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品读、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感悟文章的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 2.学习作者通过联想进行表达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3.阅读《致爱丽丝》,聆听《悲怆》,进一步感受贝多芬高尚真挚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通过联想进行表达的好处,并在具体的语境中尝试运用。 难点:感受《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及表达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过程 (一)读题回顾,梳理质疑,直奔重点 1.板书课题,回顾前课,了解学情。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围绕《月光曲》你已经了解了什么? 2.关于《月光曲》,你还想知道什么? 引领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再次质疑,梳理问题并顺承切入课文第九自然段的学习。 1.自悟为主,读出变化,学习写法 2.自读文段,读出语气变化。 3.默读文段,交流共享,体会乐曲变化。 (1)质疑过渡。 请同学们默读第九自然段,看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这首曲子的,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圈画出关键词语,把自己的阅读体会简要批注在旁边。 (2)集体交流,以悟促读,以读促思。 ①舒缓悠扬:“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②起伏跳跃:“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③激烈高昂:“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3)抓关键词,体会写法。 ①月亮升起,海面变幻,这是多么美丽的画面啊!这些画面的变化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这些是兄妹俩听到乐曲产生的联想呢? ②拓展材料,延伸阅读,再悟联想的表达运用。 ③随着《月光曲》的旋律从低缓变得高昂,兄妹俩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海上明月图》,这就是联想的魅力! (二)乐文赏读,感悟贝多芬高尚真挚的伟大情感 1.共听《月光曲》,再悟深层变化。贝多芬的情感变化:平静──激动。 2.梳理贝多芬情感变化原因,感受他高尚的情怀。 3.拓展阅读《致爱丽丝》,再次感受贝多芬高尚的情怀。 4.聆听贝多芬乐曲《悲怆》,尝试运用联想的表达方法,深切感受贝多芬的音乐情感。 5.总括变化,激情促读。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体会到画面以及乐曲旋律的变化与贝多芬的情感变化是一致的,这就是曲为心声。它优美的旋律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还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家深厚的情感,这也是它成为经典的原因。 (三)配乐引读,熟读成诵 1.以乐曲旋律变化情境引读。 2.师生互动,引读成诵。 三、回归主题,总结升华,引发思考 从贝多芬的作品、情感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他不平凡的音乐人生,体会他音乐的无穷魅力,以及带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四、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