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为两类:人际关系和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西方,个人主义占主导地位,强调隐私权。正如老话所说的:“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人在家中有阻止他人入侵之权利) ”问像“年龄、家庭背景、薪水”等有关这样的一些私人信息,或关于个人活动的问题是不合适的。而且,我们应该小心避免与性、某些身体部位和种族主义等相关的表达。而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所以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但西方人则不。
3.单位顺序
西方人都是先强调最小最直接的单位,在强调模糊的大单位,如在说地址时,中国人通常的表述是:国——省——州市——县区——乡镇——村寨——个人,而西方人的表述则完全相反,先说小单位再说大单位。
4.中国注重家庭团圆,喜欢几世同堂,而西方注重个人世界,喜欢父母与孩子分开居住。
5.对赞美的回答大相径庭
中国人别人夸你优秀的时候,都喜欢谦虚地回答说“过奖,没有”等,而西方人则说“Thank you(谢谢)”。
6.表达方式不同
中国人讲话提倡委婉,不直接说明,说重点前往往有很多“铺垫”,而西方人有事则先说明意图,再寒暄。
7.礼仪不同
中国人熟人见面问候时,一般说“上哪去?”、“吃过饭了吗?”“去做什么?”等,西方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How do you do?(您好!)”“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How are you doing? (你最近好吗?)”。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等。
8.称呼不同
中国人对对方的称呼前加头衔,比如张主任,王主席,熊校长等,但是西方人则在前加Mr、Mrs、Miss等。
9. 道别不同
中国人道别时,送客人时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您忙吧”等,主人说:“走好”、”慢走”、“有时间常来玩”等。但西方人则说说: Good-bye, See you later , Take care等。
中西文化的不同还有很多,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对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进行了解,随时将它与我们的母语进行对比,增强语言使用的规范性。
六、加强学习和反思,使自己更专业
我们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学行为,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作为日常的教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我讲解得到位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最值得改进?学生对这节课有什么想法和问题?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有句话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同样,好老师也是通过不断的反思成长起来的。
作为一个老师,我们除了反思教学,还可以反思为人处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东西。同时,要边反思,边记录,用键盘或笔尖留下文字,为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鲜活的案例。
七、课后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我们才能不落后,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学生对新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如果我们对许多新事物的了解程度不如学生,很可能会遭到学生的轻视,从而不愿上我们的课,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我们都应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把学习当作毕生的追求,不断提升能力,争取对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讲起课来才能的心应手,学生才会对我们心服口服,从而爱上我们的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