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 19:1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把平时相对独立掌握的知识点,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形成知识的网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起到“查漏补缺”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上好复习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直击现状——复习课的低效现象
  不过,新课程改革关注更多的是新授课,复习课成了被改革遗忘的角落,不管是单元复习还是总复习,就会让人想起一个坐“冷板凳”的角色,尤其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很少有人问津,可借鉴的经验少而又少。复习课教学还没有比较成熟的课型,一些复习课成了简单的、空泛的重复,课堂气氛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都将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1、学生起点不准,目标定位模糊
  课堂教学目标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成份和核心要素,是确定教学活动的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它具有导向、指引、评价、调节等方面的功能,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复习课中很多老师根本就没有明确的复习课课堂教学目标意识,或者是不知怎样确定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凭着经验讲课,凭着感觉讲课,为了复习而复习,使复习课成为了走过场。结果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事倍功半,时间久了,如此索然无味的复习课使学生对数学也就失去了兴趣。
  2、梳理知识过于单纯,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不管是整理与复习还是毕业总复习,都是一个疏通知识的过程,它必须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将“点”连成“片”内化为学生的东西。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是直接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依次讲解,根本不研究习题编排的意图,学生也就跟着教师的“引导”,浑浑噩噩地完成复习。这样的复习课,能起到整理、梳理知识的作用吗?能让学生“会学”吗?充其量,重复“学会”了几个知识点,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3、练习设计层次不清,知识提升不到位
  复习课需要练习,但不应该是为练习而练习,学习内容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因而很容易让他们觉得枯燥。很多老师复习形式单一,缺乏新意,不仅没有发挥复习课的应有作用,反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有些老师虽然注意到教学形式的变化,但和练习课无多大改变,又多了一次练习,复习成了重复;有的老师在期末复习、毕业复习时,甚至是买一本复习资料,从头至尾讲解并解答,没有做到关注学生兴趣、个别差异,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从而造成了学生被动复习较多、复习效果欠佳的现象。
  4、教师过于主导,给学生空间不够
  正因为复习课注重知识的整理,所以老师往往不会像新授课一样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究,于是表现得主观意识很强,过度发挥了主导作用,很少照顾到学生会怎么想,会怎么说,会怎么做。不是沿着学生的思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把学生引入自己的思路中,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教学中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材的交流,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
  二、理性思考——原因分析之我见
  上述复习课堂教学造成的后果是教师感叹“复习课难上”,学生埋怨“复习课没劲”,那么,复习课为什么难上?究竟难在哪里?
  原因之一: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已是学生所熟悉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复习过程不再像探究新知那样充满挑战的乐趣,冷饭重炒势必造成学习过程索然无味,学习动力不足。
  原因之二:复习课就是要引导学生把平时每节课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缺乏整体把握学习内容的能力,而我们的教师也往往缺乏“整理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的意识,从而造成复习课教学中依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缺少学习成功的体验。
  原因之三:我们的老师为了追求应试效果,强化训练和解题技巧指导过多,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太少。
  三、实践策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效率
  复习课不同于别的课型,它容量大,密度高,内容多,学生的起点又不一样。通过课堂复习,学生在弥补知识缺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借助梳理知识,在头脑中建构起系统知识的网络,促进后继学习,并且促进策略的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一)预设有效的复习目标,关注生成资源
  复习目标的预设,往往是依据课程标准,从教材整体出发,根据学生现有的体验水平、理想、情感、态度现状,按照老师自己的主观理解制定多维目标。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纬度动态过程,过程中会出现学生的疑惑,会产生认知的误区,也会出现创新的思维火花,我们不仅要学会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也要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才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
  比如在复习《立体图形体积》时,当学生自主整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后,正当我要按预设引导学生总结这三种形状的通用计算方法时,一只小手举起来了,“老师,为什么这三个图形都可以用同一个计算方法来求体积呢?”经他这么一说,又有几个同学也提出了同样的质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17: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