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程序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3min) | [引言]:我们每天都要从外界摄取大量的食物以满足生长发育、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你们知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依靠人体八大系统中哪个系统来完成的吗? (非常好!) [提问]:对照自己的身体想一想,我们吃的食物直到排出体外都经过那些结构? | 齐声回答出: 消化系统。 | |
消化系统的组成 | [小故事]:一位小朋友吃西瓜时不小心将种子咽下去了。大人们说,慢点吃,别一会把种子吃下去,在肚子里长出一个大西瓜来咯! 同学们,我们都误吃了许多西瓜子,可是,它们长成西瓜了吗?为什么呢? 如果把人体的消化系统比作是一家“食品加工厂”,厂里有一条“食品加工流水线”,它大概有8—10米长,这个长度也达到了人体身高的六倍,那这条流水线从上到下会设有哪些工作车间呢?我们一起去这家食品加工厂逛逛吧,看看我们的种子在小朋友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什么? 他先遇到了像轧钢似的上下坚硬的怪物,差点被压得粉身碎骨;然后咯噔一下掉进了万丈深渊;刚打算离开就遇到酸雨;后来又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走出迷宫又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又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一起;最后在姗姗上厕所时离开了姗姗。 (请同学们注意老师的比喻) [出示]:消化系统模式图,请同学们描述消化系统的器官组成。[讲述]:刚才同学们按照食物的经过路线描述的消化系统的组成,即食品加工流水线,我们将食物经过的通道称之为消化道。但大分子的营养物质要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简单的溶于水的物质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而起关键作用的则是生产消化液的附属车间——消化腺。 [提问]:你知道消化道周围有哪些消化腺吗?它们分泌什么消化液?你能在自己身体上指出它们的部位吗? (根据一同学习将模具重新组装上,增加学生的深刻性。) 板书: [提问]:什么叫消化? [知识拓展]:唾液腺分泌的是唾液,就是我们说的口水。那大家知道一个成年人一天分泌唾液的量可达到多少吗?大家可以大胆猜测一下。 (拿出一个容量为1。25L的可乐瓶)还是告诉大家吧,大家可能都想不到。一个成年人一天分泌唾液的量也有1L—1。5L,收集起来可以装满这个瓶子整整一瓶,有时候还要溢出来呢。 (在介绍肝脏分泌胆汁时教师拿出肝脏模型) 这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的模型,它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到这个墨绿色的囊状的结构——胆囊,贮存和浓缩起来。 很好。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肠腺分泌肠液,胃腺分泌胃液,胰腺分泌胰液,唾液腺分泌唾液,那肝脏是不是分泌肝液? [小结]:认识我的“食品加工厂”(消化系统组成): 1、在方框中正确填写人体的消化器官 2、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出人体消化道中的消化器官 3、说出消化腺及相应的消化液 | 利用日常生活常听到的大人的吓唬来导入,一下提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发他们思考的积极性。 同学回答:没有。被消化了。 阅读有趣的小故事,关注有下划线的句子,思考形象化的比喻指的是消化系统的哪个器官。 牙齿,食道—胃,消化液,小肠,盲肠—大肠,肛门。 全班同学在一位同学上的带领下认识消化系统的各器官,并认同这是消化道部分。 根据书上的图示说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试着在自己身体上指出各消化腺的部位。同时请一个或几个同学相互补充来将消化腺组装回模具。 根据前面讲解的内容概括出: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大分子、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可以吸收的简单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学生开始热闹得猜测起来了,有同学说是10L,另一个同学说是500g,又一个同学说是1L…… 回答:不是,肝脏分泌的是胆汁。 互动,填写和组装消化器官,指出消化腺及产生的消化液。 | 充分从生活入手,提高生物科学性与生活的密不可分,使学生对生物的趣味性和求知欲增强。 运用合理的比喻,是枯燥的知识变成形象生动的状态,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通过故事形式和比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趣味性,并在乐趣中学习知识,一改往日传统教学的古板和枯燥。 对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充分发挥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的作用。 采用简单命了的结构图,帮助同学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一步一步引导,使学生自己得出消化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总结概括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实现老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角色转变。 常识拓展,增强趣味性和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防止知识的混淆,确保知识的准确科学性。 通过互动和学生的参加,增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求职欲望,也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
