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9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讲座材料 如和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22:0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通过聆听童老师的报告,家长们深切地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孩子一起读,和孩子一起成长”。“教育,从家庭开始,家教,从读书开始。”这是与会家长听完报告后的共同心声。报告会内容如下:(根据报告内容整理而成,可能有个别听错的地方,请谅解)
一、给孩子搭把阅读之梯
阅读是种能力,很多人知道。阅读能力是将文字转换为画面的能力,可能还有人不知道。说到后一点,我就不用那种“据科学家研究”的论证方式了,不信你可以做个最简单的实验:“童喜喜”这三个字,当你想起时,即使你没见过我,你脑子里依然是勾勒出一个作者的模糊影像,而不是这三个字的笔画,对不对?
所以,所谓的阅读能力强,其实是指孩子转换的能力强。看见了文字后,能飞快形成画面,这样孩子读书就越读越有趣。孩子的阅历少、所见到的事物少,根据文字形成画面的能力也相对较若。搭阅读梯子,就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就是帮孩子把文字转换为画面。因此,个人以为,给孩子搭建的阅读之梯,有三种搭法。
一是从形式上搭梯子:从图画这种最直观的形式,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比如先从现在流行的绘本入手,让孩子通过看图,对书籍产生兴趣。然后从图很多文字很少的绘本,到插图比较多的书籍,最后到插图少的书籍。这一点要切记:不能一直停留在绘本的阅读上。我是听一位老师说,他们全区师生都以研读绘本为荣,这位老师批评这种现象,结果反倒遭遇批评——这怪事听得我冷汗直冒。我敢肯定地说:这是绝对错误的!绘本只是一级阶梯,即使对于那些对绘画有特别兴趣的孩子来说,也同样只是阶梯中的一级,因为任何艺术的表达,归根结底是表达作者的思想。绘本由于篇幅和形式所限,不可能对思想做更细致的阐述。在绘本上停步不前,完全是对孩子阅读生命的浪费。
二是从内容上搭梯子:从描写孩子所熟悉的事物和生活的图书入手,再让孩子开拓视野、扩大阅读范围,读读其他的好书。如从阅读描写当下孩子生活的小说开始,逐步提升至对经典名著的阅读,逐步进行科普、历史等方面的阅读。这一点也有个要注意的问题:并不是外国作品,就一定不易被中国孩子接受;并不是对外国作品的阅读,一定要晚于中国本土作品的阅读。比如有位父亲问我:“为什么孩子喜欢读外国文学,却不愿读《西游记》《红楼梦》等中国经典?”我的回答是:外国文学(包括儿童文学)基本来说,应该是更注重个性与人性的文学,这一点与当下孩子的生活、思想轨迹是很吻合的。而《西游记》《红楼梦》等名著,是中国人、而不仅仅是孩子的瑰宝,也就是说,它们应该是更适合中国成人阅读。再加上孩子理解起古文来并不轻松,因此,两者其实无法比较。
三是用声音搭梯子:文字的实质是什么?是声音。mama——这一声呼唤,代表了孩子最爱的那位女性。妈妈——这两个字是对照着那声呼唤,才与那个人联系在一起,从此才有意义。很多父母苦恼:孩子只爱听人讲故事,不爱自己读书。这是一种小小的阅读障碍:识字太少、认字艰难,就会很大程度上磨灭阅读的乐趣。而听故事就不一样了:完全绕过障碍,直达故事本身。我们说给孩子阅读搭梯子,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读书中得到乐趣。毫无疑问,声音是把不可缺少的梯子。可我们常常忽视这把最简单有效的梯子,因为我们大人识字多,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困难。对此,我要给大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看五线谱和唱歌,是一样的吗?当然不一样。因此,我们作为大人更要记住:对识字不多的孩子来说,自己看书就像看五线谱,而听人讲故事就是听歌。这,也许同时能说明:为什么有的孩子很大了,却时常希望听大人讲故事。讲故事吧!不用担心自己不会讲故事,更不用担心讲故事时不知如何分析、评论——要知道,一个人在用心讲故事时,哪怕只是照着朗读一遍,自己对故事人物的情绪也会隐含其中,而这种微妙的变化,孩子也许说不出,但一定能够感受到。而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混沌中的浸染、濡染,恰恰就是真正的教育。
二、书是粮食不是药
孩子吃饭是一天三顿,哪个大人会问孩子饿不饿、饿了才同意孩子吃饭?孩子生病了才会吃药,哪个大人会给没病的孩子吃药?书是粮食不是药——这句话,对当下的中国大人、尤其是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或许比任何阅读方法都重要!孩子肉体的成长,五谷作为粮食。孩子精神的成长,图书作为粮食。这实在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可事实上,不少大人把书当作“药”,导致很多孩子也把书当作“药”。孩子作文不好?买本作文书给他读。孩子数学不好?买本数学练习册……大人说这叫“良药苦口”,孩子却不管什么良不良,只是觉得药苦。
首先,书是粮食,所以阅读不苦。
有的好书让孩子觉得“苦”、读不下去,那不是书的错,而是粮食也分阶段。比如,米饭有营养,可对一个适合喝牛奶的婴儿来说,米饭无法下咽。因此,必须给不同阅读阶段的孩子,挑选合适的粮食。不要因为孩子暂时没爱上某本好书,就给孩子贴上“不爱读书”的标签。
其次,书是粮食,所以见效不快。
就算是吃药,还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何况是吃粮?孩子读书,是精神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和孩子身体的成长一样:每天盯着孩子,就觉得孩子没什么变化。可过一段时间回头去看,就会发现孩子的改变。因此,不要孩子读完一本书,就迫不及待地问:你读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要知道,某些暂时形容不出的感受,可能才是真正的收获,是需要时间去反刍、消化的。
第三,书是粮食,所以不能偏食。
在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之后,还要让孩子读各种门类、不同作家的书。从门类来说,文学、科学、历史……读得越杂越好。从作者来说,一般每个作家都有自己写作上的优势,如果只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就牺牲了汲取更多养分的机会。因此,孩子的阅读要扎根在更广袤的土地之上。只爱读小说、只爱读历史、只爱读xx作家的书等等,类似这种阅读的专一,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好事。记住“书是粮食不是药”,那么,面对孩子的阅读与成长,大人也许会心境平和许多。请放心,粮食绝对是有用的。古人早说过:食补也胜于药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11-8 13:50:21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半哪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22:08:05 | 只看该作者
八、对孩子精神食疗的法则
食补胜于药补。中国人食补朴素法则是缺啥补啥。我说书是粮食不是药,就是说书也有食疗的作用。事实上,书对孩子的性格塑造的确有矫正的作用。说到矫正,我想起自己的一个经历,只是不是读书,而是生活——我特别怕蛇。不知道为啥就是怕。十几岁时,有次跟妈妈一起走乡间小道,妈妈突然说:“刚才路边有条蛇……”我大惊失色向前猛窜几步,问:“哪里哪里哪里?”妈妈淡定地答:“刚才啊,已经路过了。很小的蛇,筷子长,小指头粗。”我胆战心惊地四下张望,接下去的几天里,我连续做着有蛇的噩梦,自己把自己吓得半死……长大后,觉得总是这么怕也不是办法,太窝囊了。有次在旅游景点看到卖工艺品,栩栩如生的竹蛇,平拿着还会晃动的那种。我心生一计,破费买了它。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就时常把玩这条竹蛇,然后把它藏在被子下、衣柜等等各种角落里。藏着藏着,自己就会忘记藏在哪里。一旦掀开被子、打开衣柜,总以为是真蛇,吓得魂飞魄散,激灵出一身冷汗。吓着吓着,渐渐地……我习惯了蛇的模样,习惯了蛇的存在。尽管我现在还是不喜欢蛇,也还有点怕——或许这个属于天性一辈子也不可能真正改过来,但比起最开始对蛇的恐惧,在我自己的魔鬼训练后,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同样道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属于天性的部分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改变。性格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但是,可是,可但是啊——如果能汲取其他性格的部分优势融入自己的天性之中,不是更占便宜么?!记得曾经看过古希腊人(似乎是古希腊人啊)认为人分为四种:男男,女女,男女,女男。而最容易获得成功的,是男女和女男。想想也很容易理解:纯粹的男性思维和纯粹的女性思维,都是有局限的。而具备部分女性思维特征的男性和具备部分男性思维特征的女性,自然是集两者之长了。要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性格缺陷,并主动寻求改变之法,显然不切实际。因此和我买竹蛇不同,孩子的矫正重任,就在大人肩上。我认为给孩子精神食疗法则,和吃饭的食补相同:缺啥补啥。很多妈妈为了选择孩子喜欢的书,费尽心思。现在,我们阅读食疗派出笼了!我们的具体矫正办法就是:跟孩子千方百计对着干!孩子越不爱看,就偏偏给他看!当然,“千方百计对着干”的要点在于“千方百计”。如何使用千方百计去改变孩子呢?
