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96|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课标版小学美术第八册(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4: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1课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
  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准备:
  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交流体验
  执教时间:2月20日——2月22日
  札记:对于吴冠中的作品,多数孩子都不能理解,甚至认为这些画是“乱画”。为了让他们都理解其作品的内涵,我带他们浏览了吴冠中作品的网站,从时代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多方面的介绍了作品的寓意,使得孩子们终于从画面中悟出了“聚”与“散”。
  第二节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执教时间:2月23日——2月24日
  札记:在用喷洒的方法进行作业时,很容易溅在身上,一定要提前嘱咐好学生避让,喷洒时动作幅度小一些,尽量保持好卫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3-2-24 19:12:00 | 只看该作者
怎么 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4:26:00 | 只看该作者
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
  本课是欣赏课,主要是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此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指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制成课件。
  ?谈谈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欣赏
  教师把搜集到的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VCD等各种图像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提高他们的感性认识。与此同时,增强学生对我们祖国珍贵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之心。
  二、理解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看、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以及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方法。
  1.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说一说:什么是墓俑?人们为什么要造它?你知道的墓俑有哪些?
  2.看书上有关秦兵马俑的文字介绍。
  3.在引导学生观看、讨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文资料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功绩,以及了解这些兵马俑在秦始皇陵墓周围所起到的作用。
  执教时间:6月22日——6月23日
  第二节
  本节课在网络教室上,鼓励学生正确上网自学习。
  一、上网学习:
  利用电脑进入人民画报网网址:www.rmhb.com.cn
  点击“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再选择“秦始皇兵马俑”,电脑上就会出现秦兵马俑的多幅图片,当鼠标指向某一幅图时,就会出现与此图有关的文字介绍。引导学生在网络的帮助下进行欣赏。
  二、了解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每一组同学向大家展示、介绍一幅自己搜到的秦兵马俑的图片或文字,
  总结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进而引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对中国古代俑的历史作用,以及主要发展过程作一了解。也可以鼓励学生了解有关“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了解中国目前已经有多少处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评价
  ?能否积极地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能否主动地收集有关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
  ?能否了解欣赏雕塑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不同之处。
  执教时间:6月26日——6月27日
  札记:利用网上资源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优秀雕塑是个不错的办法。由于网站上的图片不可放大,我就采用了分成五组,轮流上来观看,其它组讨论书上的作品的组织方式,效果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4:26:00 | 只看该作者
第19课光的魅力
  (综合?探索)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了解光对美术作品的影响。
  光有自然光,如太阳光等;也有人造光,如烛光、灯光等。在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光,其实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品也要依靠光,只有在光的映衬下,艺术作品才会显得更加生动迷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指导学生采用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作品,并利用光的照射,进行展示。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产生对光的兴趣和对科学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欣赏、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用纸或其他材料制作作品。
  ?用不同颜色的人造光照射作品,进行展示。
  教学准备:
  请学生事先准备了各种卡通形象的玩偶、图片等。各种灯光设备。
  教学过程:
  一、感受光的魅力:
  请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卡通形象的玩偶拿出来。
  让一个学生用一些卡通形象编故事,几个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摆放玩偶、图片,或者简单构出画面,另一些学生用光源对已构好的画面或场景进行照射。
  引导学生进入到了学习状态,认真地听故事,然后对构图不够合理的大胆提出建议。
  教师引导:象不像舞台上表演卡通片?比单纯的画面效果好多了是吧?
  请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把光用蓝色的皱纸包住变成蓝色的光,更符合故事情节的气氛。”“光从卡通形象的下面往上照,才能有恐怖的效果。”
  在热烈的讨论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光的魅力,兴趣被调动起来。
  二、了解光的魅力:
  教师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进一步分析总结光影与美术的关系。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光照射下,美术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白天太阳光下的建筑,晚上在灯光照射下的建筑;雕塑作品在不同光线下的不同效果。甚至也可以利用画室里的石膏像,在不同光线照射下的不同效果,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光的密切关系。除此之外,还可以列举电影、幻灯、投影片、皮影等艺术,来说明艺术与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激发学生对光的兴趣。
  三、探究光的魅力:
  在制作作品前,先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总结出:表面光滑的物体与粗糙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四、布置下一次需要的材料。
  布置学生寻找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作品,下次利用光的照射,进行展示。
  执教时间:6月15日——6月16日
  第二节
  一、启发思路:
  教师归纳总结光影与生活、光影与美术的关系,分析几个相关作品的设计思路并演示一些具体的制作方法。
  学生分头设计方案,与组内同学讨论改进方案,并按方案完成作品。
  二、展示光的魅力:
  作品完成后,可举办一小型的展览,展示学生各自的作品,互相评价、欣赏。提醒同学在展示作品时,要注意用电与用火的安全。
  教学评价
  ?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
  ?能否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作品是否有创意。
  执教时间:6月19日——6月21日
  札记:作品完成后,我们举办了一次小型的展览,展示学生各自的作品,用电筒来制造光的魅力。互相评价、欣赏。并提醒学生用电与用火的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4:26:00 | 只看该作者
第18课会游的玩具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实际上就是“会动的玩具”系列,通过设计与应用的课程培养学生善于综合运用各种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废弃材料,设计制作简易的玩具。
  2.运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3.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择一种游动的原理设计并制作会游的玩具。
  难点:巧用游动的原理设计会游的玩具,并进行造型美的修饰
  教学准备:
  师:“会游的玩具”的范作、游动原理的课件或范图
  生:包装纸盒、三合板、旧TK板、彩色纸、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观察会游物体的原理并进行交流
  导入阶段
  一、初步感知游动物体的原理及其工艺。
  课前让学生了解游动物体的原理,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的交流和讨论。
  1、组长汇报:该组讨论探究游动物体的原理的制作报告。
  2、师对学生汇报的结果进行小结。
  3、欣赏图片:多方位感知会游的玩具的造型特点。
  二、利用游动的原理制作会游的玩具。
  1、让学生说说游动的物体游动的原理及其造型特点。
  2、师出示范例—会游的玩具
  3、师小结会游的玩具的制作技巧和方法:
  a、制作玩具的模型
  b、安装游动的设备
  c、进行造型的修饰,注意颜色的搭配。
  4、生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游动的原理来制作玩具。
  5、让学生利用游动的原理的基本方法,设计制作出玩具。
  三、提升对会游的玩具装饰性的认知。
  A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
  B将作品进行再装饰(小组内互提意见进行修改)。
  C学生展示、评议作品。
  D教师小结,及时指出问题。
  E拓展:“游一游”比赛游戏
  执教时间:6月12日——6月14日
  札记:课前,师生应准备一些废弃的材料。教学中,教师应展示一些会游的玩具,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制作过程中,重点应启发学生,如何使玩具游起来。课堂的组织形式,可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商讨、制作。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并提醒学生要认真画好草图,并注明设计的意图。作业完成后,可将玩具放在水中游动,比比谁的玩具设计、制作得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4:25:00 | 只看该作者
第17课电脑美术
  (设计?应用)(电脑绘画)
  本课的要点是在电脑上,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绘制有趣的装饰画。
  2.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学习要求
  ?用笔刷工具进行电脑绘画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序进入电脑教室,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使用的电脑,并开机。老师检查每台电脑的开机情况,遇到电脑故障及时调整学生座位。
  二、引导阶段
  1、复习、启发
  师:上学期,我们在电脑美术课上学习过运用“画图”程序进行电脑绘画,同学们学会了许多电脑绘画工具的用法,画出了非常漂亮的画。许多同学还在课后自学了许多绘画技巧和绘画工具的用法,现在,老师想问大家两个问题:
  
