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0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全神贯注》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阅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神贯注》教案 1
  师:罗丹与茨威格是什么关系?能否找一个词回答?
  生:他们是“挚友”。
  师:谁来说说“挚友”是什么意思?
  生:“挚友”是最亲密的朋友。
  师:请挚友到家里做客应当热情招待,罗丹对他的挚友热情吗?
  生:罗丹不理睬他的朋友。
  师:罗丹算不算失礼?
  生:不算失礼,因为他全身心雕塑作品才会这样的。
  师:是雕塑作品吗?
  生:是修改作品。他与茨威格吃完饭后忽然发现作品还有毛病,便修改了起来。
  师:从这段话看,你觉得罗丹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家?请结合具体词语谈一谈。
  生:“端详”、“皱着眉头”这两个地方体现出罗丹修改时的认真。
  生:罗丹自言自语说出的“还有毛病”及两个省略号说明他在不时发现毛病。
  师:罗丹的这件作品是真的不好吗?
  生:不,课文说这尊塑像“仪态端庄”,茨威格也赞扬这尊塑像是“杰作”。
  师:罗丹为什么还要不时修改?请用一个成语说说理由。
  生:精益求精。
  师:俺们来读读罗丹对茨威格说的话。
  (同学朗读)
  师: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的?请大家默读第二段,看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生:罗丹修改时为什么“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
  生:罗丹嘴里叽哩咕噜在说什么?
  生:哪些地方能看出罗丹在全神贯注地工作?
  师:问得好!“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工作的”是个主要问题,请四人小组轮读课文,把你认为能表示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句子读出来,再说说找这些句子的原因。
  (小组展开读、议活动)
  生:俺觉得“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一句能表示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
  师:罗丹修改塑像为什么要“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呢?
  (同学缄默)
  师:联系你们画素描、写生时的情景说说。
  生:俺想他可能在找准角度,以便把塑像从各个角度修改好。
  生:上前、后退才干从整体上掌握塑像。
  生:俺觉得罗丹“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反映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说明他工作全神贯注。
  师:你们猜猜罗丹在跟谁说悄悄话?
  生:他大概在跟那个塑像说悄悄话。
  师:看来罗丹已经把塑像当成一个人了。
  生:俺觉得罗丹是在跟自身说话。
  师:他在说些什么?
  生:他或许会说:“罗丹呀,罗丹,你怎么这么没用?这样还算什么雕塑家呀!”课文这么一写,更反映了罗丹对工作的认真。
  师:想象得好。课文中还有一句话更能反映罗丹对作品的高要求,是哪句话?
  生:“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说明罗丹可能对自身更加不满意了。
  生:“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一句写出了罗丹修改女像时全神贯注的神态。
  (课件呈示: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师:你们见过人喝醉时的样子吗?想象一下罗丹当时是怎样的。
  生:罗丹的脸当时一定胀得通红,嘴里叽哩咕噜不知在说些什么。
  生:他还会摇摇晃晃的。
  师:为什么说“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生:罗丹这时一心只在雕塑上,周围的事物他都忘记了,甚至忘记了他自身。
  师:他忘掉了整个世界,是否他心中什么都没有了?
  生:有,当时他心中只有的是他的作品,一门心思想将作品修改得更完美。
  师:罗丹修改完雕像,这下该来招待他的挚友了吧?大家来读读第三段。
  (同学读)
  师:联系罗丹的表示,你有什么疑问?
  生:罗丹为什么把老朋友锁了起来?
  生:“莫名其妙”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不知道其中的微妙”的意思。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说出“其中的微妙”吗?
  生:因为罗丹全神贯注地雕塑,连整个世界都忘记了,所以茨威格一直站在他身旁,他也没发觉。
  师:罗丹并非没有礼貌的人,他醒悟过来是怎么道歉的?“哎哟”该怎么读?
  生:“哎哟”这个词要读得短促一些,这样才干体现他是突然醒悟的。
  师:罗丹如此全神贯注,请说说罗丹是个怎样的艺术家?
  生:罗丹是个热爱雕塑艺术的艺术家。
  生:罗丹是个对艺术执着追求的艺术家。
  生:罗丹是个忘俺工作的雕塑家。
  师: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所以取得了非凡的成绩,雕塑了不少传世之作。俺们来看看罗丹的作品。(CAI课件显示《思想者》《巴尔扎克像》等作品,同学听着节奏鲜明的法国音乐,欣赏罗丹的作品。)
  师:茨威格对这件事怎么看?自由朗读第四段,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
  生:为什么茨威格说那天下午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他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他懂得了什么?
  师:你们觉得茨威格学到的是知识吗?
  生:不是,是工作的态度。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态度?
  生: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
  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生:从不满足的工作态度。
  师:课文是围绕什么把各段内容联系起来的?
  生:围绕“全神贯注”联系各段内容。
  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生:这样写使段与段之间联系更密切了。
  师:茨威格在罗丹的影响下,全神贯注地工作,成为著名的传记文学家和小说家。俺们应当怎么样做?