对于安静文弱、性情温和、老实寡言的孩子,无论男女,我们为他们选择一些励志类、名人传记类、冒险故事类的书。当然,《鸡皮疙瘩》那种口味偏重的恐怖历险类,还是免了。对于勇猛顽强、从小锋芒毕露的孩子王的孩子,无论男女,我们为他们选择一些柔情似水的、以亲情、友谊为主题的书。当然,有的柔情似水描写过于细腻、节奏太慢,同样不建议选择。
必须注意:这种食疗式矫正阅读,度的把握很重要,过犹不及。
度的把握首先是内容上。
这种孩子平日不爱阅读的书,必须比平日爱读的书在内容上更浅显、故事也必须流畅明快。这点可以借鉴“给孩子搭把阅读之梯”一文中的做法,给孩子对不偏爱的书搭把循序渐进的梯子。其次是阅读方式上。无论孩子是否已经开始独立阅读,这种书最好大人与孩子一起读。既便于随时关注孩子阅读中的心理变化,也让孩子有个沟通的伙伴、让阅读更有乐趣,从而容易坚持。在这一点上,老师比父母更有优势。集体阅读的力量是强大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精彩的集体阅读堪称具有魔力,能够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决定性的作用。还有是数量上。天性是不可违逆的,只是显性表现还是隐性表现的不同。就像我在自我矫正后不那么怕蛇却绝非爱蛇一样,一个性格静的孩子,即使通过矫正变得外向,他的性格中仍然具备羞涩内敛的一面,他更大的乐趣还是看自己感兴趣那方面的书,而他日后所成就的,必然是做他自己感兴趣的事。因此,食疗式矫正阅读,目的在于让孩子了解另一种看待世界、处理事务的方式,以便在可能的情况下有所借鉴。这种书籍在阅读上适宜用共读的形式进行,在数量上也不宜过多。如果矫正顺利,在阅读数量比例上,可以从1:9、2:8、3:7如此缓慢增加。
最关键的一点是:食疗切忌粗暴,必须在孩子对阅读已经很有兴趣的前提下进行。也就是在阅读的第二个层次、在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时进行。否则,以伤害孩子的阅读兴趣为代价的食疗,那将得不偿失!除了对性格的矫正外,这种“疗法”也同样适合在阅读上偏食的孩子。无论是“只读小说”还是“只读科普”,年纪小的孩子还会“只爱飞机”、“只爱猫”、“只爱图画”等等,短时间里“只读”某一类读物,是孩子的兴趣使然,不用担心。但长时间、比如一两年中“只读xx”就是偏食,就可以尝试着用以上方法来矫正。我想,这种矫正最重要的不是让孩子阅读不偏食,甚至也不是让孩子的性格更好,而是让孩子懂得珍惜幸福、追求幸福。我们都说:知足常乐。因此,表面上看,幸福正是来自于对生活状态的知足、满足。可是,人们对事业、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却往往来自于知不足、不知足。我觉得,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寻找、维持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才是真正的幸福。欧美的发达国家的人们,对于家庭与事业关系的处理,包括公司里工作制度的建立、生活里约定俗成的法则,都让他们比较容易维持这种平衡。比如周末是休息时间,老总也会安排自己周末休息;比如婚后的聚会一般是夫妻俩同时参加等等,都从制度上保障了幸福的实现。而他们也的确比我们更懂得享受生活、享受生命。但中国不同。在我们这个急速发展中的国家,家庭观念在东西方的碰撞中七零八落,事业上似乎一停步就会被时代列车甩远,更何况还有不正当竞争、低保障的社会福利……这样的状态下,能维持幸福的平衡,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中国,凡事力争上游的孩子,容易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但往往忽视对家庭的同时付出。而谁又能在工作上常胜不败呢?一旦事业遇到挫折,疏于打理的家庭也不是避风的港湾,幸福感顿时荡然无存,一颗心立刻苍老不堪。而容易满足的孩子,往往是安于平静生活的家庭型。一旦工作上安于现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斗志。生活的激流让人不进则退,人又是社会动物,不可能完全避免人与人之间的横向比较,一旦比较,心态就会失衡,再安逸的家也顷刻成为囚笼。我们上一代是这样生活。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也是这样。可我们的孩子还能这样生活吗?我们孩子的孩子呢???必须改变。迟早都会改变。改变生活从改变观念开始,改变观念的一大方式就是通过阅读。通过阅读,让事业型的孩子知道情感的重要,个人价值的一部分在家庭中显示,父亲、母亲这种家庭角色,重要程度并不亚于职场上的CEO、CXO,从而花一部分心思去经营家庭;让家庭型的孩子知道事业的可贵,知道幸福还有一种是回馈世界,对工作的积极进取并不完全等同于对名利的角逐,从而用更宽广的视野、更宽阔的心胸在社会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此一来,生命不再只有一个目标,将更为广阔,成功不再只有一个标准,将更为柔韧。幸福,应会因此更为恒久地存在吧?!之前没写清楚:写这个“精神食疗”,缘于最近采访几个成功人士——不是指名利上的成功,尽管名利上这些人的确也不差,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追寻的理想、结合现实做了实事、生活得非常充实。从对他们的深入采访(每个人都聊了6小时以上)中,很明显地看出:他们的性格并非天生如此。他们的成功,首先当然都基于天性,但问题是,没有一种天性是不好的,也没有一种天性是完美的。而我最大的感觉是:他们获得成功最重要的,还是对天性、对自身的打磨。改变天性是不可能的。但这种打磨不能称为改变,应该可称为改良吧。这种打磨,一种是阅历上的。他们是成人,比孩子而言阅历多得多,而他们比一般人更注意从阅历中汲取、反思,改良了天性中的一部分。比如采访的一个人,曾经非常文静内向不擅言辞,如今管理着好几万人,迄今事业上仍然有极大挑战,却依然从容不迫,口才更是一流。这就是他有意识训练自我的结果。另一种打磨,则是阅读上的。除了自己本身爱好的阅读之外,他们比一般人更注意去阅读自己缺乏的、不擅长的、甚至是本不喜欢阅读的那些,并且积极用到生活中。而这种阅读-运用的过程,其实也是改良了天性。孩子的可塑性比大人要大多了。之所以称“食疗”而不是“治病”,就是和你说“硬拗着孩子的父母”不同。“食疗”不是逼迫孩子看什么书,而是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孩子自身的兴趣,让孩子意识到另一种欣赏角度、感受另一种处事方式,视野更宽广就所获更多。我个人深信:阅读食疗是有益、有用的。在孩提阶段,需要大人费心引导。若能养成这种习惯,到成人后依然能“缺啥补啥”地阅读,将受益更大。至于多少人能够做到……唉,其实能做到的人,不看这帖子也能做到,做不到的人,看再多帖子也没用啊……打住打住!不能这样想,这样一想,我就什么都不想写不用说就回到从前了!
九:你信书吗???
这次且不说那些不懂阅读重要的人们,单说说我们这些自觉懂阅读、想让孩子多阅读的人——带领、引导孩子阅读,让书传授孩子知识、滋养孩子灵魂。毫无疑问,你这样做,是爱书的。那么,爱书的你,信书吗?尤其是:你会信即使过程坎坷结局却永远充满光明的童书吗?你信喊狼来了的孩子会吃亏?不信会哭的孩子有更多糖吃?你信小红帽能安然从大灰狼肚子里出来?不信被拐走的孩子一去不返?你信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信现在的离婚率越来越高?你信善有善报勤劳善良勇敢的人获得幸福?不信命运的乖戾、时世的无常?你信吗?真信???我想,你不会真的只信前者吧!这毫无疑问:任何一个大人,都不会只信前者。岁月的流逝带给我们皱纹和智慧。智慧的特征之一就是质疑,就像皱纹会质疑我们的脸果真光滑。不信书里所说的,我们的行动自然与书中不同。我们叫孩子不撒谎,可为了种种原因,我们自己用一个谎言掩饰另一个谎言。我们让孩子勇于挑战,可我们在身体安全之外,更多因胆怯而对新鲜事物的追寻小心翼翼束手束脚。我们希望孩子拥有幸福,可老师会因分数鄙薄某个孩子、父母会因小事争吵不休冷战不停。我们要孩子勤劳,可我们却忍不住羡慕嫉妒恨地谈起谁谁谁多么幸运,天生好命不劳而获。——我们的一举一动,孩子都在读。无论师生共读还是亲子阅读,在我们给孩子读一本书时,孩子其实读着两本书:一本是死的书,那是书本。一本是活的书,就是我们。不信书,当然行动与书籍是两层皮。书读得再多,无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里、成为自身的一部分,那么这样的阅读也只是“轻阅读”。轻浅地滑过生命的时空,滋润了地表,消遣了时间,却无法真正滋养心灵。不信书,还去读书,书只会压在肩头成为包袱,而不是生命打开新的窗户,看到全新的风景。甚至可能会越读越冷漠,因为经历过而冷漠。可我们是大人,在引号孩子前,自己如何能信书?如何去信书?尤其是童书?信与不信,我只能以我的体验为例。孩提时代,我和所有孩子一样,是信书的。因为书少,对书的迷信越发深。也因为看的书少,这种信持续了更长时间。在某些方面,我的确比较晚熟——比如信书这一点。因此,我才会信《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这本书对我的生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书中主人公40多岁突然开始追寻自己绘画的梦想,而且在此之前什么训练都没有、什么天赋的苗子都看不出、甚至显得比一般绘画爱好者更愚钝时,就一头全身心地扑向绘画……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这本书,我绝不会贸然辞职,开始我的全职写作生涯。如果不是信这本书,如果现在让我回头再想辞职问题,尽管我对辞职不后悔,但我想:我很可能不会坚持当初的选择。长大后,我一度不再信书。如此文开头所述,我觉得:妈呀!生活和书本太不同了!我见到某些写出好书的人,他们本人根本就不像书里那么好——他们的书在骗我!我见到某些人的遭遇,发现自己拼命努力无法得到的,别人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所有的书在骗我!当我满怀善意去对待别人,得到的却是伤害时,我简直要崩溃了——没天理啊!天理都是骗人的!就像这好网里的种子,说什么“天道酬勤”啦,我拼命大段回复也没得到,别人跟着后面轻松一句话就哗啦哗啦打掉幸福的种子,这怎么叫天道酬勤——这系统,这世界,都是骗人的!曾经的我,就是这样想的。我怎么可能信书、又怎么可能信童书呢?!然而,等我见到的人和事再多一点,读的书再多一点,我就变成了眼下的我:现在,我信书,信这个世界。正如我信好网这个“天道酬勤系统”。也许今后还会有不信的阶段,但有过这种经历后,我觉得我最终还是会信。我是这样想的——我们不信,往往只需要一个事例。为什么不能反过来:就信我们信的那一点?比如:有人对我做了坏事,我不再信他的善良。可这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确善良,我为什么就不信他的确有点善良、人性中的确有善?比如:我辛苦付出没有得到回报,但的确有人辛苦付出得到了回报。我为什么就不信天道的确酬勤,只是这次没轮上我?说到机遇,有概率学家测算: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机遇。平均每个人一生会有7个机遇。第1个往往来得太早,被普通人拿豆包不当干粮地忽视;第7个往往来得太迟,被普通人自感垂垂老矣而放弃。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为什么不乐呵呵地期待5个机遇来敲门?我曾经哀叹生长在山谷里的花,和生长在山顶的花,受到的待遇永远不同。我经历更多人、事、书之后,我却感觉:生命的重负,对于每朵花、每个人都是同等的。只是呈现的方式不同。山谷的花不受关注却开得自在,山顶的花阳光关注却更多被风摧残。对于乞丐,他的重负是物质,为了生存而忧愁;对于阔佬,他的重负是精神,他为了空虚而烦躁。会有人说:什么呀!好多阔佬哪有精神啊!他们就过着猪一样的生活!可别忘了——过年,就是猪最大的痛苦!平时生活越优裕的猪,对这个恐惧就越大呢!这,正是更大的精神重负啊!总而言之,我想:信美好的存在,而不是信自己对美好的拥有。不因自己没有得到而不信。从更绝望的层面来讲,其实我很多时候都想:其实孤独才是人的本质。其实毫无意义才是生命的真义。其实人生不过如此。每逢此时,我就慌忙去看一些书、上网看一些人的博客、脑子里回忆一些事,对自己“精神食疗”:似乎有的书中那些孤独的灵魂,直到现在还有人与之对话,那么孤独也不是绝对的孤独;似乎有的人的生活真的幸福,一群人、一家人其乐融融;似乎有的人生真的绽放光芒,不仅温暖了自己,还照亮着同行人……其实我知道,如果以我“不信”阶段的绝对标准而言,这些书、人、事,都并非无懈可击。所以我清楚:我信的,很可能只是一个梦。可作为普通人,我们能有什么?也许,只有这个信的梦而已。但只有拥有这个梦,人生才会有点趣味,因为我们才会有兴趣做很多事:用很多行动,试着去实现这个梦。比如我一再回复,梦想种子掉到我身上。事实上也的确掉过呀!只是生活中更多的行动,很可能因为我们生命短促,系统还来不及回报,我们就翘辫子了——那对我们而言,回报似乎意味着并不存在。那不就是善有善报并非天理吗?那我们的信、我们的行动岂不是没了收获吗?依稀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做好事的最大收获就是自己成为好人。曾经很不理解这句话。觉得“成为好人”算什么收获啊?!现在我的理解是:成为好人,就是拥有平和宁静,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尽管世事喧嚣却少为外界干扰所苦;成为好人,就是拥有从容与微笑,能原谅别人的过失,因此也能原谅自己的过错,获得真正的安宁。这就是回报:我们的行动就是我们的回报。我们创造的美好,最终都会经外部馈赠给自身。就像这好网系统:如果我拼命回复,却永远也无法得到种子,可我也得到了回报——我最大的回报就是我的行动(我写的这些文字)。经由这些叙述,我才理清了自己的思路。理清思路,对我下一步行动才有好处。所以,人们常用“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形容对戏的痴迷,其实对阅读也同样如此。所以,我们常觉得疯子傻子比我们更快活,无他,只是信而已。所以,那些给孩子读书读得悲伤处哽咽落泪、欢喜处嘻哈同乐的大人啊,孩子听你们读的书,是有福的!因为书里的故事不再是故事,而是有了生命的温度。这个温度,来自于大人的阅读——这,才是“阅读的梯子”中“声音”那把梯子的最妙之处。那么,我们大人不要打开书感动、合上书叹气吧!且让我们信书,且只有信书,才能真正感染孩子,才能落实到行动,才能让阅读四层次中的“学以致用”真正成为可能!
