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教学《折线统计图》引发的思考
海南省三亚市南海学校 苏友
2015年4月21日,天津市特级教师朱玉宾在天津市师大滨海附小给我们展示一节五年级《折线统计图》的精彩课堂。在座的老师都大开眼界,可谓“完美无缺”。不管是教师优美的教态,还是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言都让我们回味无穷,并且赞不绝口。现将朱老师的精彩课堂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为了上好这节课,朱老师按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首先揭示课题,明确目标。上课伊始,朱老师直接揭示课题,板书:统计图。然后,引导学生回忆:“我们都学过那些关于统计图的知识?条形统计图的特征是什么?”朱老师这样设计是借此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为后面新知的探究奠定基础。接着,朱教师提问:“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关于‘折线统计图’的哪些知识?或能提出哪些问题?”在学生回答之后,朱教师进行补充归纳:“大家提出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并板书关键词:折线统计图是怎样产生的、特点是什么、怎样画折线统计图、怎样分析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用等等。
其次是问题导学,探究新知。在这个环节中,朱老师设计以下几个步骤:
(一)体悟产生。1.这里朱教师设置了一个挑选投篮选手的事例,先是以条形统计图的形式给出小刚和小强投篮情况,然后向学生提问:“你认为该选哪一位同学去比赛?为什么?” 2.在学生回答小刚成绩稳定,小强成绩不稳定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你能把他们各自成绩的变化情况用手势表示一下吗?”朱老师描述方式由语言描述转变为具体的肢体指画,特别是学生用手势划出的轨迹将折线统计图的雏形加以呈现,使学生初步感知到折线统计图的表象。3.配合学生的手势描画,教师适时地借助课件将条形统计图转化为折线统计图,使投篮成绩的变化情况更加直观,也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二)经历形成。在这里朱教师首先谈话引导:“要想抓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就要和先前的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于是,教师借助课件的直观演示:一天的气温变化,再现了由统计表变为条形统计图,再转化为折线统计图的过程。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而且将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暗含其中,把前后知识加以串联,沟通了联系。
(三)对比特点。朱教师借助课件整体呈现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由学生对比两者的不同点。学生借助在前面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会发现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晰地反映出数量的变化情况。通过这一步骤的教学,不仅呈现了知识之间的前后演变过程,也通过对比促进了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特征及其画法的感知。
(四)尝试画法。画图是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另一深层次的反映,从会画到能画中间还有一段技能差距需要补足。因此,在引导学生明确画法步骤:描点、标数、连线的基础上,由学生根据统计表独立绘制“跳绳前后心跳情况”的折线统计图,再进行集体订正、评价,进一步将画图技能落到实处,同时,也使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五)强化分析。在完成折线统计图画法的基础上,借助生成的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读图能力的培养,就是引导学生会看、会想、能推测。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中你能发信那些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图中直观显现的,如跳绳停止时心跳次数最多。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将图中信息进行再加工:“跳绳前后心跳次数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哪一时段变化最大?你是怎么看的?”尤其最后一问,引导学生深入到图中,不仅学会观察数据,更学会了从线段的坡度与长度方面来观察、体悟其背后的数据变化,加深了对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反映数量变化这一特征本质的理解。最后,引导学生推想跳绳结束5分钟后、6分钟后,甚至10分钟后,心跳情况会怎样?为什么?你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对喜欢运动的同学有什么建议?从而将数据分析的功能指向引向纵深,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