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歌曲教学中认识美 一首歌曲的创作往往倾注了作曲家和作词家很大的心血。一首歌曲除了旋律的动听之外,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激起我们心灵的火花,思想的碰撞。所以我们在教孩子学习某首歌曲时,一定要从听、赏、悟等不同的角度,深度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节奏、旋律、风格及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了解歌曲,走进歌曲,与歌曲产生共鸣。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歌曲的旋律美。 一、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歌曲的时代美。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历史,不同时代的歌曲往往是这些历史的见证。在教孩子们一首新的歌曲时,首先要给孩子们介绍或孩子们自己查阅、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家乡》这首歌曲时,因为它选自歌剧《傲蕾一兰》,所以要让孩子们先了解歌剧《傲蕾一兰》的故事情节。这首歌曲是在这部歌剧中哪个情节中出现的。主人公在演唱歌曲时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这样能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到歌曲中饱含的爱国之情,带着对达斡尔姑娘傲蕾一兰的崇敬之情来演唱歌曲。歌曲会表现的更生动、更鲜活。 二、 拍打歌曲的节奏,敲出歌曲的节奏美。 掌握歌曲的节奏是唱好歌曲的基础。让学生动起来,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乐于参与。我们常见的节奏有2/4、3/4、4/4这些拍子,有时也会出现2/4、3/4这样的混拍子歌曲。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让同学们把两种拍子分别找出来,对比着拍打,然后再融入到整首歌曲中。当然我们的拍打形式也一定要丰富多彩,可以手、脚并用,也可以用笔、文具盒等当道具。让学生们体会到拍打节奏的乐趣,就一定能打出美的节奏来。 三、 欣赏歌曲的旋律,唱出歌曲的旋律美。 高低起伏的音符就像轻盈的雪花在空中飞舞,总能给人美的享受。气势磅礴的歌曲旋律起伏较大,委婉秀丽的歌曲旋律起伏较平淡。我们在让学生欣赏歌曲的旋律时,可以随着音乐的变化,先让学生画出旋律线,然后根据旋律线的起伏,就能更好的唱出旋律。例如:《长江之歌》前半部分旋律进行的线条轮廓与长江上游的走向相似,大起大落,表现了长江的雄伟壮丽;而中部的旋律线缓缓起伏,与长江中下游的走向相似,表现了长江的柔美秀丽。当学生们能听出歌曲旋律的起伏,就能用或悠长、或急促、或舒缓的气息唱出歌曲的韵律美。 四、 掌握歌曲的风格,表现歌曲的情绪美。 由于地域的差异,创作时代的差异等因素,每首歌曲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掌握歌曲的风格,可以更好的把握歌曲的情绪,表现歌曲。例如《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一首羌族少数民族歌曲,表现了羌族人民在欢快的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情景。要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使歌曲显得非常活泼并富有生活情趣。它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要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五、 理解歌曲的内容,体悟歌曲的思想美。 一首好听的曲子是久唱不衰、世代流传的。它有朗朗上口的旋律,更重要的是能真实的反映生活、表现生活,产生思想的火花。例如:我们在教学《小鸟请到这里来》这首歌曲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把歌词当课文来读,读出歌曲中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美好愿望?歌曲展示了一幅怎样的山清水秀的图景?然后让学生们讨论小鸟和环境的关系。说说作为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做?从而教育孩子们要保护环境,为小鸟创造美好的生存空间,让小鸟们自由飞翔、尽情歌唱。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写照。学生只有体悟到这一点,才能读懂歌曲,了解词作者的创作意图,更好的表现歌曲。 一首歌就像一杯茶,需要我们慢慢去品尝。老师和学生就是品茶人,在歌曲的教学中慢慢认识歌曲的美。用美的声音表现歌曲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