十:关于幸福
曾写过一篇短文《幸福从读懂童书开始》,里面写过: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真正意识到儿童文学的魅力,是在我成年之后,是在我为文学梦辞职的那年。那时,我的生活陷入颠沛流离之中,强大的现实几乎摧毁了我用可怜的文学梦搭建的精神堡垒。有一天,我帮朋友的孩子买《安徒生童话》,接着就去邮局取我盼望已久的稿费。在排队取钱时,我信手翻开了那本书,第一篇是《海的女儿》。我站着、看着,眼睛慢慢湿润了。身边的喧嚣顷刻间离我很远,满眼满心,只有那个因为所爱而飞向天空的灵魂。 我永远无法忘记这一刻,从小爱看书的我相信故事是真事,这篇虚构的童话,对我也是毫不例外的真实,海的女儿深爱王子,而我的王子是文学。如果刀锋是追寻所爱的必经之路,又何不与海的女儿一般,在上面继续跳舞?那才是生命的美丽。这世界有太多丑恶,让我们随着成长对其增添怀疑。而所有文学类型之中,儿童文学恐怕是最为坚守人类美好信念的一种写作。只有相信,才能得到。看懂童书、相信童书的那刻,正是对人性的正面进行积极肯定的一刻,正是相信光明真实存在的一刻。……孩子和成人不同,孩子有着更柔软易感的灵魂。阅读童书,能对成人的我有着如此拯救,在被分数围剿的年纪里,阅读应该是他们观望世界的最佳窗口、寻找心灵伙伴的最佳途径。阅读能让心灵沉静、丰盈。我深信,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只有拥有这样的心,才能感知、获得真正的幸福。而且事实上,一个幸福的人,就算他仅仅只想自己能幸福,只要他真正获得幸福,就必然会让别人因为自己而更幸福,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完全孤立地存在。所以关于人活着为什么,我真正想说的是如何获得幸福。
首先,要信幸福真的存在,才有可能感知、从而获得幸福。正如你相信美好存在,才会看到美好。
我认为这是个非常严肃非常重要的前提。不信一个事物存在,即使它就来到你眼前,你也不会认为那就是你想找的事物啊!因此,有信仰的人普遍幸福感比较强。信仰具体到宗教信仰上,才会有各种宗教在被指“迷信”的重压下依然大行其道。
其次,明白幸福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那样整齐划一。幸福分为很多种,不同种类间横向无法比较也不应该比较。每种幸福都是完整的。
“幸福分为很多种”当然是说,我认为的幸福,你可能觉得是痛苦。比如我觉得这么静悄悄地呆在屋子里,发狂地在论坛上一码几千字地宣泄是幸福;而对一个以体育运动为幸福的人来说,这完全是种折磨。“每种幸福都是完整的”就是说:硬币有两面,每种幸福也同样有该种幸福的付出。我们不能把所有幸福的某一面集中起来形成“集中幸福”。如果真去追寻这种 “集中幸福”,就能立刻、永远地得到:不幸!!比如我一度就非常羡慕:那些父母很了不起的孩子多幸福啊!天生就有那么好的基础,在父母帮助下随便努点力就能取得成绩也~~~后来我发现我太愚蠢啦!那些孩子从小就笼罩在父母成功的阴影下,挣脱这阴影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根本不比普通人对生活付出的努力小呢!甚至有的孩子无法超越,就从此沉沦——沉沦都没法安心沉沦!因为灵魂深处总会有个声音提醒他:我太没用了……我比不上他们……以上,我就是犯了“集中幸福”的错误:把平凡父母对孩子的平等与纵容,结合了非凡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与帮助,硬是捏出个不符合事物存在规律的幸福来。
最后,记住一大不幸——我们会死。
我们会死也!!!我们日复一日地活着,阳光下,阴雨天,忙忙碌碌——我们知道会死,却像从来不知道会死一样的活着啊!好象此刻的存在是永恒不变的!咳!你们不觉得奇怪吗?我觉得简直奇怪极了!很多次走在大街上,我一时神游就会想起这个问题,再看看身边的人流,都觉得世界太不可思议了!而和伟大的死亡相比,我们现在觉得那些不幸的事,不是太琐屑渺小了吗?!所以,我觉得记住上面三点,常常提醒自己这些,就会比较幸福。
具体到创造幸福来说,我觉得无非拥有两种:所爱的人和所爱的事。
而要想幸福,这人与事两者都不可缺少。不同的只是比例问题。——其实,每个人都有所爱的人、所爱的事,不是吗?尤其是妈妈们,所爱的人有个永远不会变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这多好呀!那些做出伟大事业的人,据我目前发现:基本都是更重视所爱的事的人。作为我们普通人,我的感受是:我们会更重视所爱的人。或者说,有了所爱的人,其他事才觉得有趣。“精神食疗”里说到幸福的问题,其实是在人和事之间去尽量取得平衡的问题。就是希望爱事的人也努力去爱人,爱人的人努力去爱事。因此,妈妈们能够爱孩子,有所爱的人了,这时应该去爱点事。而且是必须爱点事,才能更懂爱的人、让所爱的人更爱自己。

前面“凝视晚秋”说得真好:父母是孩子的天花板!我想,当妈妈去“爱事”时,其实就是在提高天花板的高度。这个事,可以是工作,可以是爱好,可以是家庭……可以是一切事!拿往往被人认为最细微、也是女性最爱做的来说:把自己折腾得美一点。这就是件很重要的事啊!把自己折腾得美一点,就要内外兼修。内是读书、读生活、修身养性、还要运动健身,外是服饰搭配、美容知识,美容知识还涉及到化工知识、医学知识……服饰搭配也不简单,“美学”是多大的一门学问啊,何况要亲身来实践美学?!到最后还可能“美吾美及人之美”……像这样,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无限延伸开,扩大到整个世界呢!这些事多有趣啊,能活着做这些事多幸福啊,不是吗?其实,我觉得中国人更重视“大事”,而且是“建功立业的大事”。也是在这种要做大事的压力下,幸福跑得无影无踪。比如我非常讨厌“胸无大志”这种词……不对,准确地说:我是不喜欢把“胸无大志”作为贬义词。可能是中国太大、历史太悠久,搞得中国人太喜欢有“大志”了。那股动不动就要超英赶美、拯救他国受苦受难人民的劲头,到现在也没有消失。我一直认为:爱一个人,并不比爱世界容易。因爱一人而伟大,并不亚于爱全世界的苦难同胞。所以,胸中有无大志,都可以获得幸福。有的人牺牲自己个人与家庭幸福,却带给更多人幸福,如丛飞,我们当然景仰。但不是我们都必须这样做才能获得幸福。(跑题一下:因为老提倡“大志”,老宣扬“圣德”,害得我们老百姓都不知道怎么做人了。实在是因为圣人的道德我们做不到嘛!圣人做出伟大的事,是因为他们认为做这些事给自己带来了幸福感,以常人之苦为乐,这才是圣人圣之所在啊!)我更觉得:更多幸福往往是平凡的。好好去爱自己的父母、伴侣、孩子、朋友,如果能真正懂得爱,因为爱这些人而为他们去做一些事,这样就会有连绵不绝的幸福感。而表面上看,每个人都是孤零零的存在,都必须承担着自己的苦痛。但事实上每个人的血脉都与世界相连。我们的父母、伴侣、孩子、朋友已经是个小圈子、小世界。这个世界又连着另外的小世界……我们能够好好爱身边的人,为他们做事,从而自己感受到幸福,这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事!——就从自己的生活中捕捉小幸福,往往会发现自己得到的是大幸福呢!至于孩子学习,尤其是小孩子,无论是为“为中华崛起而学习”,还是为“将来的幸福(给儿子买麦当劳)而学习”,都很空洞啦!举个例子:对刚进校的小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是进行爱妈妈的教育。他认为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祖国”这个概念太抽象,妈妈则非常形象、具体。而如果一个人连他的妈妈都不爱,又何谈会爱祖国呢?!所以对小学生的最佳状态应该是:让孩子为兴趣、因为觉得好玩而学习。可惜啊……这种理想状态基本是学校来决定的,大部分中国学校目前又做不到这点。我个人观点是:小学阶段,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能写完作业就算啦!结合孩子个性,养成些基本习惯,就万事OK了~~绝大多数时间,一定要玩啊,一定要玩!就玩阅读,让孩子拼命课外阅读;就玩讨论,孩子越大就越多和他讨论书里的问题、现实中的问题;就玩体育,让孩子长得壮壮的;就玩生活,有机会就带孩子出门,出门前先做好研究,尽量有目的、有主题地旅游……让孩子长成个皮实健康从容的孩子,尤其男孩子懂事会比较晚,一旦有朝一日他突然醒悟要学习了,以前积累的那些就都厚积薄发啦!幸福和知识不同。知识是疫苗,必须学(打)到身体里才管用。幸福是传染病,在身边就可能会被传染。哦,差点忘了幸福最简单绝招:冲着镜子笑!心情再不好,使劲冲镜子笑一笑、笑几笑,保证会比之前好!一个自己感受到幸福的大人,必定会把更多幸福带给孩子呢!这,就是我关于人活着为了幸福的个人偏见。
11、引导孩子从阅读到思考
