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理性对待,否则丝毫不会有效果。
二. 局部同学在应用方程的知识解比例时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其原因是四.五年级学解方程的知识时有疏突知识掌握有欠缺,不懂得应用加.减.乘.除法各局部之间的关系去解题。对于这局部同学要进行补课,让他们熟悉加减乘除法各局部之间的关系。
三.对于同学来说,和时的鼓励、褒扬,使其得到更充沛的情感体验,对他们的发展会起积极的作用,由于事先没料到以上两问题,在备课时准备得不是很充沛,在上课时也没有和时有效地做好调整,让同学自我发挥,交流讨论的机会较少。所以有些遗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3:31:00 | 只看该作者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培养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转变同学的学习方式,提高同学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起研讨的课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孔企平教授认为: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即“经验”、“考虑”、“活动”、“再发明”。
  经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接知如接枝”,强调“接枝”必需接在原来的树枝上,这里的树枝就相当于“接知”中原有的“经验”。让同学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去感受、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同学头脑中的已有经验与“新知”进行相互作用,不只有利于意义建构,而且有利于同学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本课学习内容的知识基础是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师在激活同学原有知识经验时采取的战略不是单纯让同学复述有关文字概念,而是通过让同学举出实实在在的比例式,并通过判断练习来达到这一目的。不只如此,通过限时写比例式,还引出了“比的基本性质”,这些知识经验的激活,使同学自主探索新知成为可能,这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考虑──有效学习就是要激励同学勤于,乐于考虑,考虑是数学的核心,没有同学考虑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本课通过“在相同时间内,为什么有同学能写出十几个比例式”这一问题的考虑,在协助同学回忆起了学习时间相对较久的“比的基本性质”的同时,也使同学有效建构了“比的基本性质”与“解比例”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猜测-验证”的途径,让同学从多种角度去考虑、探究x的值,这样的考虑是有价值的考虑,在取得理想学习效果的同时,肯定也能提高同学的学习水平。
  活动──活动是心理体验的基础,以同学为主体的活动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本课的教学中,教师的重点不在于如何讲解,而在于引导同学如何活动,通过“限时练习”即竞赛的形式,有效调动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学能全身心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巧妙设疑,在引出比例中的未知项x的同时,引导同学猜想、讨论,有效激发了同学的求知欲,同学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相互协助的品德也能得到培养;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同学学习的合作者、协助者、激励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3:31:00 | 只看该作者

这节课实际上是一节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课。在解比例中,要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含有未知项的比例式改写成方程,再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比例。在把含有未知项的比例式改写成方程时,要注意外项(或内项)乘积等于内项(外项)乘积的运用,不能用错。所以,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课时,一定要让同学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现在回想这节课,闪光点是抓住重点,顺水推舟解决预设生成。
开始出示复习“根据比例的意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3:5=6:( );( )/15=2/5”时,要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有的同学是根据比例的意义来解答的,但有几位同学没有运用比例的意义来回答,而用的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用5×6算出两个内项的积再除以一个外项3等于另一个外项10,虽然她没有明确说用两个内项相乘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相乘的积来解答,但同学说出了其中的意思,这不就是本节新课的重点所在吗,现在被同学提前说出来了,这说明小朋友们已经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一个未知项了,这不正是预设所希望的么?顺水推舟,和时调整教学设计,直接进入今天的新授重点。
总结一下这堂课,闪光点是预设生成的环节和时的抓住,并对那几位制造预设生成的同学和时鼓励、褒扬,使其得到更充沛的情感体验,对于全班同学来说,多了一个自我发挥,交流讨论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要掌握好教材和教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3:31:00 | 只看该作者

《解比例》这节课实际上是一节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课。在解比例中,要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含有未知项的比例式改写成方程,再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比例。在把含有未知项的比例式改写成方程时,要注意外项(或内项)乘积等于内项(外项)乘积的运用,不能用错。所以,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课时,一定要让同学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现在回顾这节课,知识点教授总体来说比较顺利,不过也有几个地方是值得反思和注意的:
反思之一:变换思维,随机应变调整非预设生成。
开始出示的第一个复习就使我始料未和。题目是这样的:口算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8和9:27;1/4:1/8和1/8:1/16。我出这道题目的用意原本是想出两个能组成比例的题目,但是其中的2:8和9:27因为比值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当同学口算出比值,说出不能组成比例时,我一时慌了,真烦恼备课之前没有先算一下,后面内容的顺序要被打散了,怎么办?能否弥补?也许是急了吧!急中生智,我马上反应过来:假如改动其中一个数,再看能不能组成比例?这个问题一出,同学的脑筋立马转动起来,答案也随之即出:“把27改成36,这样9:36的比值也是1/4,这样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了。”回答的多好,我在为同学高兴的同时,也在为自身的小机智暗自庆幸!(不过以后可不要再犯哦)后来在讲到课后练习题时有这样一道题目:下面哪些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1)6、4、18和12;(2)4、5、6和8;(3)4、3、1/3和1/4;(4)3/5、1/5、9和3。此道练习题与我的复习小岔曲虽然形式不同,但细细品味也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锻炼同学判断几个数能否组成比例。
反思之二:抓住重点,顺水推舟解决非预设生成。
复习“根据比例的意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3:5=6:( );( )/15=2/5”时,要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这题的要求是根据比例的意义来解答的,但是有一位同学没有运用比例的意义来回答我,她用的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用5×6算出两个内项的积再除以一个外项3等于另一个外项10,虽然她没有明确说用两个内项相乘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相乘的积来解答,但她说出了其中的意思,这不就是本节新课的重点所在吗,现在被她提前说出来了,这说明该同学已经熟练的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同学已经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一个未知项了,这不正是我所希望他们掌握的么?顺水推舟,应该和时调整教学设计,直接进入今天的新授重点,不过我今天却没有这么做,这说明我对教材和教学设计的掌握程度还不够,没有做到胸有成竹。
总结今天这堂课,虽然依照我的思路上了下来,但是课堂中的闪光点没有和时的抓住。这堂课对于我来说太平淡,对于同学来说,首先对于那几位制造非预设生成的同学来说,没有和时鼓励、褒扬,没有使其得到更充沛的情感体验,对于全班同学来说,缺少了一个自我发挥,交流讨论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掌握好教材和教学设计,不能死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3:31:00 | 只看该作者

