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4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案和板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案 1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奇葩、平安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如、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观赏领略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志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
    闽西南粤东北、奇葩、骚扰、夯筑、竹篾、布局均匀、风雨侵蚀、平安无恙、
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清风徐来、蜂拥而来、家道兴旺、承前祖
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多起竹楼,、傍水而居、树满寨、花满园。
三、了解民居特点
  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客家民居:
  位置  
作用  
资料  
结构  
文化特征  
  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一起完成表格填空:
    客家民居:
  位置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作用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资料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
结构 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定;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客家民居》局部,考虑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
    (画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
    (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
    (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如-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
  4、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
    (教师出示八卦图,请同学参考比较。)
五、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保守文化?
  (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
六、自读《傣家竹楼》局部
  1、自身设计一张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
  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介绍傣家竹楼:
    (傣家竹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优美的风景,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假如由你来当导游,该如何向游客介绍?请各小组推选选手,一起设计导游词,参与评比。)
  3、评议。
七、拓展阅读
  这篇文章在介绍永定土楼的特点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近五六年来,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慕名前往闽西永定县,观赏考察被称誉为“中国古建筑奇葩”的闽西土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汉斯·安德烈先生观赏了土楼后赞美道:“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永定土楼,特别是圆形住宅(土楼),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精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扬名于世。优美而壮观的永定圆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有如从地下冒出来的自然生长的巨大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环形的屋顶飘浮在烟雾中。 
  仅以永定县苦竹乡井头村的深远楼为例,楼里三圈,直径80米,周长250米。外圈四层,房子260间;中圈二层,房子60间;里圈一层,房子8间。共有房子328间,里头住毒害80户500人。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偌大一座城堡式的高大建筑,不用一根钢筋,一包水泥,一块砖石,全以一担担黄土堆积而成,自明清迄今,始终完好如新。
  永定圆楼由于土墙环拱,又能保暖隔热,冬暖夏凉,,易于防卫,便于管理。
  闽西土楼为什么能历久不毁,成为我国古建筑艺术的一个奇葩呢?控其奥妙,原来它以黄土为主要原料,佐以沙、石灰,拌掺少量红糖、糯米和木屑、竹条等,经过反复揉打、研舂、碾压,然后夯打土墙,并以木料为梁呆,瓦片为顶盖,因而异常坚实牢固。
【板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世界民居奇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10:00 | 只看该作者

《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案 3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奇葩、平安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如、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观赏领略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句。
  2、先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身解决不懂的词句,再同桌交流。
  3、再读课文,把读不通顺、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4、默读课文,考虑: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
  5、初步交流阅读感受,并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绿色之家。
三、了解民居特点
  再读课文,画画批批,体会民居特点。给同学充分的自读自悟时间,认真与文本对话,梳理民居特色,体会文化内涵。也可根据选学内容,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比方,分客家围屋组、傣家竹楼组,先分组读、议,再相互交流、补充。
  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一起完成表格填空:
    客家民居:
  位置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作用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资料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
结构 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定;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
  研读课文,领悟说明方法。再次引导同学细读课文,抓住民居特点,边读边想:课文是怎样把这些民居特点介绍清楚的?让同学把运用的说明方法找出来,读读议议,体会表达的效果。
  1、自由读《客家民居》局部,考虑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
    (画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
    (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
    (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如-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
  4、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
    (教师出示八卦图,请同学参考比较。)
五、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保守文化?