对已培养阅读习惯的孩子来说,如何引导他们进行思考才是重中之重。只有进行思考,才能先将厚书读薄、再将薄书读厚,才能融会贯通将他人思想真正化为己有,才能真正变为行动,做到学以致用。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一些引导、帮助孩子从阅读走向思考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分别为:信口开河、乱写乱画、倒背如流、大胆混搭、自相矛盾、手舞足蹈、两眼发直、孤家寡人、咬定青山。对每个方法详细解释之前,在实施这些方法之前,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牢记一条原则: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对大人来说,无论身为父母还是老师,这原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很难、非常难。首先,要把尊重与顺从区分开。有溺爱孩子的家长,唯孩子之命是从,这当然不是尊重。其次,真正重视孩子的意见。尽管我们常说“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孩子比我们成人想的更直接透彻”,但事实上,我们往往会借“你还小你懂什么”、“现实不是这样”为由,向孩子灌输我们的想法。最后,这原则做起来难,其实是因为:即使在我们成人与成人之间,又何尝真正做到“尊重对方的独立思考”呢?成人之间,我们假装尊重对方的想法,心里往往会习惯性地都认定“我才是对的”。在问对方“你觉得这样如何”时,其实是问“你觉得这样是对呢?是对呢?还是对呢”——问题提供的所有选项,都指向自己心中预设的答案。所以,记住“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这条原则,意味着记住了两个基本事实:每个孩子天生就会思考——因为世界对孩子来说是全新的,他们不思考就无法理解开水很烫等常识,就无法在这个世界生活。
越小的孩子思考越独立——因为此时世界根本不存在任何定义,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判断、去描述。因此孩子的语言更接近艺术家的语言。所以,只要思考的问题与大是大非无关,宁肯让孩子保留疑问,也别勉强孩子接受大人的标准答案。即使孩子思考的结果在你眼中看来十分幼稚可笑,你可以用一句“你是这样想的啊?我和你想的不一样,我想的是……”,如此直接表达你的思考,促进孩子自己去进一步思考,而不是让他立刻接受自己的观点。我想,所谓的独立思考,对个人而言,无非是既汲取营养、又顺其自然,让树长成树的形状、花成长花的模样。对世界而言,无非是让我们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从中学会用多种角度更立体地看世界。独立思考才可能真正形成参差百态,才会演变为罗素说的:须知参差百态,乃是幸福之源。下面详解9招:
信口开河:每本书阅读中、阅读完毕,孩子若无话可说,请不要勉强。读过书的大人可用分享的态度,对孩子说说自己对这本书的想法。说时别忘了申明:“不知道你怎么想,我是这样觉得……”既是分享,语气也不妨轻松活泼。如果孩子有兴趣发表意见,不妨让他自由发挥——信口开河。此时,大人要做的不仅是耐心倾听。一旦有闪光的句子、想法诞生,更要立刻大声、清晰地用书面语言重复一遍,及时赞赏孩子这句话或这个观点很好。另外,还可偷偷记下这个句子、观点,日后有机会可重复探讨。记录时要注意:对大孩子来说,可以光明正大、惟恐大孩子不知地记,因为这会让大孩子感到被重视、被激励;对小孩子来说,却以偷偷摸摸为宜,比如用手机、录音笔等等。因为小孩子的思维更跳跃、更易被中断,大张旗鼓地记录反倒可能影响孩子“开河”时的专注。“信口开河”这个办法,很小的孩子就可以用。但我们往往忽视了它对大孩子其实同样有用。大人对幼儿的信口开河多为欣赏鼓励,对大孩子却会加以喝斥,说孩子是“胡说八道”。其实谁不曾胡说八道?眼下的我,不也正在胡说八道么?当然,比“胡说八道”更重要的是“自圆其说”。但胡说八道正是自圆其说的前奏。为了让孩子有朝一日能自圆其说,请现在给他们留下胡说八道、信口开河的空间吧!
乱写乱画:这一条,突出一个“乱”字,“杂乱无章”之意。大人、尤其是老师,对孩子阅读常常会要求写读后感。写读后感的确有效。但读后感准确地说,更多是展示思考的结果,而不是促进、激发思考的方式。绝大多数孩子,基本都把写读后感视为畏途。有很多孩子说自己喜欢一本书的原因,可以说得滔滔不绝,甚至可以说得很精彩。但要孩子写读后感,马上就显得干巴巴。所以很多孩子写读后感时,不是写自己的感受,而是在网上搜索、在书上的推荐语里摘抄,大段引用别人的话——这,其实就走向了思考的反面。我们大人回想自己的阅读,也会发现:我们平日里大量的思考,其实是零乱的、琐屑的。只有到围绕某件事进行分析时,这些思考才会从点滴汇聚起来,才会串出一个链条,形成自己的意见。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写”是“说”的升级版。写下思考比说出思考,要求的能力更高、对促进思考也更有效。《傅雷家书》中傅雷强调儿子傅聪应该多写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原话我不记得,大意就是:写,就是对思考的梳理过程。落到笔下的思考,自己的印象会更深刻。因此“乱写乱画”,就在“说”和“写”之间搭一座桥。具体做法很简单:对年龄小的孩子,不妨乱画——这个做法,来自于新教育的“读写绘”研究。就是阅读后、听完故事后,孩子随意把感兴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内容可以是故事里的一个片段,也可以是完整的故事,还可以是给故事接龙。必须强调:万万不可嘲笑孩子画得不好。和传统学画的临摹不同,这里的画,更多是表达思考的手段。大人如果细心研究会发现,孩子把对图书的思考,甚至会用不同颜色表现出来。说句题外话:临摹,是学绘画的一种古老方式。这种方式有其合理的地方,但如今的绘画班很多只用这一种办法教学,就特别显出它的缺陷——往往容易落入巢穴,千篇一律,并不能真正让孩子张扬自己生命的灵性。对年龄较大的孩子,阅读时要求在书的旁边信笔写下批注、划下感兴趣的句子。批注写得不用很多,就那么短短几句话甚至几个字就行。感兴趣的、划过的句子,不妨在读完之后再重新回味一遍。为了提高孩子批注的兴趣,我们可以对孩子说:每本书都是一样的。只有做过批注的书,才是惟独属于你的书啊!当然,这里的书,必须是自己的藏书。如果是图书馆借的书,不妨为孩子准备个摘抄本。孩子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摘录,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可以把要批注的想法写到本子上。显然,这对孩子有更高的要求。用这“乱写乱画”的“零乱”,让孩子从点滴、细微处积累思考,让孩子读后有感、记录零碎感受,最后的方向,是从杂乱无章走向出口成章、下笔成章。
倒背如流:孩子的记忆力超好——这点大家都有共识。台湾学者王财贵教授正是建立在这一点基础上,形成了他提倡的“国学教育”。个人认为:国学教育是必要的,但绝不等同于读经。把“经”让孩子背会,让孩子在成长中反刍、消化、运用,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根本不可能实现。因为现在的环境,不是能让孩子纯粹去反刍、消化、运用“经”的时代,而是更需要孩子在鉴别东西方文化中吸收、运用的时代。所以,我觉得这条值得解释的是背诵的内容:背诵是必要的。但与其整本背“经”,不如有取舍地为孩子选出一些“经”中的内容,同时把精力更多放在真正值得背诵的内容——诗词上。中国诗词是柔软的经。从接受的难易来说,那些以文学方式传承的传统密码,更易被孩子理解、从而接受。从使用的角度来说,那些华美的辞章,也会更多用到孩子的表达中。如此推广开去,那些优秀童书中感动孩子的部分,不妨也让孩子背背。为了让孩子乐于背诵,有一些小诀窍:比如,开始时,其实不用强调要背,就说让孩子熟读几遍。比如,不妨大人和孩子搞场背诵比赛,大人肯定背不过孩子,让孩子有成就感。比如,老师要求孩子背诵是关系到考试,字词都必须清楚。但父母要求孩子背诵时,不必那么苛刻。尤其是童书、小说中的内容,基本背诵就行,不用像诗词那样苛求于每个字词的准确。比如,如果能让孩子理解内容,更有助于孩子背诵。这里说的理解,不是老师要求学生的那种词句明晰、主题明确,而是让孩子基本明白要背诵的这些说的大概是什么。比如,有个妈妈在女儿读中学、背诵的时间更少时,她是用录音机把值得背诵的内容录下来,在家里反复播放。时间长了,女儿也就熟极如流了。比如,不妨边游戏边背诵。记得我弟弟4岁时,我让他背《登鹳雀楼》,他读过好几遍也没背下。我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根据诗词内容来表演。白日依山尽:手指远方做下山的滑下动作。黄河入海流:做出波涛一浪一浪向前;欲穷千里目:做出孙悟空眺望的姿势;更上一层楼:放下孙悟空的手势,做出上楼的动作。我一边表演,一边说着这些诗句。弟弟哈哈大笑,神速地背会了。让我有点惊异的是:不知弟弟是年龄大了恰好从此开窍,还是觉得诗词原来讲的也是故事很好玩,从那以后,他对背诵诗词这种事,不再那么反感了。在阅读中,我个人的感受是:绝大部分,是默读(完全不出声,眼睛滑过文字);有时候,会默诵(嘴巴不出声,其实在念);还有时候,忍不住大声读出来。往往这些忍不住大声读出来的内容,是最触动我的内容。思考,就是反刍这些触动。如果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光,背诵一些内容,把这些触动自己的文字记下来,就是在积累思考所需的原材料。
