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1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麦哨》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阅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麦哨》教学案例及反思1
 《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作者满怀喜悦之情描写了盛夏季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小朋友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展现了乡村小朋友天真、质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课文以盛夏的乡村特有的“麦哨”为题,富有诗意。以麦哨的声音为线索,开头设疑。接着点出湖畔割草的小朋友,重点描写了小朋友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他们生活在这种天然娱乐场所中游戏的情形。最后再次以欢快柔美的哨声作结。全文首尾呼应,行文流畅,意韵悠长,暗示着小朋友们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柔美,悠远、绵长。语言生动优美,比喻、拟人手法运用得形象传神,既有画的意境美,又有音乐的韵律美。细细读来,俺觉得《麦哨》这篇课文无论是文章的题目、布局构思,还是修辞手法的运用,都不失为同学揣测文章表达顺序,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的蓝本。《语文课程规范》也强调:在阅读中揣测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于是俺在实施教学时充沛挖掘课文可利用资源,用足用好教材,收到较好教学效果。
一、抓住课文题目,渗透写作知识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麦哨”吗?
  (不少同学纳闷,摇头。)
  师:(出示实物,试吹)它是一种用麦杆做成的哨子,能发出悦耳的声音。
  生众:(恍然大悟)哦,原来就是这个呀,俺也吹过。
  生:俺们叫它“叫子”。
  师:(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盛夏的农村,大片大片的麦子幼稚了,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快乐。他们用麦杆做成哨子,“呜卟,呜卟”地吹着……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为什么要用这“麦哨”作为课文的题目呢?
  生:俺觉得以“麦哨”为题,点明这篇文章是写农村生活的。
  生:俺认为“麦哨”也是俺们农村夏天特有的,所以作者就以“麦哨”作为题目。
  生:麦哨虽小,但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童年的欢乐,所以作者就以“麦哨”作为题目。这叫“以小见大”。
  生:俺一看见“麦哨”这个题目,就感觉很美,就喜欢上了这篇课文。
  师:是呀,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题目取得好,能给整篇文章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让俺们再美美地读一读课题。
【反思】
  现在的小朋友对麦哨缺少感性的认识,因此出示实物显得很有必要。其次,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妙,以盛夏乡村特有的“麦哨”为题,富有诗意,是对同学进行这方面知识渗透的好教材。以教材为例子、深入浅出地教学,具体形象,符合四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因此,同学学得有滋有味。
二、理清课文脉络,揣测表达方式
  师:同学们,课文几次写到麦哨的声音?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读课文)两次。第一次在课文的开头,第二次在课文的最后两段。
  生:俺从“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的麦哨?”这句话猜测上一句“呜卟,呜卟”就是吹麦哨发出的声音了。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真会读书。再读课文,体会这两处描写麦哨的好处。
  生:课文以“呜卟,呜卟”的声音开头,一下子把俺吸引住了,俺想这是什么声音啊?俺觉得这样的开头有新意。
  生:课文以“呜卟,呜卟”开头,然后又提出“田野里是什么声响和着小朋友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给俺们设下悬念,吸引俺们读下去。
  生:课文最后又写到麦哨的声音,这样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师:大家体会得真好!同学们,写一篇文章就好比要造一幢房子。在造房子之前首先要考虑俺要造怎样的房子,怎样来建造。写文章时也一样,也要先打个框架,比方怎么开头,怎么结尾。
【反思】
  虽然俺们主张同学放胆写文,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是, 俺们不能否认为数不少的同学在习作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由放到收”也是一条有效的作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四年级同学已有了一年的习作经历,同学也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进行如何表达方面的考虑,他们急需教师指点迷津。在这个时机适当地对同学进行表达顺序、表达方法上的指点,很有必要。从上面的教学片段来看,同学已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体悟得相当深切、到位。教师形象的譬喻则促进同学的迁移、内化、吸收。
三、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师:同学们,造好了房子,要想住得舒适,还需要做什么?
