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496|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审定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测试卷及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1 01:33: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长方体和正方体》同步试题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新世纪小学 侯周俊


一、填空

1.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米、米、米。如果高增加2米,新的长方体体积比原来增加(    )立方米,表面积增加(      )平方米。

考查目的: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答案:

解析:因为长方体的底面大小不变(长、宽不变),高增加2米,新的长方体体积比原来增加的体积,即为同样底面积且高为2米的长方体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可求得新长方体体积比原来增加的体积。表面积增加的部分是高为2米的新长方体4个侧面的面积,即

2.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至少需要(    )个可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需要(    )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可拼成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大正方体,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依次排成一排,可以排成(    )米。

考查目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体积单位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答案:8,1000,10。

解析: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都是1厘米,则其体积是1立方厘米,可以用它组成棱长是2厘米的正方体,这样就需要2×2×2=8(个)小正方体。棱长1分米的大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需要1 000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将这些小正方体依次排成一排,长度就是1 000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边长之和。

3.一块长方形铁皮如图所示,剪掉四个角上所有阴影部分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都相同)后,沿虚线折起来,做成没有盖子的长方体铁盒,该铁盒的长是(    )cm,宽是(    )cm,高是(    )cm,表面积是(      )cm2,容积是(      )cm3。(铁皮厚度不计)

考查目的: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答案:30,10,5,700,1 500。

解析:结合题意观察图形可知,这个铁盒的长、宽、高分别是(40-5×2)厘米、(20-5×2)厘米、5厘米,再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和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分别计算即可。在计算表面积时应注意是5个面的面积。

4.用12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3厘米、宽与高都是2厘米的大长方体,再将它去掉一个小正方体(如图所示),现在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去掉的是角上的一个小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考查目的: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答案:34,32。

解析:由图形可知,在棱的中间去掉一个小正方体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2个小正方体面的面积,即在原长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加2个小正方体面的面积。如果去掉的是角上的一个小正方体,与原长方体相比表面积不会发生改变。

5.一根长方体的木料,正好可以锯成两个同样的正方体,这时表面积增加了50平方厘米,这根长方体木料原来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考查目的: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解决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

答案:250,250。

解析:将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增加了长方体的两个底面,即可求出每个底面的面积是50÷2=25(平方厘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出该长方体的宽和高都是5 cm,长是10 cm,由此即可计算原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1 顶2 踩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0-3-20 14:20:18 | 只看该作者
挺好,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9-3-29 15:35:5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好好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8-2-28 09:13:40 | 只看该作者
实在太方便了,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8-2-6 07:54:1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7-3-23 20:17:36 | 只看该作者
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6-12-19 10:59:22 | 只看该作者
同步测试的卷纸都很棒,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11: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