食物的 消 化 消化的形式: 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实验过程中介绍相关概念) | [讲述]:食物的第一站到达的是哪里? 很好!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是消化系统的首要把关口。口腔中有哪些器官呢?它们对食物的消化起什么作用? [提问]:什么叫消化? [讲述]:消化包括两种形式,上个课时我们提到的消化液中的消化酶参与的消化过程,大分子物质被分解成为小分子物质是一种化学性消化。另一种则是物理性消化,即通过消化道的机械作用,把食物由大块变成小块,与消化液混合,并不断把食物向消化道的下端推送,如口腔内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的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肠道的蠕动等。 [提问]:你能说出化学性消化与物理性消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准确。) [小结]:消化的概念及形式。 | 回答:口腔。 回答:牙齿、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作用:牙齿嚼咀;舌搅拌;唾液腺分泌唾腺,能湿润食物。 回答: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大分子、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可以吸收的简单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化学性消化,营养物质被分解,已不再是原来的物质了,而物理性消化只是食物的形状、大小等发生了变化,实质并没有改变。所以本质是: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 适当的表扬能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这部分内容将在渗透在实验中讲解。 |
探究: 口腔内的 消化作用 知识链接 | [品尝]:请几位同学品尝馒头,并说出自己的感觉。 提问:你吃了馒头以后,感觉到什么变化? 所有同学都有共同的经验,如吃大米饭、面条时,开始不甜,但咀嚼一段时间后,有了甜味。 为什么馒头在细嚼慢咽的时候会有甜味呢?下面我们就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解开这个迷题。 [想一想]: 1。 细细咀嚼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味觉是否发生了变化?有新物质产生吗? 2。 是什么原因使馒头变甜了? A。 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B。 唾液的作用。 [提出问题]: 1.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2.如果有关,它们各起到什么作用? 3.馒头变甜是否是因为淀粉发生了变化? [作出假设]:(老师引导)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是消化系统的首要把关口。我们已经知道口腔中有哪些器官呢? 很好,那么,是不是他们都对食物的消化起作用?因此,我们要创设情境,将他们的作用用实验来表现出来。 牙齿:—— 舌:—— 唾液:—— [实验提示]: 器材: 量筒、橡皮塞、滴管、小刀、脱脂棉、镊子、馒头、清水、碘液、唾液。 原理提示: 1、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并没有甜味,但其分解后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 2、淀粉遇碘变蓝色。 3、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 4、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混合都是在口腔中进行的,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 [设计实验方案并演示]: 【1】:1+2【2】 :3 把A、B、C三支试管分别塞上橡皮塞,放在内衣口袋中或手中握住加热5-10分钟。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对所做的假设,进一步预测其结果,展开小组讨论、同时介绍消化形式。) 【3】 :4 (不变色) (变蓝) (部分变蓝) 请三位学生上讲台进行实验操作。 [讨论]:⑴、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⑵、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⑶、为什么要设计3组实验? ⑷、将3支试管在37度温水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⑸、如果实验不成功,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然后推选代表回答,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小结]: 1、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使食物变碎,消化得更充分。 2、唾液中含有可以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它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在馒头的消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唾液的消化作用。 [讲述]: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口腔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哪位同学能据此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应从哪些方面注意消化器官的保护?(请同学自由发言) 大家说得都很好,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它对其下部消化器官的保健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口腔这一消化环节,吃东西时细嚼慢咽减轻胃肠道的压力;另一方面,要注意口腔本身的卫生保健,勤刷牙,避免不卫生用牙,预防龋齿等各种牙齿疾病。 [提问]:科学实验证明:蛋白质、脂肪在口腔中不能被消化,只有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一部分转变成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就是为什么细嚼馒头有甜味的道理。麦芽糖还需要进一步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口腔只具有初步消化淀粉的作用。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在消化道内是如何消化的呢? [播放FLASH]: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一段食物消化过程的录像。 [思考题]: 1。消化道的哪些器官可以进行消化作用?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是什么? 3。口腔、胃、小肠内分别有哪些消化液? 4。