  (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
六、自读《傣家竹楼》局部
  1、自身设计一张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
  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介绍傣家竹楼:
    (傣家竹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优美的风景,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假如由你来当导游,该如何向游客介绍?请各小组推选选手,一起设计导游词,参与评比。)
  3、评议。
七、课外拓展,迁移练写
  1、出示课后“资料袋”一组邮票,介绍来历:我国从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二日开始至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五日,总共发行四套民居邮票,即普二十三、普二十五、普二十六、普二十七,共发行二十一枚,从一分的内蒙古民居邮票开始至二百分的江西民居邮票,四套邮票全部为影写版,由北京邮票厂印制,这一幢幢风格各异的普通民居,是我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谋生存、图发展的历史记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民居建筑艺术上不朽的智慧结晶,也是屹立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俗风情的人文景观。票面上的民族建筑,造型生动,图案漂亮,这方寸之间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幅绮丽多彩的华夏民居风貌。有人夜憩竹楼,有人水上为家,有人把家驮在马背上,有人享受着窑洞中最古朴的大自然的恩赐……
  2、安排作业:
    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枚民居邮票,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传价值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写一篇说明短文。
【板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世界民居奇葩
 
【相关链接】
  关于客家人:
  客家人是指原籍为黄河流域地区的汉人,在东晋战乱时南迁,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在后来的几次迁徙行动中,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客家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讲客家话,客家语系是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目前,全世界有客家人约4500万人。其中国内4000万人,国外有500万人左右。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国际知名作家韩素音均是客家人。国内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共有17个省、185个市县。广东的客家人有2000多万,占全省总人数近30%。
  客家民居的五种优越性:
  一是充沛的经济性。建筑资料主要是黄土和杉木,十分经济。二是良好的坚固性。墙基大多用石块垒筑,墙身内埋有竹片木条等水平拉结性筋骨,墙顶则为挑出型屋檐,能确保房屋免受水袭。三是奇妙的物理性。热天可以防止酷暑进入,冷天可以隔绝冽风侵袭,在楼内形成一个夏凉冬暖的小气候。另外厚土墙还具有含蓄作用,它坚持着适宜人体的湿度,环境太干时,能够自然释放水分;而环境太湿时,又能够吸收水分。这种调节作用十分有益于人体健康。四是突出的防御性。墙体坚固异常且底层不开窗,硬木厚门上还包贴铁皮,门后用横杠抵固,门上置防火水柜,楼内水井、粮仓、畜圈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这是他们抗御兵匪、野兽和土著袭击所必需的。五是独特的艺术性。这主要体现在整体造型上,从布局看,圆形围屋就是一个太极图。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著名中外,世人皆知。
  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
  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只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保守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保守文化,表示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辞祥语,和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溢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保守文化的殿堂。
  陕北窑洞:
  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少有树木遮挡。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一进三开,从外面看4孔要各开门户,走到里面可以发现它们有隧道式小门互通,顶部呈半圆形,这样窑洞就会空间增大。窑壁用石灰涂抹,显得白晃晃的,干爽亮堂。窑洞内一侧有锅和灶台,一头连着炕,由于灶火的烟道通过炕底,冬天炕上很暖和。炕周围的三面墙上一般贴着一些绘有图案的纸或拼贴的画,陕北人将其称为炕围子。炕围子是一种实用性的装饰,它们可以防止炕上的被褥与粗糙的墙壁直接接触摩擦,还可以坚持清洁。陕北窑洞的窗户比较讲究,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局部,都有剪纸装饰。窗外贴有窗花,从外看颜色鲜艳,内观则明快舒坦,从而发生一种独特的光、色、调相融合的形式美。窗格疏朗,阳光可以自由地透进来。
  西藏民居:
  西藏民居与西藏的其他文化形态一样,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藏族民居丰富多彩,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结构建筑各有特色,就连窑洞也能在阿里高原上寻见。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内壁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贮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摆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10:00 | 只看该作者

《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案 2
 
【课前准备】
  1、关于土楼和竹楼的图片。
  2、一组中国民居邮票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识民居
  1、出示民居邮票一组,说说你认识其中的哪些民居。
  2、介绍民居:
    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谓,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身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发明出来的。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保守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资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发明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个。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句。
  2、先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身解决不懂的词句,再同桌交流。
  3、再读课文,把读不通顺、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4、默读课文,考虑: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
  5、初步交流阅读感受,并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绿色之家。
三、自主研读,小组合作梳理
  1、将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大组,分别研读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研读要求如下:
   ⑴ 研究内容:
     从建筑成因、建筑资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考虑,客家民居为什么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
     从建筑成因、建筑资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考虑,傣家竹楼与众不同之处在哪?
   ⑵ 研读方法:
     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读后整理,可以采用列表格、在文中划主要词句、标感受、列提纲等方法。
  2、四人一小组交流整理结果,推选代表准备介绍客家、傣家民居。
四、集体交流,感受民居特色
  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
   ⑴ 由甲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
   ⑵ 乙组成员针对甲组介绍情况质疑,甲组成员答疑。
  2、交流“傣家竹楼”特点:
   ⑴ 由乙组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
   ⑵ 甲组成员针对乙组介绍情况质疑,乙组成员答疑。
  3、总结: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终年居住在“竹”楼里,幢幢造型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地理特征的傣家竹楼,飘浮在袅袅炊烟和潺潺流水的画卷里,掩映在茂林修竹和香蕉柚子织成的绿色帷幕中。斑斓多姿的傣族寨子,随着天地间的长风流水,与自然和为一体。而圆形土楼真无愧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象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憨厚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体会说明方法
  1、默读课文,考虑: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主要的说明方法列举如下:
   ⑴ 列数字:“……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具体可感)
   ⑵ 打比如:“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形象直观)
   ⑶ 引用资料:“依照保守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空虚具体)
   ⑷ 举例子:“比方,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示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真实可信)
  3、把自身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
六、课外拓展,迁移练写
  1、出示课后“资料袋”一组邮票,介绍来历:
    我国从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二日开始至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五日,总共发行四套民居邮票,即普二十三、普二十五、普二十六、普二十七,共发行二十一枚,从一分的内蒙古民居邮票开始至二百分的江西民居邮票,四套邮票全部为影写版,由北京邮票厂印制,这一幢幢风格各异的普通民居,是我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谋生存、图发展的历史记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民居建筑艺术上不朽的智慧结晶,也是屹立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俗风情的人文景观。票面上的民族建筑,造型生动,图案漂亮,这方寸之间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幅绮丽多彩的华夏民居风貌。有人夜憩竹楼,有人水上为家,有人把家驮在马背上,有人享受着窑洞中最古朴的大自然的恩赐……你想了解更多地了解这些邮票上的民居故事吗?