大胆混搭:所谓混搭,就是将一些书合并同类项,让孩子同一时间里被这些作品“围剿” 。最简单的混搭办法,莫过于对“同一系列图书”的阅读。这种系列图书分为两种:一种是同一作者的“xx系列”图书,这种系列图书的品质相似度更高;一种是由出版社策划的不同作者的“xx系列”图书,而这种系列图书据我观察水分比较大,能保持水准基本相同的系列比较少,因此少有的几套如“彩乌鸦”、“国际大奖小说”、“中国科普名家名作数学系列”等,都取得了相当积极的市场认同。系列图书,会是老师用来作为扩展阅读的好办法:师生共读一本,推荐孩子自主阅读该系列的其他图书,课内课外结合,收效更大。顺便说一下:我常常看到有父母对“要不要给孩子买全套某系列图书”抱有疑问。我想,这也是根据孩子的阅读程度不同来区分。刚刚开始自主阅读的孩子,不妨为他买全套的书,这样孩子读起来更轻松、更容易激发阅读兴趣,便于培养阅读习惯。若孩子已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父母或者囊中羞涩、或者家里书满为患,我倒觉得不妨克制一下,只给孩子在一套书中挑口碑最好的几本购买,或者先买几本,拖一段时间再买几本。人的天性,就是对“容易得到的不珍惜”。相对那些拼命给孩子买书、只担心孩子看书少的大人来说,这样去买书是反其道而行之,有点“吊孩子胃口”的意思,反而会刺激孩子更珍惜已买的那几本,孩子很可能会尝试着对那几本书反复阅读,其收获不见得比买全套的少。中级混搭办法,就是同主题阅读。比如历史类、亲情类、战争类……等等,在某一段时间,将同一主题的图书提供给孩子。其实,阅读经验丰富的孩子往往会对大人主动提出这种要求:希望阅读某一种类的图书。在这网络时代,为孩子提供这些同主题的图书,只是简单搜索一下就能解决的事情。但还有一种同主题阅读,就相当考验大人的水准了:把同一主题在不同时代中有不同解读的图书集中在一起。这样一来,大人只要稍加点拨,孩子就能顺着时间的脉络看到思想在不同时代中发展的轨迹。这种阅读的例子,我看到最精彩的是画家、图画书作家姬炤华先生(可惜他的图画书基本在加拿大和美国出版)在《读库》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其中展示了《三只小猪》在不同年代的各种作品,这些不同年代的作者对主题的各种解读,实在精彩得让人瞠目!高级混搭办法,我以为就是扩展阅读了。倘若孩子对某种内容或某种主题的书籍感兴趣,那么,同一内容、同样主题的图画书、文字书、影视、美术、甚至音乐……等等,综合在一起供孩子品尝。每种体裁都有它的优势与劣势,即使是改编的作品也会有不同取舍、存在不少差别。这种对同一主题的全方位解读,让孩子眼睛看之、耳朵听之、手舞之、足蹈之……这对孩子的熏陶,显然比单纯只读一本书更好,也能让孩子在重复中深入主题、细细回味。还有一种扩展阅读,是根据已读书中内容的指引来读书。比如一本讲星星的童话、小说,不妨扩展到讲星星的科普书;比如一本书里提到其他书的书名,不妨将这本书也买来让孩子读,这样也能加深孩子对两本书的理解。为什么“大胆混搭”能对思考有帮助?很简单:所谓思考,就是希望孩子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孩子还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还不懂如何举一反三时,大人帮助着找出这些“一”旁边的“三”,摆在孩子面前,让孩子明确知道“一”可以变成“三”。当孩子发现一本再好的书,也会有不同方式或是不同人来进行新的叙述、讲解,孩子会感到任何书都是一本“未完成的作品”,就能渐渐意识到自己可以加入其中,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前进。轻松跃过读后感的坎儿。教育家朱永新曾说:真正的思考其实是从写的时候开始。翻译家傅雷在《傅雷家书》里,在建议儿子勤动笔写信时,也说了类似的理由。当然,这两位大家此话针对的都是成年人。但对成人都效用巨大,正好说明写作对阅读与思考的巨大功效哦!而对孩子来说,读后感,无疑是与阅读联系最紧密的写作。近一个月来,有近10个孩子在网上向我求助:到底怎么写读后感啊?而我还看过网上有标题为“影之翼读后感300字”的帖子,内容为“急需”,后面有12个感叹号……——看着这些,我更急呀!!!我得公平地说:读后感恐怕是最难的一种写作。我说书是粮食不是药,那么阅读就是吃饭,而读后感就是对食物发表感言——相当于美食家的境界。美食家如洪七公,才能品尝出黄蓉做的一块肉里分别由哪五种不同的肉组成,才能衍生为“玉笛谁家听落花”的雅致。普通人如郭靖,同样精美食物由他来吃,只是风卷残云一番,只能落个“牛嚼牡丹”的叹息。读后感,是将感性的阅读用文字做出理性的表达。用文字描述心理,对孩子来说本就很难;阅读中很多细微的心理变化,更是转瞬即逝。因此才有很多孩子,甚至不乏一些平时喜爱阅读、也不怕作文的孩子,惟独写起读后感却变成狗咬刺猬——无处下口,就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的阅读更多是“牛嚼牡丹”。让吃了牡丹的牛,去品评牡丹的滋味?岂不是难煞牛也!而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是这吃牡丹的牛啊,怎能忍心去怪孩子读后感写得千篇一律?!要说呢,还是现在的孩子聪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孩子摸索出了写读后感的基本规律和模式:开头,讲述自己得到了xx书;中间,将该书内容简介略微改编一下;结尾,发一两句感慨“升华”全文。可见这样的读后感里,真正属于“感”的那一部分,其实一篇文章中仅仅几句话而已,基本等同于吃过牡丹的幸福牛儿感叹一声:“哞!哞!牡丹味道还不错!”更有甚者,还有的孩子连这最后的感慨都不写!目前很多书不是有专家推荐语吗?有的孩子就把这些推荐语改头换面用到读后感的结尾部分——读后感完全变成了“读后无感”。 所以,对那些害怕写读后感的孩子,我支的歪招是:那就不写读后感呗……写信吧!给书里某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写封信。无论这个人物是好还是坏、戏分是重还是轻,只要自己感兴趣,就给TA写。当然,也可以给这本书的作者写。是否喜欢这本书,为什么?是否有些更妙的想法告诉作者,让作者向自己学习,今后写得更好点?读后感变成写信,如此偷梁换柱,起码有如下好处:一是不易害怕,乐于动笔。我组织过几场城乡班级间的通信。在给遥远的陌生朋友写信时,没有一个孩子害怕动笔——尤其是老师保证不看、直接封好寄出时,孩子们更是群情激奋啊。二是保证原创,不易雷同:写信,就会自然而然地记下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就失去了“改编该书内容简介”的偷懒机会。至于专家推荐语,内容合适时仍然会被有的孩子引用,充当对该人物的点评。但这种引用显然要合理得多。三是代入感更强,更容易激发出真情实感。纸上得来终觉浅,因为书中文字和现实体验毕竟不同。写信的前提是要将书中人物当成真人一样(作者当然是真人)、当成远方的陌生朋友,于是不知不觉就把自己部分融入书中,产生更深的情感共鸣。关于这第三点,我想讲个故事——09年12月,深圳南山央校的14位名师,给我的14部作品上了15节公开课。我旁听的是其中王军宁老师给她初二的学生们讲的《影之翼》一课。被我忽悠着看过《影之翼》一书的人们肯定都知道,该书中的那群“影子”,其实是南京大屠杀中死去的孩子们。公开课中,王老师设计了一个精彩的细节:她请孩子们预习中以“我是一个影子”为题,写下一些文字:假设自己就是当年的南京孩子,自己有怎样的家庭、怎样的遭遇、最后怎么会遇害。上课时,经过关键情节共读、短剧表演等层层铺垫,气氛越来越肃穆时,王老师随机点了位女生,让她念出她写的“我是一个影子”。女生站起身,读一张粘在书上的即时贴。读到中途,她停住了。我回头看她。只见她低着头,用头发遮住半边脸,眼泪大颗大颗地流,努力张了几次嘴,可嘴唇哆嗦着,没发出声音。王老师的眼睛近视,没看清她的表情,有点惊讶地示意她继续,女生哽咽着低声说“我读不下去”。王老师再往前走两步,才看清女生满脸是泪。王老师这才明白过来,她接过女生的书,帮女生读完。课堂上,极其安静。因为除了这个女生外,每个孩子都做了这样的预习,都写了“我是一个影子”,都将自己彻底融入到了一段历史之中……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对战争进行反思、对如何从过去中汲取力量进行剖析,都是水到渠成的事。那是堂非常成功的公开课。我想,那全班学生、那听课的我在内的数十位其他学校的老师,不仅获得感动,还能获得启发、激发思考。讲这个故事,并非要吹嘘《影之翼》多么出色,那堂公开课的成功,我认为恰恰相反的是它能充分说明我的一个想法:一本书,其实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当读者与作者发生强烈呼应,就会超越图书内容本身,而使一本书的存在产生全新的意义。对一本书,读者代入感越深,导致被激发的情感就越强,随之而来的思考就可能越持久,持久则会深入。要产生这种代入感,当然和作者有极大关系。但和读者如何读书、是否主观上愿意去“信书”,同样有极大关系。不过,王军宁老师促使学生融入图书的这个技巧,我认为是她结合该书的特别之处和学生的年龄段而进行的智慧选择。王老师的孩子一则久经阅读训练,二则他们是初二的孩子,已有足够的阅历,可以设想一个人的一生。而对于尚且懵懂的小学生或是对写作比较头痛的孩子来说,若同样让他们写“假如我是xx”,很可能他们会从一本书出发,展开幻想的翅膀,越飞越远……越飞越远……结果变成“下笔千言,离书万里”,远到飞不回来。而给书中人物或作者写信,则内容更集中,更便于掌握。因此个人认为,对于小学生、以及害怕写读后感的任何年龄段孩子来说:写信,仍然是跃过读后感这道坎儿的最佳手段。反正那几个听我说“别写读后感,就写信”的孩子,都兴奋得大呼小叫地忙活去了,迄今还没人再向我哭诉“信好难写”。借用写信的形式,让孩子勇于写、乐于写,直至最后善于写读后感——如此循序渐进,说不定孩子真会成为图书美食家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22:07:43 | 只看该作者
三、形式和内容上的进阶,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进行?
