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好的老师》课后反思1
【教学片断】
师:“我”最好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同学朗读,找到句子。)
生: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经常有出其不意的举动。
师:关于“猫猬兽”这堂课,怀特森先生的哪些做法体现了他是一个教学方法独特,很有个性的人。
生1:他一面侃侃而谈,一面让我们传看一个颅骨。我们全都认真做了笔记,然后是随堂检验。
(相机理解“侃侃而谈”)
生2: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目瞪口呆,……而且,惊讶的并不是我一个人,我们班上的所有同学都得了零分。
(相机理解“目瞪口呆”)
生3:“关于猫猬兽的一切,……还应该得分不成。”
生4:怀特森先生似乎根本不理会我们的心情。
生5:他告诉我们,……当时我们中间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出疑问。
……
师:在以后的科学课中,怀特森先生的哪些做法又体现了他是一个教学方法独特,很有个性的人。
同学交流。
生: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我们经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考虑和论证。
师:怀特森先生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对同学有什么好处?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
同学交流。
生1: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考虑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生2:同时,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生3:然而,……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生4: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也不要迷信权威。
……
【课后反思】
《课标》指出:“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同学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无论考虑讨论什么问题,都要立足于自渎,引起考虑。在《我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以读为本,先让同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考虑:“‘我’最好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然后抓住“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经常有出其不意的举动。”这句话引导同学自主品读,咀嚼课文的重点词句,力图带领小朋友们层层剥笋似地深入体会从一堂课到每堂课,从课堂到课外,怀特森先生用独特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同学的独立考虑,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影响了小朋友所有的学习方式和人生导向,从而体会怀特森先生确实是最好的老师。
文路和教路是为学路服务的,回顾本堂课的教学,考虑到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针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力求削枝去叶,理清课文的主线,凸显主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整体感知课文之后,我开始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怀特森先生是一个教学方法独特,很有个性的人。”交流时原本认为同学可以抓住重点语句品读,没想到,同学几乎把整篇课文都说到了,交流到最后,就显得有点繁琐,从而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反思自身的教学,主要问题在于没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假如问题这样提:“关于‘猫猬兽’这堂课,怀特森先生的哪些做法体现了他是一个教学方法独特,很有个性的人。”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同学会很快找到重点语句品读,以上教学片断中教师所提问题就是经过修改之后的,这样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会水到渠成。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同学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样,整堂课的教学才干够凸显主体,线条简明。
总之,语文课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才干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利,这是教学这一课给我最大的启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