解比例一课是在学习好比例的基本性质后学习的,教学解比例之前,先复习根据比例的意义和除法中各局部间的关系可以求比例里的未知项。然后告诉同学,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比例里的未知项。教学前,我认为要求比例里的未知项,同学不但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除法中各局部之间的关系来求,还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来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局部同学也能根据刚学的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所以教学始,我设计了多条题目,让同学根据比例式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即根据不同的依据)来填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同学完成的情况非常理想。都能根据题目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其中包括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的。然后,我让同学把想的过程一步一步写下来,问题出来了,完全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的比例的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对,而其他的同学要么速度慢,要么转化成方程有一点困难。在评讲练习作业时,我让同学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解比例。可能受复习的影响,同学作业中仍然多多少少还有上述情况出现。
课后,我和同事说起这事,他们说只要他们会做就可以了。其实,让同学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上课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可我当时就是考虑到不想禁锢同学的思维,想让同学在复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联系新学的知识,重新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并对比已能使用的方法,找出方便的解题方法。可让我困惑的是,我的“多事”带给同学的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尤其是对于中等以下的同学来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3:31: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上了《比例》单元的第二个内容《解比例》,这节课实际上是一节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课。在解比例中,要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含有未知项的比例式改写成方程,再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比例。在把含有未知项的比例式改写成方程时,要注意外项(或内项)乘积等于内项(外项)乘积的运用,不能用错。所以,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课时,一定要让同学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现在回顾这节课,知识点教授总体来说比较顺利,不过也有几个地方是值得反思和注意的:
反思之一:变换思维,随机应变调整非预设生成。
开始出示的第一个复习就使我始料未和。题目是这样的:口算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8和9:27;1/4:1/8和1/8:1/16。我出这道题目的用意原本是想出两个能组成比例的题目,但是其中的2:8和9:27因为比值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当同学口算出比值,说出不能组成比例时,我一时慌了,真烦恼备课之前没有先算一下,后面内容的顺序要被打散了,怎么办?能否弥补?也许是急了吧!急中生智,我马上反应过来:假如改动其中一个数,再看能不能组成比例?这个问题一出,同学的脑筋立马转动起来,答案也随之即出:“把27改成36,这样9:36的比值也是1/4,这样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了。”回答的多好,我在为同学高兴的同时,也在为自身的小机智暗自庆幸!(不过以后可不要再犯哦)后来在讲到课后练习题时有这样一道题目:下面哪些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1)6、4、18和12;(2)4、5、6和8;(3)4、3、1/3和1/4;(4)3/5、1/5、9和3。此道练习题与我的复习小岔曲虽然形式不同,但细细品味也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锻炼同学判断几个数能否组成比例。
反思之二:抓住重点,顺水推舟解决非预设生成。
复习“根据比例的意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3:5=6:( );( )/15=2/5”时,要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这题的要求是根据比例的意义来解答的,但是有一位同学没有运用比例的意义来回答我,她用的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用5×6算出两个内项的积再除以一个外项3等于另一个外项10,虽然她没有明确说用两个内项相乘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相乘的积来解答,但她说出了其中的意思,这不就是本节新课的重点所在吗,现在被她提前说出来了,这说明该同学已经熟练的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同学已经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一个未知项了,这不正是我所希望他们掌握的么?顺水推舟,应该和时调整教学设计,直接进入今天的新授重点,不过我今天却没有这么做,这说明我对教材和教学设计的掌握程度还不够,没有做到胸有成竹。
总结今天这堂课,虽然依照我的思路上了下来,但是课堂中非预设生成的环节(闪光点)没有和时的抓住。这堂课对于我来说太平淡,对于同学来说,首先对于那几位制造非预设生成的同学来说,没有和时鼓励、褒扬,没有使其得到更充沛的情感体验,对于全班同学来说,缺少了一个自我发挥,交流讨论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掌握好教材和教学设计,不能死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15: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