这个问题问的好!湖南有位叫“桃花仙子”的山区老师,阅读做得特别扎实:从学生读一年级开始,就给学生读大量的绘本、故事、儿歌。如此进行到二年级上学期时,正在按一般专家推荐的适合图书,给学生读绘本,结果孩子们同时嚷嚷:“老师,这个故事太幼稚了!换个故事吧!”同样是故事,幼儿的故事更重反复,在反复中强调,而大一点的孩子对过多反复会觉得不耐烦。——因此,有时的进阶,是孩子主动提出来的。这,当然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但有更多的进阶,是由大人自己体会、甚至主动引导。因为在阅读过程中,绝不是每个阶段都泾渭分明,恰恰相反,每个阶段之间是模糊的、有弹性的、有的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比如,孩子不识字时,可以有的时候给孩子讲故事,而有的时候不妨丢给孩子一本没字的图画书看、甚至玩,让孩子明白这里面有故事就好。比如,孩子识字不多时,不妨一边给孩子讲字多的图画书,一边对孩子耍耍赖,说:“哎呀我讲累了,你给我讲个故事嘛!”(让孩子讲字少的图画书)。这样阶段交叉,孩子慢慢会自然从字少过度到字多。比如,孩子开始独立阅读时,不妨给他一本和自己生活内容最贴近、篇幅较短的图书,让他自己读;同时大人和孩子共读、共讲一本距离眼下生活较远、篇幅较长的图书,这就像大人在牵着孩子的手,一起爬山,孩子在阅读的进阶上,自然会省力一些。……相信论坛里的父母,比如寻梦园,已经有过很多这样进阶的妙招呢!只要记住“书是粮食不是药”,记住不着急、不焦虑,就尽管去尝试吧!另外,要对我前面所举的例子注解一下:请注意,我说的是故事幼稚,而不是绘本幼稚。绘本只是一种表达方式,有大量适合中高年级段的绘本。因此,不要在大孩子阅读绘本时,对孩子泼冷水。大孩子欣赏好绘本,从语言和画面上同时感受世界之美,同样是很好的阅读方式。读绘本,大孩子和小孩子的区别只是:小孩子只读绘本就行,而大孩子绝不能只读绘本。
四、读写之间有座桥
中国的老祖宗对语文教育有个观点,是:早阅读,晚开笔。如果在这里把“开笔”狭义理解为“自己动手写文章”,个人非常赞同这个理念。所谓厚积薄发、水到渠成,都是用来形容写作的词语,其实也是形容阅读和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厚,写作是薄,从营养丰厚的阅读土壤上,才能长出嫩嫩的写作小苗;阅读是水,写作是渠,只有阅读之水足够丰沛,自然就能冲刷出写作的沟渠。现在的语文教育,往往在孩子还小、阅读量还远远不够之时,就要求孩子组词、写句子、写作文。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容易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乐趣,进而损伤的就是对语文的兴趣,实不可取。
我认为,阅读和写作之间,存在着一座桥:说。目前不少名师在教低年级段语文时,开始重视“说”。而我要特别推荐、强烈推荐的,就是“说”!因为这是我收获最大的亲身体验:用“说”来连接读和写,不仅仅针对小学低年级段的孩子。
我的童年在一个小镇上度过,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我妈就是传说中的“嫂娘”,她和我爸主动承担了抚养三个叔叔、一个姑姑的义务,日子十分拮据。尽管我妈时常念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那读书是指读课本,是指要我的叔叔姑姑们不放弃学业,根本不懂什么课外阅读。我的童年,因为经济也因为理念,我没有一本自己的课外书。当然,小镇的小学也没有图书馆。我的同学也没有课外书。直到小学高年级,我才得到邻居姐姐的信任,偷偷读到几本当时的“禁书”:金庸和琼瑶。如此匮乏的环境,最终我却能走上写作这条路,回忆起来,我最感谢的,是我的小学老师,是一种贯穿了我的小学生活、叫做“口头作文大赛”的比赛。我童年时,这种比赛在全班、全校、全区甚至全市时常举办。所谓“口头作文大赛”,其实十分简单:老师准备好很多作文题目做成小纸条,学生前来抓阄,抓到作文题目后想10分钟,站到大家面前,口头说出一篇作文。进行这种训练,不仅不辛苦,还十分有趣。不用写字,只需要轻松动动口,把所想的说出来,说得好还会得到表扬——说话和写字,哪个孩子不爱前者?得益于这种训练,从开始我就不怕作文,而且觉得写作文很有趣——毕竟说得多、写得少。但我现在回想起来,口头作文的效果可不简单:它培养的是用书面语言来思考、表达的习惯和能力。我的亲身感受是:用书面语言思考、表达,与传统所说的“打腹稿”并不相同。前者要求更高。打腹稿通常会期待落笔之后反复修改,思维上有惰性。真正用书面语言思考,其实就是用心、用嘴写作,因为必须“出口成章”。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小学时因为常常参加这种比赛,导致还是小学生的我每次看到什么新奇的事物,总是会下意识地想:该怎么说它?现在我成为职业写作者,依然有这个习惯。尤其是在前几年我开始职业写作、又没有接受任何宣传活动的时候,生活非常单纯、安静,我这种下意识的“说”,几乎有点疯魔:我还会自己嘴里嘀咕着,扮演好几个人对话……2003年,我写的第一本儿童文学《嘭嘭嘭》,就只吃馒头和苹果、最多从早晨10点写到凌晨2点,如此,闭门6天完稿。(绝非粗制滥造。读者认可和十余次获奖可为我证明。)2009年,我在新教育又创造了个人奇迹:7天中,走过4座城市、开一天什么都没写的大会,写出对新教育的评论7万余字,《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发表。(因杂志容量,篇幅删减至1万5。)请原谅我自吹自擂、不厌其烦地细说这一点,实在因为我因此训练受益太大!我甚至认为:在应试教育带来的巨大压力下,“口头作文”训练不仅适合小学生,同时适合所有希望加强作文训练的、所有年龄段的学生!让孩子真正明白写作就是说话,让孩子对写作不再恐惧,综合演讲与写作的长处,在阅读和写作之间建一座桥,在尽可能减轻压力的状态下帮助孩子成长—— 这是多好、多简单便捷的一种方法啊!口头作文训练,初中以上的孩子,如果自觉的话,可以自主进行。不妨用口头作文、录音、回放、思考、重新口头作文,这样进行自我检测。如此一来,作文训练不会占用太多时间。但对于小学及以下的孩子,一定要有大人做“评委”。“评委”的点评能让孩子知道好与坏(点评注意:与其批评说得不好之处,不如大力表扬说得精彩之处)。具体到不同年龄段,训练的做法也要有所侧重。对还没上小学以及小学低年级段的孩子,训练的是说句子、一段话。这时的孩子不会写多少字、但口头词汇量已经掌握得比较多,这时的大人则要做三件事:1、鼓励孩子开口,经常进行交流。2、及时把孩子说得精彩的话记下来。孩子如果说得结巴、不流畅,就记下大意、简单顺一下,给孩子读一遍,问他“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对吗?”这样孩子才知道正确的表达方式。3、隔一段时间把这些话重温给孩子听听,告诉孩子“你这句说得真棒啊”。只有这样“点评”,孩子才会渐渐明白:怎样是好的句子、好的段落。何况,这些好句子、好段落是由自己说出来,这种激励与激发,可想而知。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直接训练开口说作文。这时的孩子识字量、阅读量已经加强,这时的大人不妨从以下方面引导:1、鼓励孩子把阅读中背诵过的精彩语句、片段,融入自己的口头作文中。2,鼓励孩子说得长一点,说的字数不妨超过平日写作文要求的字数。3,要求孩子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来说,尽量去除那些嗯嗯啊啊、然后、后来等口头习惯用词。4,把孩子的口头作文录音。一则对于说得十分精彩的作文,不妨大人帮助着笔录来,向报刊投稿(帮孩子做做,减轻孩子的负担,万一成功对孩子是很大的鼓舞),二则过一段时间,不妨再说个“同题口头作文”,两者比较一下,若孩子有进步,则要猛烈表扬^O^——试试这种口头作文训练吧!!!


五、为作文冲一道浅沟儿
从读到写,“说”是其中的一种辅助方式。另外一种辅助方式,是:阅读作文书,用孩子写的优秀作文,为孩子的写作冲出一道浅沟儿。就像前面的“用声音给孩子搭阅读之梯”的观点来自李庆明先生,这个“用作文书为孩子写作冲出一道浅沟儿”的观点,主要来自一位讲课风格只能以“无厘头”命名的全国特级教师赵志祥先生。一次与赵老师的交流中,我得知他辅导学生作文的一个绝招:让孩子读作文书、抄作文来提高写作能力——这一招实在剑走偏锋,运用一定要慎重。作文书,没错,就是那种类似教辅的、由孩子作文结集的书,孩子要不要看?据我所知,这个问题被两种大人,以两种极端的方式解答:一种是不喜童书的大人,狂热迷恋作文书。这些大人认为看小说就是看闲书、没用,读作文书才是有用的课外阅读。一种是爱童书的大人,极端鄙夷作文书。这些大人往往自己有较高文化修养,认为读童书名著、尤其是引进版的童书名著,才是至高无上的阅读。但赵老师是怎么让写不好作文的孩子读作文书、抄作文的呢?一,作文书要选择好的作文书。市场上有大量书商炮制的作文书,名称极其响亮,内容却是从网上随便乱扒一些文章。二,要拔高选择作文书:比如,三年级孩子选择四年级、五年级孩子写的作文书。三,抄什么?捡欠缺的抄。因为生活面窄写不出作文,就抄别人的生活片段;因为感悟欠缺,就抄别人的精彩议论;有的孩子不会写开头,就抄开头;不会写结尾,就抄结尾……就像中医治病一样,一定要根据个人不同来开药方。四,抄多少?可不能全篇都抄。以作文能力的程度,抄30字、50字、100字不等。随着能力的提高,抄的字数越来越少。赵老师不仅让孩子抄作文,而且他刻意地鼓励这些抄得好的孩子。只要抄得合适、抄得精彩,他也给予表扬、高分。这样抄来抄去,赵老师就做到了让学生冲他喊:“老师!别让我抄了,我想自己写!”为什么会这样?我的解读是:优秀的作文书,也是童书和孩子作文之间的一级台阶。很显然,孩子无法下笔就写出童书那般的文章。即使那童书的写作水平一般,但那也是孩子无法立刻达到的,而经典童书则更是一锅汤,大量的养分在其中,却必须孩子长久的吸收、消化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化作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才能运用自如。而再优秀的作文,也是年幼的孩子写出,仅从写作水平而言,肯定无法与童书相比。因此,对于不擅写作的孩子来说,作文书里的作文,就是踮起脚就能摘到的苹果。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写作时的自信。他会觉得:这样就能出书了?我写得也很不错嘛!作文书还有一个特点:让孩子明白,作文的格式是怎样的。请注意:这个特点,既是好处、也是坏处。孩子写的作文,尤其是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是有一定的格式、规律可循的。很多孩子自由写作、编故事,并不害怕,提到按老师出的题目写作文,就害怕,其实就因为没掌握这种格式。因此,一方面,写作是水到渠成的事。一般说来,喜欢阅读的孩子,写作能力会自然而然地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当水量还没大到顺利冲出一道渠时,用优秀的作文书告诉孩子“作文就是这种格式”,人为地帮孩子冲出一道浅沟儿,也有助于孩子消除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切记切记:我说的是“浅沟儿”。浅,一定要浅,一定要适可而止,一定不要把沟冲得太深——深沟,就成了模式,就让孩子学会作文的同时,彻底丧失了自己的灵动和真正创作的冲动。因此,对开头所说的那两种大人的极端做法,我都不赞成。让孩子只读作文书的大人,当然是极端错误:阅读童书,不仅长远地为孩子写作打下基础,更是真正滋养着孩子的生命。但只重视名著的大人,也未必正确:孩子有孩子的特性,让孩子用孩子的脚步去丈量成长吧。对了,往往爱童书的大人,是对孩子关注更多、期望更高的大人。他们会精心烹饪精神食粮,尽力呵护孩子的成长。对这些大人,接下去我想说说阅读的内容:孩子能读坏书、垃圾书吗?