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场所是哪里? [阅读]:资料,复述三大类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 [小结]: 蛋白质→氨基酸 淀粉→葡萄糖 脂肪→脂肪酸、甘油 [补充讲解]: 在所有的消化液中,只有胆汁是不具有消化作用的,因为不含消化酶,其作用是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和脂肪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脂肪的消化。 [结合现实]: [提问]:为什么患了胃病的人怕吃硬、冷的食物? [提问]:我们应怎样保护我们的胃呢? [提问]:为什么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胆汁中虽然没有消化酶,但是胆汁能乳化脂肪,增大脂肪酶与脂肪颗粒的接触面积,起到初步消化脂肪的作用。 [提问]:人体消化道内除了唾液、胆汁,还有哪些消化液? (明确胆汁是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 [提问]:阅读P35页第2题,你能指出哪一部分消化道中的消化液最多? (更正)胃液最多,但小肠里消化酶的种类最多。 下面我们来解读P34页的曲线图,回答(1)、(2)、(3)个思考题。 [提问]:食物最终在哪里被彻底消化?这说明了什么? 补充:人体小肠内消化酶的种类最多,而且小肠还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 同学配合老师,咀嚼馒头,体验咀嚼过程中味觉的变化。 回答:变甜。 以小组为单位,用老师提供的器材,根据实验提示设计实验。 认同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消化。 根据PPT图示给出回答:牙齿、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学生回答: 咀嚼时间越长,甜味越浓,馒头变甜的主要原因是牙齿的咀嚼作用; 甜味只是通过舌才能品尝出来,馒头变甜的主要原因是舌的搅拌; 馒头变甜说明它的成分发生了变化,馒头变甜的主要原因是唾液在发挥作用。 学生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 根据提示和器材,设计实验: 1、编号 2、取材(馒头并切块或切碎、拌匀、取口腔唾液)并做相应处理 3、37℃模拟环境中等待结果 4、5-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现象。 认真观看实验现象,并针对现象进行讨论。 同学分享和倾听。 无甜味的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分解成了有甜味的糖。牙齿和舌的作用 踊跃回答: 带着问题观看FLASH之后,全班进行抢答,初步了解消化的过程。 1.口腔、胃、小肠是可以消化的器官。 2.淀粉——口腔;蛋白质——胃;脂肪——小肠 3.口腔内有唾液,胃内有胃液,小肠内有胆汗、胰液、肠液。 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部位。 三位同学为代表进行复述,全班同学注意听,并纠正其中出现的错误。 三种主要的营养物质分解的最终产物要记忆。 回答:这些食物会影响胃的功能,加重胃的负担。 回答:不吃汤泡饭,少吃麻辣烫,每日三餐定时、定量。 回答:胃液、肠液、胰液。 回答:(有的回答是胃,有的回答是小肠。) 回答:X──淀粉,Y──脂肪。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消化,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D──肠液、胰液、胆汁。 回答:小肠!说明食物主要在小肠被消化。 | 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只起到引导的角色,这样可以使提高学 生的探究能力和积极性。 【2】本实验做了部分修改,经过多次实验,了解到37℃的温水不易控制,操作也不够简便,因此让学生把A、B、C三支试管塞上橡皮塞,放在内衣口袋中(预先和部分学生说明,穿带口袋的内衣)或根据天气情况握在手中加热5-10分钟(或者再长一点时间),该方法方便易行,效果显著,同时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 这部分属于情感教育,通过对食物在人体中被消化与吸收的探究,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学生对饮食与身体健康关系的重视程度。 视频播放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从生活中的例子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对消化系统的保护。 通过实验,直观直接的使学生理解老师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 |
营养成分的 吸 收 观察: 小肠的 结 构 课外 小制作 | [讲述]:食物被消化后的营养成分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这个过程就叫吸收。 [出示]:消化道各器官及吸收的主要物质图示。 [提问]:从图示中你能总结出消化道的哪些器官具有吸收功能吗?它们分别吸收什么物质?吸收的最主要器官是什么? [提出问题]:小肠为什么是吸收的主要器官,这与小肠的结构是否有关? [观察]:猪小肠的结构。将剪开的猪小肠,用水洗净,把小肠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内表面向上。 [出示]:大肠、小肠结构示意图。 [自主学习]:书P33资料,观察图片,说出小肠的结构,比较大肠、小肠的特点。 [出示]:小肠皱壁、小肠绒毛、小肠绒毛细胞示微绒毛的图片,请学生填图。 [提出问题]: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是大肠还是小肠?为什么? [讨论]:小肠的皱襞、 绒毛等结构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关系。 [小结]:小肠全长5-7米,小肠的皱襞、小肠绒毛和每个小肠绒细胞游离面上的1000-3000根微绒毛,使小肠的总吸收面积可达200m2。小肠的巨大吸收面积有利于提高吸收效率。 [小结]:小肠不仅是消化食物的重要场所,也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供人体细胞所利用。 [小制作]:采用简易的材料,设计并制作小肠的结构模型,充分说明小肠的结构特点是和功能相统一的。 建议:制作模型时,采用纸、泡沫塑料、布等常见材料。 | 勾划出吸收的概念。 看图回答问题:胃、小肠、大肠具有吸收功能;小肠是吸收的最主要器官。 观察到:由于水的浮力作用,鸡的小肠内表面绒毛彼此松散,伸展开来。 观察图片,认识大、小肠的结构。 回答:长度不同,小肠长得多;表面都有皱襞,但小肠的皱襞上有绒毛,而大肠没有。 通过填图,进一步理解小肠的结构。 通过讨论,认为小肠的结构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长度和内壁结构的特点,都可以大大增加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制作,进一步观察和领会小肠结构特点和作用。 | 实体观察对学生的视觉直接起到作用,利于对知识的理解。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