  2、发放关于这组邮票的简单介绍,拓展阅读:
    内蒙民居──蒙古包毡包是我国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一般为园形,古代称“穹庐”“毡帐”。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外侧包羊毛毡,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园形天窗,是一种可移动式园形住宅。在柳条两侧涂料灰草泥代替毡子,即成为半永久式的固定蒙古包。在两个园形住宅之间,联以土墙,成为并列的3间房屋而演变成土房。
    西藏民居──藏南碉房。西藏南部各地的乡村和城镇,石村丰富,民居一般用石砌墙、高2~3米,称为碉房。碉房以木材做梁、柱和椽子。平屋顶,有的设外廊。木梁、柱子上有鲜艳的色彩,窗上装玻璃,可能有效地利用当地充分的阳光。在广大牧区草原,牧民居住方形的帐房。帐顶是用牛毛织成的毡毯,四周用草泥块围成矮墙。碉房顺应高原自然条件、农牧业生产、信仰喇嘛教、生活习惯及自卫防御的需要。
    东北民居──吉林──蒙古族马架房。马架房是吉林省蒙古族农民住宅中主要的房屋,在山墙开山,形如吉林东部山区汉族农民的马架,故称马架房(见邮票下方, 以及左图)。其房平面近方形上部可用椭圆顶,极似蒙古包,坚持了蒙古族的民族习惯。马架房全部用泥壁,不做基础,四面皆土坯墙围绕,当阴雨连绵之际,墙壁会因潮湿而脱落,房屋寿命难以坚持持久。
    北京民居──四合院。四合院式的住房是我国最为普遍、历史是为久远的住宅形式。大多坐北朝南,面南为正房,北面为偏房,两侧为厢房,阳光充分,四间房由一个院子紧紧地联接在一起,俗称“四合院”。其布局常为“一正两厢”,正房(上房)位置在全宅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开间、进深、高度和装饰等都央全宅之首。院子两侧的厢房、陪衬着正房。院子是交通、采光、通风的枢纽,并配以绿化,成为休息与家庭活动的中心。
    上海民居──上海“石库门”房子。上海旧的住宅除一部份花园楼外,以里弄“石库门”房子最具代表性。因为上海繁华,人口稠密,住宅大都成排组成,相互毗连。户内建筑布局紧凑,高2~3层,青瓦坡屋顶,并有小型晒台,在建筑正面和墙头、大门等外常作简单的装饰。楼上楼下,小巧玲珑,青瓦覆盖,阁楼晒台,绿树掩映,十分幽雅。
    陕北民居──窑洞。窑洞是典型西北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少雨地带的民居。窑洞一般宽3米、深5~20米,在3~5米深的黄土覆盖下,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温温度比较稳定,可谓冬暖夏凉。窑洞有单独的沿崖式窑洞(土窑)、土坯或砖石的拱式复土窑洞以及天井地院落式窑洞三种。窑洞门面装有较大面积的门窗,其采光好、受外界噪音和其他污染的影响少。
    台湾民居──台湾民居的基本形态是三合院、四合院。屋顶前后坡落水。农家多用三合院,前面广场可晒农作物。较富裕的人家或官司家住宅则多用四合院,有门厅与正厅的缓冲,秘密性较高。
    浙江民居──浙江民居──黄岩天长街住宅。该住宅面街背河、和有店面,临街设店面,内部兼作起居室,后部临水的房作厨房。全宅的中间局部分三层,第二层空间仅有2.2米高。以顶阁楼三面凸出,窗台做得较低,三面都开窗,阁楼窗子开得合宜,住在顶层并不觉得压抑。整个住宅造型有虚有实,有遍有低,轮廓线不单调。
  3、安排作业:
    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枚民居邮票,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传价值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写一篇说明短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20: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