  A、你还记得哪些绘画工具?学会了哪些绘画技巧?(绘画工具:画笔、颜料桶、橡皮擦、喷枪、放大镜等,绘画技巧:复制粘贴、反色、裁剪、移动图形等)
  B、你最喜欢用什么绘画工具?为什么?能不能用你喜欢的工具或绘画技巧在电脑上操作演示给大家看?
  (请3-5位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同时通过网络广播演示给全体学生看。)
  2、老师归纳: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演示很好,掌声给予鼓励!电脑绘画的工具和操作方法很多,只有多练习、多动脑才会掌握更多的电脑绘画方法和技巧,才能画出更多更好的的电脑美术作品。”
  3、欣赏图案,复习“复制、粘贴”。
  
  课件出示上面图案:“这张画你喜欢吗?你知不知道怎么画出来的?谁到教师主机上演示给大家看?”
  主机上打开“画图”程序,画面左上角显示单个小猫图案。
  请1-2位学生到主机上作演示复制粘贴的方法。
  操作方法:选定工具选择小猫——(编辑菜单)复制——(编辑菜单)粘贴——拖动小猫到合适位置——完成
  师:“刚才两位同学复制出了小猫,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复制出很多很多。请看老师制作的两张作品。”
  4、课件展示两张(2开图画纸大小)打印出来的四方连续纹样:  
  师:这两张图案就是运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制作的,漂亮吗?你觉得这两张漂亮的图案纸像什么?
  学生发言:象包装纸、象桌布、象花布、象地毯、象窗帘……
  二、发展阶段
  1、认识“四方连续纹样”
  (1)老师把两张作品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张作品上的图案,图案有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是否发现它的规律?
  学生观察回答,老师归纳纹样排列特点:西瓜图案上下、左右翻转重复排列,小猫左右、上下整齐排列。
  电脑屏幕显示:上下左右不断重复的图案叫“四方连续纹样”。
  2、观察对比:这四张图有什么不一样?
  