六、阅读的四个层次
好书与坏书的区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说到好坏之分,我觉得先要区分阅读的四个层次。读书是重要的。但也有很多大人疑惑:为什么我的孩子阅读量并不少,但从大人看来,感觉阅读收效甚微?谈到“收效”,往往会被人认为“功利”,会有人建议“阅读是生活方式”、“阅读不要太功利”。我当然赞成“阅读是生活方式”、提倡“不功利的阅读”。但纯粹的不功利,是不可能存在的。每个人都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有更幸福的生活,这就要求个体对世界更有贡献。因此,阅读既是非功利的生活方式,也是不断自我学习、终生学习的最好途径,是实现幸福、得到幸福的一种方式——后者简称为“学以致用”,其实也是功利的一种。但这是种积极意义上的“功利”。在这个基础上,我认为阅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1,激发阅读兴趣;2,培养阅读能力;3,加强思考意识;4,做到学以致用。最重要的是把这一切落实到行动中,努力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这四个层次,从微观上看,有时完全是叠加在一起的。比如大人给孩子读《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注:一本图画书,讲鳄鱼很害怕见医生,而医生也很害怕见鳄鱼这样的病人,彼此害怕着完成治疗的故事)——1,大人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书上原来有这么有趣的故事!2,在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用图画协助,让不识字的孩子轻易把妈妈讲故事的声音转换为自己脑海里的画面。3,孩子会思考:鳄鱼和牙医真的那么可怕吗?其实,可怕的也没那么可怕,牙医怕鳄鱼,其实鳄鱼也怕牙医。4,做到学以致用:如果牙齿不好,就得去看医生,我还是乖乖刷牙吧!但从宏观来看,以孩子的成长、甚至以人的生命历程为时间段来观察,这四个层次应该是递进的关系。第一层次的激发阅读兴趣,对孩子来说,可能功效最大的是口头文学。
比如爸爸妈妈讲的故事、爷爷奶奶念的童谣等等。(跑题一下:口头文学可以说是一切文学的母体。但开始被学者关注、研究,还是近些年的事,其重大价值与意义还有待继续挖掘。)一旦得知这些有趣的事物书里还有很多,书就对孩子产生了最初的吸引力。这里要指出一个误区: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童谣、儿歌往往比古诗词更能激发阅读兴趣。因为古诗词虽然朗朗上口,但内容对孩子而言还是偏艰深。童谣、儿歌同样有韵律,内容更贴近于孩子。江苏海门的一位叫沈红萍的年轻妈妈,就是童谣、儿歌的受益者。她清楚地记得:有很多妈妈热衷于教孩子背诵古诗词,以在亲朋面前表演背诵多少诗词为荣。而她在女儿两三岁时,给女儿选择了童谣和儿歌。女儿又念又背,乐得不亦乐乎,非常顺利地成为一个爱读书的小姑娘。
第二层次的培养阅读能力,则主要是指自主阅读的能力。
这一点上,发达国家依然走在我们的前面:据报道,美国2-3岁的孩子较普遍地开始了自主阅读。这和欧美对儿童的研究分不开:他们对孩子的心理有了充分了解,所出版的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童书,结合了读与玩的特点,孩子能被书吸引,也能借助图文并茂的方式来了解书中的内容。中国孩子的自主阅读年龄,要晚得多。在起码一半的中国孩子,是不会自主阅读、缺乏阅读能力的现状前,中国孩子能够小学阶段开始自主阅读,就已经很不错。据美国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孩子自发喜爱读书的最佳年龄,一般在7岁至12岁之间。在此之前,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也难以咀嚼出书的真正好滋味,在此之后,又有太多成长的困惑缠绕,需要更多时间去解决切身的问题。因此,自主阅读处于起步阶段的孩子,最好大人能提供的是一些轻松、幽默、浅显、贴近孩子当下生活的作品。此时选择图书的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好读。
第三层次的加强思考意识,是对书籍的真正消化。此时的图书,要注重在好读的基础上,更强调耐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名著”。相比较而言,中国父母对阅读名著还比较积极。但盲目的积极,往往变成过犹不及。有的大人,热心于向孩子索取要么书面、要么口头的读后感。孩子读完一本书,第一时间就是问:感觉怎么样?希望孩子头头是道地说清楚。我想问这些大人:你吃到一道可口的菜,你除了拍桌大赞一声“真好吃”之外,你能立刻像洪七公一样,分辨出一块条肉里的四小条肉分别是什么吗?如果你每吃一道菜,厨师都殷切追问“感觉怎么样”,你还能安心吃下去吗?!书是粮食。阅读和吃饭没什么两样。如果你不能,就别强求孩子能。这样的提问,只会干扰阅读。有的大人,热心于引导孩子思考后得到“正确答案”。这样的大人表面看似乎比第一种要强,因为他们还会“引导”。但我认为,这样的大人比第一种更可怕!人的口味不同,喜爱的滋味千差万别。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正是这个真理。对于书籍中大是大非的问题,需要大人们当头猛喝一声、毫不含糊地指明积极的方向,这的确需要“正确答案”。但童书中,此类原则上问题比较少。更多的问题,只是作者不同立场不同、只是孩子从中感受的滋味不一。这种情况下,爱护孩子的思考,比得到任何“正确答案”更重要。哪怕孩子思考后的答案和通常的理解风马牛不相及,大人们最多只需要委婉地说一声:“原来你是这样想的!好别致!我的想法是……”仅此而已。
在具备类似阅读量的前提下,思考是孩子成长与否的分水岭——这一点,我们不妨用成人的经历说明。我认识一位年轻的妈妈。她曾是个很喜欢阅读的孩子,童年看过很多国内、国外的童书,少女时期迷恋言情小说,然后……她的阅读到此为止,再未深入。她告诉我没再读书的理由是:“后来觉得那些爱情小说都是骗人的,加上中学的学习太忙,大学恋爱,然后又结婚、生孩子,就没精力再读了。”即便如此,阅读也给了她好处:她的文笔比一般人要好,因此成年后,她得到一份负责某教育部门的活动策划与宣传的工作。任何工作都毫无意义,任何工作都是由工作者本人赋予其意义。但是,她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怨声载道、痛苦不堪。与此同时,她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女儿身上,大力培养女儿进行阅读。我却非常担心,不知女儿会不会走上和她相同的“轻阅读”之路?我所指的“轻阅读”,与现在出版界曾经提出的“轻阅读”概念不同。出版界的“轻阅读”,指的是内容读起来很轻松的书。我所说的“轻阅读”是种读书方式,哪怕是再经典的名著,也可以“轻阅读”:大量只读同一类型的书,泛泛流于故事表面,读时也跟着故事哭笑、荡气回肠,读后把书一关,就书是书、我是我。其实,任何书都毫无意义,任何书都是他者个体生命体验的言说。除非读者本人赋予其意义,用思考,将书与自己的生命关联。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发现,有些因为种种条件所限,读书并不那么多的孩子,却能将有限书籍发挥更大作用。我本人应该也算这样的例子。和很多真正的读书人相比,我的阅读量实在可怜。而童年阅读因家庭条件导致的匮乏,更是无法弥补的欠缺。读书少,是我最羞愧、也最想努力的地方。但我的经历,可能从反面验证了思考的重要:就像好不容易吃到口的一碗饭,我会特别珍惜地细嚼慢咽一样,因为得到一本书不容易的经历,因为有大量空闲时间供我发呆,让我养成了对一本书总是反复琢磨的习惯。尽管我的思考多是胡思乱想,万万没想到,我竟因此走上了以胡思乱想、胡说八道为要素的写小说谋生之路。
真正的思考是什么?是在生活中“反刍”。检验孩子阅读之后有没有思考的标准,是看孩子在日后生活中,有没有无意识间提到书本中的观点,有没有“我想起xx书里如何如何”、“就像xx书里那样”此类的话。如果孩子经常提及此类的话,就已经充分说明孩子正在把书中的精神世界融化在生活中。这种思考,就像小鸟轻盈划过天空。只有无声的气流证明曾经发生过。因此,引导孩子思考也非常简单,只需要自己说出:“这件事让我记起xx书里……”如此以身作则,就是对思考的最好引导。而给孩子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经典图书,则是给思考埋下尽可能多的伏笔。这种思考看似最简单不过,其实最有效不过——若生命是树木,书籍是肥料,那么孩子的每一次思考,都是促使根茎向生活的土地深处多探索了一点。长久之后,反刍式的思考形成了习惯,让孩子既爱书、又不惟书是从。书籍与生活借思考交汇,互为补充、互相滋养,长此以往,阅读才会真正与生命形成互动,达到第四层次。第四个层次的做到学以致用,我认为是阅读的终极追求。
书海无垠,人却生命有限、精力有限。读书再多,若不能为自己所用,那自己也只是可爱无害也无用的四脚书橱。如何把阅读的涓涓细流变成生命的百川入海?从广博走向精专,以广博为基础走向精专,是很多人践行过的现实之路。这种层次并非专属于成人。真正爱读书、会读书的孩子,在初中就可能达到这个层次。有一种学生,爱玩更会玩,并不脱离时代,懂得合理分配时间,在学业紧张的中学时代并不放弃阅读,但又能有意识控制娱乐式浅阅读的数量,考试成绩基本保持在第一梯队——在中国教育令国人失望的今天,我依然亲眼见过不少这样优秀的孩子。此时的阅读,依然是生活方式,依然具备着愉悦灵魂的娱乐作用,但阅读更是生命的动力,一本本书,就是变形金刚的一方方能量块。显然,在这种层次里,选择图书已经变成了自发、自主行为,哪怕是孩子,也会籍由个体的精神指向,选择与自己的个性更契合的书籍,不再需要大人来提供书单。此时大人要做的是,关注孩子阅读的大方向,不用纠结于具体的一两本书是好是坏。此时大人所能发挥的最大作用,不是无微不至地关注孩子,而是对孩子放开一只手,尽可能修炼自己:不仅做孩子最忠诚的朋友,也尽力成为孩子最睿智的朋友。忠诚才是孩子最可靠的港湾,睿智才会在孩子的精神发生巨大失落时,有足够力量给予关键的扶助。在我的理解里,这个层次,才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最大乐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部大书。我们读书,只是为了探索如何更好地用一己之力书写个体的生命之书。
七、好书、坏书?这是个大问题!