  生:买来装饰资料,把房子装修得漂亮些。
  师:是呀。写文章也一样,有了大致的框架,还需要用恰当的、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这样的文章大家才喜欢读。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你喜欢课文的哪些句子,大家一起来交流交流。
  生:俺最喜欢“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这句话了,读起来特别顺口。
  师:真有眼光!让俺们也一起来享受享受。
  生:(齐)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
  生:俺喜欢这一句:“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它把小朋友的脸蛋比作沾满露珠的月季花,多么形象的比喻。
  生:俺来补充,这样写写出了小朋友充溢活力,充溢生机。
  师:好!接着交流。
  生:俺最喜欢“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这是一组排比句。
  师:还有谁喜欢这个句子?(很多同学表示喜欢)请大家再读读这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生:俺发现这几个句子写的都是什么花谢了,结出了什么。
  生:俺发现这些花都是夏天这个季节的。
  生:俺还发现这句话用了不少颜色的词,金黄、黑白相间、雪白。
  师:看来作者观察──
  生:非常细致。
  生:这儿还有一处比喻,把蚕豆的豆荚比作小指头,很形象。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这是个排比句。作者抓住了田间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作物:油菜,蚕豆,萝卜。它们不同颜色的花相继凋谢,各种形状的嫩果刚缀,为俺们生动地再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田间风光,也营造了丰收在即的喜悦气氛。让俺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俺喜欢第四段的“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俺读着这句话,好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
  师:真好!俺也有这种感觉。
  生:俺觉得“齐刷刷”这个词用得很好。
  生:俺觉得这儿的比如打得特别好,连麦穗儿都要唱歌了。
  师:让俺们带着喜悦的心情读读这一句。
  生:(齐读)
  生:俺特别喜欢“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这一句,作者拿草地和体育馆的垫子进行对比,可见这儿的草地有多柔软了。
  师:说得真好!请大家再仔仔细细地读这句话,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激动地)俺发现了这句话还运用了比喻手法。
  生众:(恍然大悟)把草地比作了天然运动场。
  师:文章太美了,让俺们百读不厌。接下来,老师就把这么多美的句子作为礼物送给你们,你喜欢哪些就收哪些,把它们贮存到自身的记忆仓库里。
  生:(诵读、记忆。)
【反思】
  小朋友们在教师引领下咀嚼、品味和交流,被美文深深地陶醉了。课堂上时而默读静思,时而交流碰撞,时而书声朗朗。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同学不只学会了欣赏,丰富了积累,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如何更好地表达。
四、体验乡村生活,挥笔倾诉心语
  师:同学们,学了《麦哨》这篇课文,俺们完全被这篇美文陶醉了。老师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想求助于大家,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文章?
  生:俺猜测作者小时候就生活在农村。
  生:他对农村生活很熟悉,也很留恋。
  师:说得多好!其实,俺们只要细细品味俺们的生活,俺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丰富多彩,这样令人回味。接下来,请大家好好回忆,从小到大,你经历了多少有趣的事情。把你最感兴趣,引以为荣的趣事介绍给大家。
  生:(回忆)找萤火虫、捕蝉、游泳、翻石蟹、挖番薯……
  师:想把这些事情介绍给没有这样经历的人吗?好好把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分享你的快乐。当然,大家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挑选自身最想写的来写。
  (多媒体出示:练笔超市:
         可以写写农村景:田野、山林、小弄堂、百草园……
         可以写写农家事:春种、夏忙、秋收……
         可以写写农家人:地道的农民,俺们这些农家小朋友……)
  生:(用笔倾诉。)
【反思】
  俺们的同学置身于丰富多彩的农村,有着亲密接触自然的机会;有过亲身体验劳动的感受;更有畅玩农家游戏的经历……今天借《麦哨》的契机,把平时积累的素材纷纷地亮了出来。
  田本娜指出:阅读教学和阅读是不同的。阅读就是要读懂文章内容,而“阅读教学”,不只要读懂文章内容,而且还要了解文章内容是怎样表达的,也就是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因为阅读教学还要教同学去读——怎样去读,去写——怎样会写……尤其是高年级的阅读教学。
  这就要求俺们老师应摒弃“以教材为本”和“教教材”的旧观念,确立“以人为本”和“用教材教”的新理念,要善于读懂教材、处置教材、利用教材,发明性地开展教学。本课教学俺采用“了解文章内容,领悟表达方法”的双线齐进的教学方法,如品一杯茗茶,边品读,边揣测,平中见滋味,淡里有幽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18:00 | 只看该作者

《麦哨》课后反思2
朗读能力是同学必备的语文基本功之一。而朗读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日积月累,不时训练。怎样才干有效地提升同学的朗读水平呢?请看《麦哨》的一个片段, 老师引导同学找到描写农村美丽景色的句子之后,同学开始自由朗读课文,但并非很投入。根据实际情况,教师调整了导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把文字都读活了,演变成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俺们来比一比,谁把文字读成的画面最美!