  (方向不一样,上下左右翻转)
  
  (2)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一张图的方向?
  问:“哪位同学能把这张图上下、左右翻转过来?”
  请2-3位学生到主机上尝试翻转小猫图像。对学生的操作给予表扬。
  方法:用选定工具框选图案——在图像菜单中选择“翻转/旋转”——水平翻转(或垂直翻转)——完成
  
  3、欣赏课本范图
  让学生翻开课本,欣赏四方连续纹样作品。
  三、实践阶段
  1、师示范绘制四方连续:
  老师以清晰的演示讲解示范四方连续纹样的绘制过程:
  A、用矩形、画笔、颜料桶等工具画一幅简洁的图案。
  B、选中图案,在“编辑”菜单中分别选择“复制”“粘贴”,在“图像”菜单中点击“翻转/旋转”或“拉伸/扭曲”。
  C、移动图案,排列成有规律的四方连续纹样。
  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四方连续的绘画方法了,动手试试吧?
  2、学生实践
  A、作业:运用所学方法,画一块花布。
  B、学生绘画,老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认真作画,大胆创意图形。老师在巡视中注意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C、学生保存作品。(个别学生不会保存的可让学生相互帮助或老师帮忙)
  三、作品展评
  1、选择10-15张学生作品(包括2-3张不理想的作业),通过网络展示。
  引导学生评价交流:图形是否有创意?排列是否有规律?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方法运用得好不好?
  2、思考:我们设计的大花布可以制作成什么呢?(衣服、桌布、裙子、地毯……)
  四、时装制作和表演
  师:“我们设计的四方连续纹样可以制作成很多东西!老师现在就把这两张花布(西瓜和小猫图案)制作成两件衣服好不好?”
  1、老师现场快速制作“马夹”和“裙子”
  (激发学生兴趣,直观引导学生学会设计与应用)
  
  马夹
  
  裙子
  
  师:这是两件是什么衣服?哪位同学想穿穿这件新衣服?(让学生轮流试穿)“穿上这件衣服感觉怎样?在电视上有没看过时装表演?能不能学走模特步把你这件“马夹”展示给大家看?
  
  2、学生时装秀表演:
  A、让6-8位学生轮流穿上“马夹”和“裙子”,随着节奏明快的音乐绕教室走一圈!
  B、分组比赛:男同学穿“马夹”、女同学穿“裙子”比比谁走得最精彩!”评出优胜者,掌声给予鼓励。
  五、收拾与整理
  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关机,摆放好鼠标、键盘、凳子。
  执教时间:6月8日——6月9日
  札记:电脑美术课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呢?通过实践我总接触的评价方式为:1.能否积极大胆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2.能否掌握笔刷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3.能否改变笔刷工具的线条粗细、色块形状等设置,结合学过的其他方法,创作有趣的造型和场景,并进行画面的艺术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4:25:00 | 只看该作者
第16课迷宫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利用纸盒设计一个立体的迷宫。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制作一立体的迷宫。
  2.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课前准备:
  课前应要求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的硬纸盒。
  教学过程:
  一、玩迷宫:
  每组发一个老师制作的迷宫,进行“看谁先把玻璃珠滚出来”的游戏竞赛。
  提问:刚才玩的迷宫和平时玩的一样吗?
  你像不想利用废旧物品自己做一个迷宫?
  二、设计迷宫:
  分析教材上的几个图例,引导学生分析这分别是对峙和进行了怎样的改造和装饰才做成的。
  示范如何将一个纸盒进行改造。
  基本的做法是:用硬纸片剪制成各种长短不一的长条,采用粘贴的方法,制作成一个纸立体迷宫。
  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创造出样式新颖的迷宫。
  三、制作迷宫:
  作业形式,可以由学生单人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创作一立体迷宫。
  四、展示评价:
  教学评价:是否会利用纸盒设计一个立体的迷宫。
  ?作品能否体现独特的想像力与创造力。
  执教时间:6月5日——6月7日
  札记:我让孩子们用鞋盒子盖来制作迷宫。先设计好进口和出口,再设计好一条通畅的道路然后在通途的周围设计上用来混淆视觉的道路。在道路周围还可以设计上陷阱等等,让我们的作品既有观赏性,又具有娱乐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8 03: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