正常的大人,都希望将美好事物赠予给孩子。爱读书的大人,更希望用好书喂养出一个精神茁壮的好孩子。问题是,什么书是好书?有人说:孩子喜欢的书就是好书。这话没错,想想看也不对:孩子一直吃软的食物,咀嚼肌丧失锻炼,会得病。同样,人性中疏懒的那部分,让人更爱阅读轻易的书籍,只喜欢这样子的书,也会得病。有人说:内容深刻的书才是好书。这话没错,想想看又不对:核桃有营养吧?给还没长牙的小孩吃吃试试?那样做的是疯子!有人说:纯净唯美的书才是好书。这话没错,想想看也不对:那么多语言平实、抨击丑恶、给孩子心灵以震撼的书,难道就不好?……稍加关注,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评判书籍好坏的标准。略略思索,我们又能将这些评判一一推翻。正因评判标准的紊乱,我们才会听到各种意见完全相左的名人名言,让我们无所适从。比如有名言说:“开卷有益。”又有名言说:“坏书是带有知识性的毒药,它会毒杀精神。”我想,对书的好坏评价,必须要和前文所说的“阅读四个层次”联系起来。为了便于叙述,我姑且按照一般标准,将书先分为“好书”、“垃圾书”和“坏书”三种。好书,就是耳熟能详的名著,蕴涵着亘古不变的人类精神追求。垃圾书,就是当下的流行小说,普遍被大人认为是浪费时间的垃圾食品。坏书,就是地摊文学以及禁书,被禁的除了政治原因外,基本都是关于色情、暴力、邪恶之类。好书的好,似乎不用多说——中国人虽然读书不多,但对名著却是异常信奉。
问题是:好书里也有不好。首先,好书里会有不好的内容。比如《论语》里说“父母在,不远游”,哪个大人现在会如此教育孩子呢?可见,什么是好的精神?这个标准也在随着时代变迁。人类在向前,价值观也在更替。就像从以裹小脚为美到以裹小脚为变态的发展一般,人类也在跌跌撞撞地学着解放束缚、融入自然,梦想着实现天人合一。因此,好书的绝大部分内容当然是美好的永恒。但其中这些随着时间僵硬、僵化以至死亡的内容,尤其是那些“神已死而形未死”的内容,需要我们特别警惕。其次,好书里也会有不好(陈旧)的形式。书籍的诞生,在记录、传递知识的同时,具备着同样伟大的娱乐作用——娱乐似乎有点刺耳,就说是愉悦吧。书籍愉悦人类自身,让人生多一份乐趣。正所谓的做无聊之事,遣有涯之生。在没有影视、生活节奏缓慢的时代中,书籍承担着更大的娱乐作用。因此当时的作者遇到的阅读挑战更小,作者就可以从容地铺陈、尽兴地叙述,有着大段游离于主线之外的风景、心理描写——即便童书,也是如此。而中国人有“读故事”的传统。据学者研究:中国人喜欢故事,远胜于外国人。时间到了今天,被动漫、影视喂养的孩子、甚至大人们,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在阅读上,我们也逐渐偏向于好莱坞式的节奏。与过去悠远绵长的大段风景描写相比,如今的我们更易被精辟犀利直指特征的风景吸引。与过去百转千回的大段心理描写相比,如今的我们更易被简洁明快跌宕起伏的心理吸引。我们喜欢读书的大人尚且如何,何况孩子?何况孩子比大人更爱故事?因此名著里无论是此种大段的评论、描写,还是语言的古典与今日不同,都是形式上陈旧的表现。孩子怕名著,孩子与名著间有堵高墙,阻碍孩子品尝到名著的美味——这个问题,表面原因是孩子阅读能力不强,实质上是名著形式上的陈旧。至于垃圾书,也就是每个时代的流行小说,说起来就非常简单了——《红楼梦》当年就是在市井间疯狂流传的流行小说。《绿野仙踪》当年就是一部标准的商业化作品。金庸作品当年被多少老师追杀?得藏在抽屉里偷偷看。如今呢?已经被选入教科书。上述例子足以让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好书”和“垃圾书”的并非壁垒分明。经典名著往往就是在时间考验后脱颖而出的流行小说。因为群众的眼睛一般情况下还是雪亮的,受到广泛赞誉的作品,总有一点可取之处。而且,对于少数只爱读书、缺乏课外活动的书呆子小朋友来说,让他们读点这种描写当下活色鲜香的生活,还有助于把他们诱惑到课外活动中去呢!——上面说的是垃圾书的“好”。但垃圾书名为垃圾,当然也有“坏”:垃圾书是流行小说的形式,形式上更贴近当下读者的阅读喜好,往往最能培养阅读上的惰性:换汤不换药的浅显主题,不用思考随波逐流的情节……习惯只阅读这些作品,就像长期只吃柔软食物的孩子,咀嚼功能会退化,会真的啃不动蚕豆。何况,流行小说一旦流行,必然引起泛滥,一旦泛滥,必然导致泥沙俱下。如果用大人有限的金钱和孩子有限的时间,沉沦在垃圾书之中……那情形可想而知。我觉得:一流作品,是用新瓶装新酒,也就是用流行的形式写下对世界的全新思考与发现,是作者的终极追求。二流作品,是新瓶装旧酒,也就是用流行的形式重述经典精神,这种追求比较容易实现。取法其上,得乎其中。有追求不意味着能实现。若连这种追求都没有,只能得乎其下,真的只是垃圾中的泡沫。
关于坏书——被禁之书,充斥色情与暴力的邪恶坏书啊,还有什么多说的吗?坏书,被人们视为人类精神的毒瘤!可我……还有点歪理想说……且不说我们厌恶政治却生活其中,被禁之书很多因政治而禁,单说那些色情与暴力之书:《洛丽塔》《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金瓶梅》……眼下除了《金瓶梅》仍是洁本大行其道之外,《洛丽塔》《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都成为名著了吧?前面说好书时说过:人类在向前,价值观也在更替。说坏书,一方面是同样的道理,导致当初的色情,如今已被宽宥为人性的一部分。而我以为坏书还有更重要的一面,是具备借鉴、警醒之重大意义。林语堂育有三女,尤爱长女如斯。正常大人都会将美好事物奉献给孩子,何况是父亲林语堂对这个才情横溢、七岁左右就称“我也有话说”而被鼓励给杂志投稿的女儿如斯?没有文章专门记录如斯阅读的事,但我们可以合理想象作家林语堂对她的培养。如斯到适婚年龄,林语堂为她物色了一位才貌俱佳的医生为偶。订婚前夕,如斯与美国男友私奔。那位美国男友高中被开除、居无定所、不务正业。时间证明他的确是个混混。如斯几年后终于离开他,由此患了精神病。她的病时好时坏,最终十几年后自缢身亡。当时林语堂76岁,晚年丧女。人生,时也,命也,运也——如斯的悲剧,我们大体可如此说。可除此之外,是否人们自身还有些规律可循?恩爱的父母、美妙的阅读、过人的聪颖——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但一帆风顺往往同时意味着缺少阅历,自家的幸福反成一叶障目,对世界的险恶毫无体察。坏书里的坏和好书里描写的坏,是不同的。好书里描写坏,是大义凛然批判的角度,写到坏,总是有点隔靴搔痒之感。坏书里的坏,是赤裸裸的坏,张扬的坏,得意洋洋的坏,读者能看见作者仰天长笑“挖哈哈哈哈我就是坏得这么快活”的坏!我想,越是这种幸福家庭里的孩子,就越有阅读“坏书”的必要。甚至有让孩子干坏事的必要。让孩子年纪尚幼时去干“小坏事”,把这类孩子对理想不切实际的渴望在“小坏事”中一点点消解,防止长大了干出“大坏事”、从而坏了人生大事。大部分人是在生活中认识人性恶的一面,在阅读的帮助下保存对美好信念的坚守。如斯这一类孩子,却恰恰相反。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人素质的提高、国家的独生子女政策,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有着与如斯类似的生活环境。洁白者易污。刚强者易折。让一个生活中充满美好的好人只读好书,是种麻醉,是种缺失,这时的好书,也无异于毒药!对坏书的阅读,是年龄大一些,比如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孩子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父母心中,孩子永远是长不大孩子啊!所以,一个孩子阅读到一定程度时,坏书也是好书。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卷有益”是有道理的。因此阅读的确是件私事,必须结合每个孩子的家庭、性格、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等具体情况而定。但是,难道因此对书的好坏就没有判断标准吗?结合前文的“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加强思考、学以致用”四层次,我们往往发现:在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时,浅显、流行的垃圾书有时得到的效果比读好书更好;在加强思考就需要“好书”,若此时还一味阅读“垃圾书”,那简直就是对生命的浪费,这时若读到“坏书”也不要紧,可以注重从中学习以更多角度思考问题;到学以致用时,则是信手拈来为我所用之境,是真正的开卷有益时期,被阅读者关注的书,好书自然不必说,他还能将垃圾变废为宝、也能叫坏书变坏为好,甚至还特别需要坏书来知己知彼以求百战不殆!因此,周星驰告诉我们:一条底裤也有它的作用。我们要举一反三地说:何况是书咧?无论好书坏书,都是有用滴!害怕孩子读坏书、垃圾书而走歪路的大人们,看到这里就完全不用焦虑了。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开始阅读,那么他的阅读之路会非常自然地与大人的引导结合在一起:阅读的前两个层次,恰恰是孩子还不能自主选择图书的时候,大人完全可以选择最好的书,把美好的种子深深种进孩子心里。阅读的后两个层次,孩子已经有了一定鉴别能力。只要大人向孩子敞开胸怀、做孩子的朋友,那么垃圾书、坏书都有存在的价值,还能增加大人与孩子间的话题,引发沟通与探讨。好书是为心灵提供最多养分的书,同时具有增强对坏书的抵抗力、对坏书进行清洁消毒的作用。我甚至敢断定:从来没有一个人会纯粹因为一本坏书、垃圾书走上邪路。阅读分两种:读书本,读生活。那些自称看了什么坏书而做坏事的人,是平时在“读生活”的过程中,从周遭小环境中汲取了太多毒素,读到一本坏书只是导火索——何况,倘若“读生活”读得如此失败,如今影视里类似的导火索不是太多了么?根本不用费心去读书。所以我认为一本书好坏的标准是:比一个孩子当下阅读情况超前半步的书,就是这个孩子的好书。长期超前一步,孩子会因难度过高失去兴趣,是坏书。长期毫不超前,孩子会沉浸在同一层次的阅读中没向台阶上迈进,是坏书。应该注意这个“阅读情况”,既指孩子阅读能力,比如同样读小说,超前半步的选择就是书籍的长短、深浅程度不同;也指图书的内容,比如只爱读小说、不爱读科普,超前半步的选择就是科普故事读物等等。正因如此,教育家李庆明先生在接受专访被问到“请为孩子推荐10本经典读物”时,他的回答是:“个人推荐的书常常是不可靠的,不管是谁!”世间万物,道理往往相同:书的好坏之论,和婚姻类似。阅读(婚姻)的结果有好坏之分,但书(人)无绝对好坏之别,只是看两者是否合适。仅此而已。——真正的好书,是读者的阅读和作者的写作一起创造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1: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