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5-5-3 22:14:02
|
只看该作者
3.初识唐太宗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
通过屏幕上的材料,你对唐太宗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初步认识?
学生1:善骑射,喜好读书文史,说明他有才能。
学生2:在反隋和唐朝统一的战争中功勋卓著,李渊曾为其加号“天策上将”,任尚书令,说明他在唐朝的建立过程中有着卓著的功绩。
学生3:登上皇帝之位后,他励精图治,成就了彪炳千古的治世佳话“贞观之治”,说明他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有着杰出的政绩。
……
学生4:他通过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逼父退位,夺得政权,说明他父子兄弟亲情很缺失,是一个恶人。
教师过渡:在没有完整接触这位君主时,我们不急于给他下结论。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贞观之治局面,现在我们就通过贞观之治的学习再进一步的了解一下唐太宗。
【设计意图】对唐太宗形成初步的认识,在矛盾的认知中,激发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为进一步客观评价唐太宗奠定基础。通过此过程引出下一步贞观之治的学习。
4.贞观之治
教师:“贞观之治”具体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称作“贞观之治”呢?
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回答。
教师整理总结:“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一系列开明的统治政策和措施,促使唐朝出现的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的治世局面。因唐太宗李世民年号为“贞观”(627-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教师:诚然,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辉煌的一页,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得以出现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教师多媒体出示探究问题:你认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先阅读教材,分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再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逐条整理要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
教师:这些要点,大体包括两个板块的内容,即唐太宗的治国思想(A)和治国政策(B),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要点分类整理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用A和B逐一标记板书的各要点。最终整理如下:
A.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1)人君要以民为本,爱民如子。
(2)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3)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
(4)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B.唐太宗贤明的治国政策
(1)任贤纳谏。
(2)完善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3)轻徭薄赋、疏缓刑罚,文德治国。
(4)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怀柔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政策。
(5)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6)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
【设计意图】此课堂环节以教材为主要学习资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对学习资源进行逐条提炼,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分类总结,这样既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降低了学习难度,顺利达成课堂预设目标。
5. 评价唐太宗的统治。
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的自我评价。
教师:屏幕上显示的是唐太宗的自我评价,结合本课的学习,你能对他做出客观的评价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强调评价历史人物时,切忌仅谈观点,要有理有据,论从史出。
学生小组合作整理总结评价内容,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他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封建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的“贞观之治”的局面,并为唐朝的开元盛世及其国力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而其纳谏、用贤之风更为后世称道。
教师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和方法。
【设计意图】补充材料,引导学生利用已占有的学习资源对唐太宗进行评价,并学习、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和一般方法,为自主评价下一历史人物──武则天做好准备。
6.一代女皇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第10页《武则天》画像,教师简介武则天的经历。
教师:郭沫若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什么如此评价?
学生:讨论分析,展示交流。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武则天的统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所以郭沫若有“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评价。
教师多媒体展示“无字碑”,进行简要说明,并提出问题:在你心中,你认为武则天是怎样的皇帝?
【设计意图】本环节既是对新知的学习,同时也是对本课前一阶段所培养的学习能力、所学习到的学习方法的检测与巩固。
7.课堂总结
教师多媒体展示知识框架,并据此总结本课要点。
六、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唐太宗实施的措施中,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的是
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
②“戒奢从简” ③合并州县 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电视剧《贞观长歌》再现了唐朝贞观年间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
4.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话中的“人”指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资冶通鉴》对她的评价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当时“亦竞为之用”的“英贤”有
A.房玄龄、杜如晦 B.姚崇、宋璟
C.卫青、霍去病 D.宋濂、郑和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 (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
②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③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B
6.①有关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②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
③维护统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