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3-12 22:19
标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
名师优质课展示  《 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



湖南长沙麓山实验国际学校 刘清峨

教学内容:《独特的装扮》
年级
七年级
下册
课时
2课时
执教
李曙光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1.导入
看视频《变脸》。展示四川戏剧中变脸的情节导入课题
直观感受,激发兴趣
2.观察了解
1.展示面具图片,学生欣赏
【思考讨论】有什么感受?你还见过那些面具?这些面具都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特定形象面具、剧情要求面具、娱乐活动面具。
2.面具知识简介(起源演变等)
教师:面具是一种古老的原始艺术,最早的面具起源与远古时代的原始部落里。实物展示:摊舞面具
【思考讨论】你看到这些面具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这种感觉?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原始人为什么要带这么恐怖的面具?
教师总结:傩舞,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舞者佩戴形象狰狞的面具,装扮成传说中的“方相氏”,一手持戈、一手持盾,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奔向各个角落,跳跃舞打,搜寻不祥之物,以驱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
利用图片和提问,学生思考面具的相关知识,欣赏“傩舞”面具,分析其特点,古代面具的共性特征
3.探究分析
欣赏一组我国民族面具(边欣赏教师边作简要介绍)
1.对比探究三种我国民间面具
◆贵州安顺地戏面具。
地戏,俗称“跳神”,是贵州省安顺市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汉族民间戏剧,其由来与屯堡人的生存选择有关。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2006年5月20日,安顺地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变人戏面具
陕西社火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通称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民间艺术形式让演员扮演成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成故事组合,通过各种高难度动作和严密构思显现出奇艺术感染力,特别这种艺术和陕西秦腔紧密地结合起来,源于古老黄土地文化,更具有独特魅力
◆藏戏面具
藏戏面具与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带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表现的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不同的面具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如深红色象征国王,浅红色代表大臣,黄色象征活佛,蓝色代表正义、勇敢,为勇士相,而半黑半白象征两面派等
【思考讨论】以上面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教师: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提炼概括,角色塑造典型化;造型装饰一般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色彩饱和、对比强烈
2.探讨面具制作的方法
教师:设计过程大致可分为构思造型、选择材料、工艺制作等几个步骤;
展示面具制作的步骤;
学生收集各种素材及材料,为下节课面具制作做准备
以点带面,对比探究我国三种地方面具的特征、背景,使学生了解民俗,感受传统面具的魅力所在
4.拓展提高
展示国外各种不同面具及民俗
【思考讨论】非洲、威尼斯、日本面具有什么典型的特征
教师总结: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曾长期存在与世界各国各族的社会生活中,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折射着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
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其他国家面具的特征,感受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面具造型
5.设计制作
     
(第二课时)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根据艺术节演出活动的需要,设计一件有特色的面具,选择适当材料制作完成,注意面具与表演的功能匹配
教师:展示面具制作的方法、步骤,交代注意事项,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实践与展示,运用不同材料和方法,根据表演内容设计制作面具,小组合作完成
6.展评表演
播放音乐,学生佩戴自己制作的面具进行集体表演。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化装舞会的单独表演
学、玩结合,感受热情洋溢的校园艺术生活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