同学争先恐后地再次投入了对课文的朗读之中,个个摇头晃脑,声情并茂。 “把文字读成美丽的画面”,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语,却激起了同学高涨的读书欲望。在琅琅书声中,无声的文字转变成有声的语言,这有声的语言,又在小朋友们的头脑中,渐渐地演变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从他们那无限神往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读书的投入程度。“把文字读成美丽的画面”,使同学在语言文字与思维火花的撞击中,发生共鸣效应,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同学的朗读兴趣,提高同学的朗读水平。
“把文字读成美丽的画面”,提醒着教师以读代讲,以读代练,以读促思,化笼统的语言文字为具体形象的画面。这样,可有效地提高同学的朗读水平,引领同学读出文章的“味”来——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18:00 | 只看该作者

《麦哨》课后反思3
清新的早晨,俺翻开语文书第24课——《麦哨》,突然陷入了感慨之中:时间过得课真是快呀,去年听阮老师上《麦哨》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呢!现在又逢《麦哨》,为了证明自身的确是在生长,所以得想想怎样给小朋友们上好这篇课文。
怀想本课的教学过程,觉得在阅读这一块的教学比较有趣,所以写下与大家共勉。
一.揭题,释题,读题
师(板书哨):谁能组词?
生:口哨。
师:你能吹声口哨大家听听吗?(生吹,班里气氛活跃)
生:麦哨。
师:这个词俺们比较陌生,你能解释是什么意思吗?
生:是用麦秆做成的哨子。
师:说得真好,看来你读懂了课题,(板书课题)来,齐读课题。
刚才,俺们听了汪含丹同学的口哨声,那么麦哨声又是怎样的呢?俺们一起看书本,谁能找到来读读?
请两名同学读第1和7自然段,“呜卟,呜卟,呜……”
师:能把麦哨生吹得再欢快些,再柔美些吗?
两名同学再次吹响麦哨。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们的麦哨声?
生1:他们的麦哨声一声呼,一声应,很好听!
生2:他们吹得很欢快,让人一听就感觉很高兴。
师:你们想不想试试呢?
(全班合作“演奏”麦哨呼应曲)
师:除了麦哨是一呼一应的,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相呼应的吗?
生:第二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
师:你能找你的好朋友来和你配合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吗?
生生配合朗读。
师:读得真美,老师想把美的地方都串在一块,请全班同学一起来演绎吧!
(分组呼应麦哨声,男女配合读第二和第七自然段)
自评:在读中让小朋友们了解欢快、柔美的麦哨声,喜欢这种一呼一应的写作手法,从而更好地激发小朋友学习的兴趣。
二.画面教学——采吃茅针图
师:刚才俺们一起归纳了作者通过文字展现给俺们的四幅美丽的乡村画面,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图,说说原因。
……
生:俺最喜欢采吃茅针图,因为作者把茅针写得很好吃,俺也想尝尝。
师:真是只小馋猫呀,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尝尝呢?
“想”声四起。
师:好,现在老师就满足你们,请伸出双手,假设你手上就有一根茅茅针,来,俺们先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师生一起边说边做动作)有没有感觉到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从舌尖直沁肺腑呀?
有生说“尝到”了,也有说没有“尝到”的。
师:多读几次,一定可以尝到茅茅针的美味!自身先试试。
生自身边做动作,边读课文。
师:好,现在俺们大家一起来品尝一下美味的茅茅针吧!
生兴奋地配上动作,齐读
自评:同学很乐意尝试这种“边做边读”的新鲜的阅读方法,让小朋友们在乐中学,在学中乐,自身倒也乐在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07: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