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机动地运用网络资源更好地实现最优化的教学过程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实验学校 冯丽玲
【摘要】把网络资源带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运用网络资源,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和创新思维的环境的有效途径。运用网络资源时既要吸收传统教学原则、方法的精华,恰当运用;又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方法,以便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实效,更好地实现最优化的教学过程。
【关键字】网络资源;继承与创新;教学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丰富的网络资源把枯燥、单调的教学内容和平面型的教学方式转化成图、音、像、影、文字等相结合的多媒体动态形式和立体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数学教学与学习环境,在教学实施上充分显示了其灵活性、针对性、实时性和自主性的个性化教学特征。
然而,面对眼花缭乱的网络资源,如何有效地应用网络资源还是一个需要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话题。网络教学资源与传统教育的运用方法有截然不同之处。但二者在引导学生发展智力与非智力,培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任务是相同的。因此,网络资源既要吸收传统的教学原则、方法的精华,审时度适地运用,又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方法,以便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实效,更好地实现最优化的教学过程。
二、发挥网络资源的辅助作用,提升教学的“效”度
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它不仅可以把大量的图片、文字、音乐整合到资源库中,而且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信息资源的海洋。教材中有些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很难感知或无法感知,教学难度较大,此时就可以借助网络资源直观地呈现事物的主体并真实模拟它的变化过程,为学生提供多重感官刺激的感知材料,可突出感知对象,发挥网络资源的辅助作用,强化感知效果,促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使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就是要我们恰当、合理、巧妙地利用音乐、实物投影、动画制作等电教手段,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萌发求知的欲望。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时,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基础,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 需要学生作出理性思考,通过观察点与障碍物顶点的连线去确定观察的范围。因此,我借助多媒体演示情境图: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桃子熟了,落得满地都是,有只小猴闻到桃子的香味赶过来,可是果园有围墙,他在围墙的树底下能看到果园里的桃子吗?它现在只能看到哪些地方呢?请一个同学上台在画面上指一指。在这个导入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高涨,情感得到体验,气氛热烈。孩子们叽叽喳喳,纷纷献计献策,积极动手实践。真正实现了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网络资源用其特有的生动、形象等表现手法,使知识多层次、多方位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使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学会了怎样学习与怎样思考。将网络资源运用到教学中来,较好地解决了我们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优化了课堂教学。但在教学实施应用中,教育者要根据实际情况,把人的要素放第一位,紧扣教材的内容,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这样才有助于活动信息化、立体化,切忌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依靠网络技术。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时,除了展示网络上对分数产生的意义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分一分苹果,折一折纸,涂一涂颜色,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动手,触摸实物,感知形体。让多种信息资源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学生认识活动,促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有效培养了学生多元的、开放的思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