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多媒体教学形成了新型的教育关系, 提高了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育技术融入教育, 能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关系,使以往封闭式教育变为开放式教育,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这也符合当前小学新课改的要求。现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从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变为以设计教学为主,从讲授者变为启发帮助者,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要求学生从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我学习、自我发现。
三、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邂逅的遗憾。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很明显,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很难再摆脱多媒体教学的模式。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教学在具有巨大优势的情况下,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弊端。
(一)教学内容多而杂、信息量过大。
语文教学讲究“精”而非“广”,正确的以身示范比庞大的信息量要重要的多。多媒体教学能大大节省教学的时间,教师不需要写板书,同时由于电脑资料很容易拷贝和粘贴,也造成了当前语文教师上课时只注意到自己的方便,却忽视了小学生有限的接受能力,将自己能够找到的资料内容全部复制到课件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多媒体做得再炫目再吸引眼球学生也将会失去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肯定达不到教学目的。
(二)多媒体教学语文课堂上缺少交互性。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和文字学科,要求课堂必须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提高进步。通过教育实习,我发现,大部分的小学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课件信息量大,只顾着播放幻灯片,容易忽略了和学生的互动,课堂上没有提问和回答以及师生的交互,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便曲解了语文教育的目的。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如果幻灯片过于精彩,学生就只顾着关注多媒体课件。整节课下来,学生只是在看幻灯片的变换,忽略了教师的问题,更没有思考,最后根本不知道自己接受了多少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生对多媒体的兴趣和好奇心消失,这也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导致启而不发的沉闷紧张的课堂气氛。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语文教材要求接受的信息量大,由于教师备课时间、精力有限,有些小学老教师对电脑不太熟悉,为了完成任务制作的课件仅仅是把教材扫描后搬到屏幕上,也有些教师直接从网上下载课件,并不加以修改,所以在上课时不能灵活运用。课件制作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盲目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和课件设计不能很好的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优势互补,存在多媒体教学喧宾夺主,违反认知规律,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从而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邂逅前境展望。
在新课程改革的促使下,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更广泛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但要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效果,必须注重多媒体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探讨多媒体在教学运作中的教学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的驾驭多媒体,使其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面对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克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