  生:要想学习好,就得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18:00 | 只看该作者

《全神贯注》课后反思3
 上课伊始,师生互赠名言,看起来、与所学课文毫无关系。
  其实这正是老师的高明之处;他从同学熟知的名人名言入手,有目的地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开启同学的心扉,诱发同学的求知欲望和求知兴趣,以问题为诱饵,让同学带着问题学习。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状态。这正体现了老师重情趣的教学理念。
  一个精彩的结尾与一个吸引人的开头有机结合,似锦上添花,使课堂教学始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老师以名言揭题,又以名言结课.在名言的使用上走了个来回。但结课时让同学说的名言,是同学学完课文后的感想,是知识内化的结果。通过自身说名言,由此及彼,由课内到课外,这也体现了老师重迁移的教学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9:18:00 | 只看该作者

《全神贯注》课后反思2
  在《全神贯注》这节课上,可以看出同学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教师课前出示名言,引导同学朗读、质疑、谈对课题的理解,充沛地调动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课中进行了“朗读竞赛”,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同学,同学愿意按自身的理解去读,愿意把自身的想法告诉他人;在“拓展运用,延伸课外”这一环节中,利用多媒体播放罗丹的雕塑作品,引来同学啧啧的称誉,再次激起同学对罗丹的敬佩之情;最后,教师赠送名言书签,同学读书签上的名言,感受老师寄予的希望,进一步融洽师生的关系,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全文作了巧妙而有意义的总结。板书设计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意蕴深远、极富创意。一颗红心里写上“全神贯注”四个大字,中间套有一颗小红心写上“精益求精、如痴如醉”八个小字,一个箭头横穿过两颗红心,指向右边“胜利”二字。这
些都是在以后的课堂上应该继续发扬的。但是,在这堂课上,俺发现同学朗读时语气平淡,缺乏激情,尽管俺在课堂上及时作了指导,但效果还是不明显。特别是在“把你自身认为最能表示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读出来”的这一教学环节中,不论是自由朗读,还是竞赛朗读,听到的只是平淡的朗读声,根本没有把罗丹工作时的全身心投入、如痴如醉的工作作风表达出来。
  其实俺在备课时,就力求体现新课程规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想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把读的自主权还给同学,充沛尊重同学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引导同学通过与文本、教师的对话,训练语感,陶冶情感。而事实上,同学这样的朗读大大出乎俺的意料。俺及时改变教学计划,增加了“教师范读课文第二段、同学看插图想象”这一环节。之后再引导同学齐读,这一次在同学个性化的朗读中明显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体现。这一点就足以让俺深思,教师要善于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灵活运用教学理念。在阅读教学中,俺们是应该充沛尊重每个同学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珍视他们个性化的朗读。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角色。教师要发明机会,创设情境,以多种形式引导同学充沛地读,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要想达到这种效果,需要师生长期不懈努力,充沛利用平时的早读、课堂进行有效地训练。同时,可以请家长配合,营造讲普通话的家庭氛围。长此下去,同学不但乐于朗读,还能善于朗读。
  相同的是:
  重视夯实语文基础的训练。重视教规律,教方法。
  同学自主读书的能力从何而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无师自通,而是随同着同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生长,十二个学期的循序渐进,师生教与学的一起努力当中习得的呀!
  为小朋友们服务不应是一句空话,要真正为同学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语言素养与能力考虑。现在强调多读,但并不排斥培养同学有理有据,语言流畅地表达自身的见解的语言训练,也不排斥引导同学体会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条理是怎样清晰的,立意、构思、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有些什么特色,以及教给概括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方法,甚至小到标点运用是否正确,文字书写是否工整……假如俺们不去有意识地这样咀嚼,训练,有些东西像过眼烟云,飘然而过,又怎样沉淀,内化为一种坚实的语言基础和能力呢?当然,这一切训练要从读书活动中自然渗透。
  现在,俺们有些课上得热热闹闹,在书还没有读熟的时候就大谈“感悟”“体验”,一篇没学好就要带多篇。尤其是公开课,好像不弄出点新花样就愧对了这公开课一样,好像像常规课那样扎扎实实地读书、读词、造句、写字,教读书方法,课上得平实了,就愧对了观众一样。一堂课上下来,同学得到了些什么呢?或者说,除情感上有所激动以外,对于语言能力的提高,同学收获大吗?
  学习语言的确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熏陶、训练、实践的过程,决不可以一蹴而就,更不可能“速成”,这是规律,也是科学。读读背背,圈点勾画,比较鉴别,翻翻查查,在俺们的语文课堂上,这种重视语言品味的做法是应该提倡而决不能抛弃的。它与繁琐的分析与肢解文章完全不同。
  如:怎样理解词语?教给同学对每一个语素要咀嚼,分解组合,更联系语境,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再如,读书时抓住重点句重点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抓住一词,辐射全篇”。“牵一发而动全身”;还如,段与段之间是什么联系,主要内容怎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都要渗透训练。俺们常说,“要教给同学一把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教是为了不教”。同学掌握了这样一系列的读书方法,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会提高得更快。该教时就要教,公开课不教,课下再去教,或者再交钱到培优班里去学,这又是何故呢?
  这节课与前几年上的课相比,也有了一些新的尝试。
  如,这节课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尊重同学独特的体验与感悟,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你觉得哪一句最能体现罗丹的全神贯注就读哪一句,你觉得应该怎样朗读,由你所体会到的情感所决定,不必一个模式,一种腔调,你能猜出老师要提什么样的问题吗等等。
  老师有给同学个性化读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意识。但其中也不乏老师的点拨与鼓励。再如,这节课也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以读代讲,以读代答,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感情,读中理解,受到熏陶。在读中去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老师完全成了参与读,参与对话中的一员。
  这也使俺体会到,新课标精神下的语文课堂,给了老师更大的自主和自由,但也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课堂上的生成是与与预设不同的,需要老师不动声色,随机应变,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08: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