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0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年级阅读教学如何导“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20:2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年级阅读教学如何导“读”
严华                                         
崔峦老师在他的《以辩证的思想指导课程改革用更大的气力改革阅读教学》一文中说:读、思、议是阅读教学的三种重要手段,读是前提,思是基础,议是关键。课堂上一定要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没有琅琅读书声的阅读课,没有每个学生充分阅读的阅读课,可以一票否决,不会是高质量的阅读课。其实不用看崔老师的文章,我想语文老师们也都知道读对一堂阅读课的重要性,综观当前的阅读课,其实已经是读声一片了,读似乎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是不是真正达到了读的目的了呢,我们的阅读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读呢,读得是否有效呢。我就一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读”,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初学课文时的“读”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要通过初读、引读、领读、对读、轮读、接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从读中得到感悟,培养语感。“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感悟,就必须充分地读。熟则能悟,悟则能化,因此,只有读得充分,才能悟得到位。
例我在教《世界多美呀》第一课时时,就经历了五个回合的读:一是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二是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三是同桌轮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正音,发挥二人合作的作用;四是同桌同桌的赛读,评出最棒的一对(其实是检测学生的初读情况,互相帮助的情况),在全班进行正音、辅导;五是跟录音机里的阿姨一起读,边读边认字,为下一环节——猜字游戏作铺垫。
就是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
二、学习课文中的“读”
1、创设故事情境与“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并且,因为有兴趣,就会减轻疲劳感,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这是一种积极的减负措施。为了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我经常创设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培养阅读兴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20:29:27 | 只看该作者

3、学生生活体验与“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的指导可从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探索,这告诉我们朗读训练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有些教师指导朗读从技巧入手,告诉学生,这句要用欢快的语气读,那句要用忧伤的语气读,这个地方要读得快些,那个地方要读得慢一些,这个字要重读,那个字要轻读……这样的指导也许会有些效果,但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我认为朗读训练要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体会文章的感情抓住文本思想内涵的关键给予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当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文本情感融为一体的时候,激发学生情感,进入朗读情境。这样的语文教学,才充满了活力。

例教《世界多美呀》一文前,我让学生做个游戏——做个蹲的动作,看谁蹲的时间久。上课时问学生有什么感受,学生有的说“脚好酸呀”,有的说“我的脚都麻了”,有的说“蹲了一会后,站也站不直了”……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后,我出示句子:“母鸡蹲着孵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 对学生讲“母鸡孵小鸡要蹲多久呢?老师告诉你们,母鸡蹲着孵小鸡,小鸡从第18天醒过来,然后开始啄蛋壳,两天后出壳,一共需要20天”。学生一听,都露出了惊讶、佩服的神情。在读这个句子时,明显地读到“许多”时加重了语气,读出了母鸡的辛苦、劳累。

4、尊重学生个性感悟与“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同一个句子,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会,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

我在教《世界多美呀》一文时,当读到“啄呀啄呀”,发现学生有两种不同的读法,问他们为什么这么读,“由高到低”这种读法的学生说“因为小鸡开始有力气,所以读得高一点。啄破蛋壳要2天时间,肯定很累了,后来没力气了,所以读得低一点。”“由低到高”这种读法的学生说“小鸡啄破蛋壳要2天时间,肯定很累了,所以读得低一点,后来它休息了一会儿,有点力气了就接着啄,所以读得高一点。”

可见,尊重学生的感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20:29:22 | 只看该作者


例教《春笋》一课,为了读好“一声春雷”这个词,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

春天来了,春笋娃娃睡得可真香,真是“春眠不觉晓”呀。春风来了,叫它“笋娃娃,笋娃娃,春天来了,快醒醒!”怎么叫也叫不醒它。春雨来了,和春风一起喊“笋娃娃,笋娃娃,春天来了,快醒醒!”春笋娃娃睡得实在香,仍旧不醒过来。后来,柳树、小草、燕子都来叫它,还是叫不醒它。这事被雷公公知道了,他说“看我的”,只听他“轰隆隆”一声巨响,终于把笋娃娃叫醒了。雷公公的嗓门多大呀,谁来读一声春雷?

小孩子喜欢听故事,把春天的一些景物都当作人来讲,学生感到有趣,就爱听。读起书来就更加带劲、带有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与“读”

朗读训练与文本理解是相辅相成的。反复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可以提高朗读效果,加深对文章内容及蕴涵的思想感情的领会、品位。叶圣陶先生指出:“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了解,而且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

《雨点》一文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是小雨点落到不同地方后的不同状态。读词时,让学生读读词语做做动作,帮助理解四个词语的意思。把这些词语放入句子中,让学生边读边做动作,然后体会,动作有什么变化?让学生通过活动理解做的动作越来越剧烈。接着追问:为什么会这样的?学生把配上动作当作了做游戏,在游戏中学习,他们注意力集中,反应也敏捷,很快便明白了是由于雨点落下的地点不同才会出现不同的形态,也明白了池塘较小,水是平静的,不怎么流动;小溪里的水是缓缓地流动的;江河里的水流动更快;海洋里的水更加汹涌澎湃,真是“无风也有三尺浪”。

学生理解了雨点在不同地方的动态变化,朗读起“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这四个词语时也有了语气的变化。,读出了雨点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0: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