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7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信息技术参赛论文浅谈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0:5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中信息技术参赛论文浅谈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陈恩波  普宁市燎原中学
近些年伴随我国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基础教育的普及化发展,我国的教育呈现了高增长态势,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先通过分析我国教育资源的发展现状,对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确保我国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其次探讨了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最后通过加快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从而使教育有力地促进社会、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育资源;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教育改革;
一、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产业,不断增加教育投资,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充分满足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同时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如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社会竞争带来的教育素质的下降,教育资源利用率低等等。我国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而且还是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提高办学效益的迫切需要,对建设节约型学校和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教育资源的内涵
所谓教育资源,是指教育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总和。教育的自然资源包括:教育的自然条件(土地、草木等),教育环境(房屋、场地、社会教育氛围等),人力(未经开发的人力)。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教育的人力资本(已经开发的人力)。教育资金以及教育技术。简而言之,教育资源就是能够供教育利用的环境、人力、资金、技术资源的总和。在后面的对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的章节中,我们将会针对这四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1.2目前国内教育资源的现状
1.2.1教育资源区域分布差异较大
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很大差异,这就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区域分布差异较大。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教育资源配置明显优于西部内陆地区,城市教育水平高于农村。因此,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也使得教师待遇存在较大差别,优秀教师都流向了经济条件较好、待遇较高的地区。
1.2.2教育资源使用率低
为了迎合我国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总思路,各地开始大兴土木对学校进行翻新、扩建,对教学设施、器材、设备重复购置,这就直接造成大量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我国学校系统机构臃肿,行政和后勤人员冗余,这就导致有限的教育经费被占用,为学校增添了很大一笔经费。最后是目前国内教师流动性非常大,这也是学校人力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方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0:51:27 | 只看该作者

  在落实和执行《规划》的过程中,尤其是教育信息化技术及装备研发的推广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和尊重技术创新自身传播演化的客观规律。
3.3.4面临一线教育工作者信息技术应用内驱力普遍不足的挑战
  教育是整个社会系统中“高喊”创新最多的领域,同时也是最保守的领域之一。信息技术融合于教育教学的实施主体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而不是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由于专业背景的不同,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必然不尽相同,同时由于各地方发展差异和信息化水平的不同,教育信息化在各地区被接受的程度也必然不同。在具体落实中,更要考虑到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实际工作情况和需求,引导他们内发的、主动的开展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教育信息技术,真正的利用先进技术改进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规划》的落实和执行不能仅依赖于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动,更要充分调动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3.3.5面临信息化环境中师生“文化冲击”的挑战
  从地理学的角度看,文化冲击是指游客进入一个不同的文化领域,或目的地居民通过与外来文化的接触,而感受到的一种特别的焦虑与压力。也可以解释为:一个人从其固有的文化环境中移居到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所产生的文化上的不适应。
  “数字土著”是对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一代的俗称,他们从小生长在信息化环境中,由于其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数字化生活)的不同,他们的思维模式已经发生根本的改变,与其老师过去的生活环境和方式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目前较为年长的教师,也是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则属于“数字移民”,在他们眼里,手机、电脑、手持设备等信息技术产品依然是“高科技”,不敢轻易尝试和使用,对技术存在一定的抵触和恐惧。
  相对于信息化环境来说,属于“数字移民的”教师面对“数字土著”的学生,必然会产生“文化冲击”。这种冲击可以氛围显性冲冲击与隐形冲击两大类,前者已经演变为社会问题,后者却“隐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显性冲突的实例很多,比如:中小学生在学校是否可以携带手机?游戏软件是否可以引入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是否可以进网吧?网络与游戏过度依赖的标准等。这些现象实际上是“数字移民”与“数字土著”产生文化冲击的具体体现。隐形冲突则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影响到课堂教学设计、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成果的评价等方面。也许因为文化冲击现象原因,出现了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面临质疑,而信息化的课堂教学也难产生明显成效。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这种“文化冲突”不容忽视,需要得到更多的研究和关注。

结束语:
随着我国逐步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使教育向普及化方面发展,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教育资源的发展现状,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最后通过加快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0:51:17 | 只看该作者

3.3《规划》实施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及对策
  学习并组织实施《规划》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心。在《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信息化工作者与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共同面对,积极寻找有效对策。
3.3.1面临公众对《规划》文档的认知与其预期存在差异的挑战
  根据传播学中的受众认知偏差理论,不同受众的理解会与《规划》制定者的预期存在一定差异,政策输出者、传播媒介、讯息本身、社会语境(包括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心态等)等几个要素在传播过程中耦合的程度不同,对政策的解读深浅和解读角度也会不同,这是必然且正常的。
  《规划》这一政策性文件要获得公众的正确理解,仍然需要考虑社会大众的心理因素,如公众的移情心理、逆反心理、对传播者的角色期待心理、思维定势等因素。因此,要使《规划》确实落到实处,需要在广大教育信息化工作者、一线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及社会大众之间形成共识,进而转化为自发的统一行动。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采用合适的传播媒介,使用适当的传播形式,分阶段、有步骤的在不同类型的受众中开展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等活动。相关部门应该因地制宜的开发指导手册、学习指南等材料,以拓展传播渠道,确保宣传效果。
3.3.2《规划》的时效性面临教育转型和技术创新双重挑战
  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也是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与深化阶段,社会的价值观愈发的多元化,整个社会形态与公众意识一直处于激烈变化的状态。同时,这也是一个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的年代,大量的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新技术 与教育系统“接触”,发展势头越来越快,而一些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不可预知的。
  整个教育系统都处在转型期,无论是新技术的突破还是教育体制的改变,都会对整个教育信息化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做好不断修正发展路径,及时适应新变革的准备。既做好“规划”又准备应对“变化”,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种系统的不确定性,借助科技进步与体制创新,更加深入的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
3.3.3面临公众难以客观认识“技术创新”过程的挑战
  根据创新扩散理论,新技术的采用和推广,有一个从创新者到早期采用者、早期众多跟进者、后期众多跟进者、滞后者的传播过程。一项技术创新,最初都是在小范围传播的,从被创新者到早期采用者接受的过程中,有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而要完成从局部采用者到众多采用者的跨越,这项创新必须对自身做出调整,适应更加大众的需求。信息技术融合与教育教学的过程通常由若干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等构成,也是创新采纳的过程,其持续应用和广泛传播又是创新扩散的过程。这中间伴随着技术创新本身的进步与修正,通常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推广者把控好推动的时间和节奏,同时也要注意政策的调整,以促进创新性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传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0:51:12 | 只看该作者

   《规划》指出,要设立教育信息化科研专项,深入研究解决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和核心共性技术,这将为我们深刻认识教育信息化规律,创新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依据。
  建立一批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政策制定和建设实施提供咨询与参考,这对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有效政策方针具有示范意义。将教育信息化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成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产品中试及推广基地,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这将是我国“科教结合”方针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律,将新技术融合于教育教学中,将极大地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3.2.3建立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机制是对教育信息化的有力支撑
  积极吸引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引导产学研用结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形成一批支持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这将是国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造开放灵活的合作环境,推动校企之间、区域之间、企业之间广泛合作,这将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成果转化,提高产学研用结合的实效。只有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建立起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及技术发展规律的教育信息化产业,才能有力支撑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3.2.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升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参考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可以“少走弯路”,并逐步缩小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参与教育信息化相关国际组织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可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学习引进国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先进技术,同时逐步提升我国在国际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影响力。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可以极大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同时也可加快培养我国自己的教育信息化骨干力量。
3.2.5改革管理体制和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是教育信息化得以实施的组织保证
  尽管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已逐步被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所认识,但是因为教育信息化涉及到资源配置、跨部门的业务沟通和整合等诸多问题,因此,要全面推动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信息化,依然面临决策和管理层的巨大障碍。同时,在业务整合过程中,由于一些部门的业务本身就不清晰或不规范,随意性很大,部门间沟通困难,互相推诿,有以体制障碍当作该部门“不作为”借口的嫌疑。
《规划》提出改革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明确信息化发展任务与管理职责,改革调整现行管理体制,完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这些举措必将促进与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和高效实用的运行机制的形成,从制度上保证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与可持续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0:51:06 | 只看该作者

  2. 《规划》遵循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规划》提出我国未来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方针为:“坚持面向未来,育人为本;坚持应用驱动,共建共享;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坚持深度融合,引领创新。”这既充分反应了《纲要》中指出的“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真正内涵,也体现了邓小平提出的我国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同时也反应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核心组成部分的重要地位,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律。
  3. 《规划》结构清晰、任务明确。《规划》针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提出了相应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和任务,同时也对教育信息化发展自身的教育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和部署。《规划》既界定了国家、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其他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又明确指出机制体制创新和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是其核心目标。
  4. 《规划》制定的“行动计划”切实可行。为了切实而有效的落实《规划》设计的发展任务,《规划》制定了“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包括“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这五项即将在国家层面实施的计划将着重解决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全局性、基础性问题,而计划的实施将以前瞻性试点和示范切入,以确保建设任务的落实。
3.2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内容
  《规划》在“发展任务”部分指出,“要通过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增强队伍能力、创新体制机制,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问题,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在第十一章《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中,《规划》进一步强调了科学、规范的体制机制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这表明要通过体制改革确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地位,要通过机制创新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多方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最终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持续健康发展。
3.2.1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建设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数字教育资源正在不断丰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但优质教育资源依然匮乏,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形成。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信息孤岛”较为普遍,一些机构数以千兆计的资源在网上被“打入冷宫”。同时,数字教育资源的“生产方式”正在转型,数字资源的开发不再是“权威”专家和“权威”机构的专利,而应更多地产自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
  《规划》提出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制订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基本标准,建立数字教育资源评价与审查制度,这将逐步形成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准入机制。通过政府资助,引领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广,购买基础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公益性服务,这将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更有效的途径。同时,不断推进校际间网络课程互选,以及精品教育资源的共享,减少重复建设,不断提升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逐步形成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
3.2.2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和战略研究机制,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动力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有两大命题亟待解决,一是信息技术如何有效融合于教育教学,二是教育信息化自身的发展规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0:51:01 | 只看该作者

2.4.2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在教学内容上,可扩展更新、更广泛的内容如:把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智能机器人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使这门课程更加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价值,从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同时推动我国智能机器人知识和技术的普及,将对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如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和协作学习等;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交互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评价方法上,可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验(CAA)等形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育的灵活性、适应性,以及个性化特点更加突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则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4.3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应是动态开放的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应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 能力来安排,课程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最后才形成一体化的内容。不能把这类课程仅仅作为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训,而应当作为一种系统的、发展的、动态的课程,是学生能够终身受益的课程。在教材建设方面,可以考虑适当引进国际优秀教材。在教学资源方面,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资源,教学中产生的案例和资源也可以放到网络上,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21世纪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将是将成为国家兴旺、民族富强的关键性问题。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发布的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一观念的广泛酝酿和形成,堪称为人类现代发展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事件。经过短短十几年,已被世界各国认同,并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原则融入到发展的行动之中,成为指导国家发展的重大指导方针和基本战略。然而,社会和自然能否可持续发展,只抓环境科技及一些相关的社会经济措施是绝对不够的,教育应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习惯,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才算真正扎根,从而使教育有力地促进社会、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历史上从国家上全面描绘我国以后10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蓝图的一份规划。显然,《规划》的颁布将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3.1《规划》的战略意义
  1. 《规划》是对《纲要》中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具体部署。《规划》以《纲要》为依据,在深入分析国际信息化发展趋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教育事业发展对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诉求,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未来十年的发展进行了统一部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0:50:57 | 只看该作者

2.3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信息人才的基本途径
信息人才是国家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保障,相应地,信息化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以往不同,它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创新精神以及道德情感都有更高的要求。何克抗教授指出: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当是,具有全面而坚实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能与人合作共事,富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并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为了能够适应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信息社会的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
信息社会的四大文化基础是读、写、算和信息,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是21世纪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早在 1996年,美国就提出了第一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计划中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目标规定了“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能在教师、学校、社区以及家中使用信息技术;所有的教师都能有效地运用技术帮助学生达到较高的学业标准;所有的学生都要具备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等几项目标。
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信息人才这个要素有两层含义:第一,教育信息化要有为教育行业的信息化作贡献的专门人才;第二,教育系统担负着为整个社会信息化培养信息人才的任务。关于信息人才培养问题,大致可以划分成三个层面:第一,普及型的信息人才。广义地说,是掌握信息时代必需的基本信息技术的技能的人才。狭义地说,是各行业的信息化均需要批量的信息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第二,关于专业性的信息人才,包括高级软件人才、网络工程师和微电子技术人才等。第三,各单位或系统的高级信息主管,或叫首席信息官(CIO),而且这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性人才。普及型的信息人才,一般应有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这既是普通大众的需要,又是教育需要关注的问题。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都有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培养的问题,这就是信息技术教育要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它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基础性:它决定信息技术教育是与其他传统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和外语等一样的文化基础教育。②高技术性: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建立专用的联网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以及相应的硬件设备与软件环境,并需要掌握专门信息技术的教师和技术管理人员。③高速发展性: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其硬件设备、软件环境、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等都需要不断更新。④工具性、实践性与应用性:必须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上机、上网等实践活动,并注意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从生活中选取实例,再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⑤综合性、渗透性与变革性:信息技术综合了人类最新的科学技术,并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生活等领域,促进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新的网络与多媒体信息技术也促进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决定了它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体系和模式的改革,加速了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2.4信息技术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
2.4.1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应更加侧重于能力的培养
在思维空间不断拓展的信息社会,单纯外在的行为训练和规范,已经不能满足信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要求;教育活动必须更加重视和强调人们思维活动的规范和思维空间秩序的维护。因此,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信息技术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自觉和自我意识为中心,从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这六个方面,培养他们对于信息社会的内在归属和认同。我们不能单纯地训练学生的对现有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更不能靠培训他们记几个基本概念、几个按钮的名字,以应付某种考试和获得证书。而应该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社会的深刻理解,培养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适应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16: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