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4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用手机制作教学素材让学生们的世界丰富起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1 22:1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最新文章 于 2015-1-4 21:05 编辑

浅谈用手机制作教学素材让学生们的世界丰富起来
    摘要:一个成功的多媒体课件,除了要有优秀的课件脚本和结构设计之外,还必须有充足合适的素材。通过网络收集的素材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但是并不一定“合适”。真正合适的素材往往是教师根据自身的实践和学生的特点,自己制作的素材。手机作为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除了能打电话、上网、玩游戏以外,还是教师收集制作教学素材的好帮手。
    关键词:手机;针对性;及时性;集成性;实用性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成功的课件,除了要有优秀的课件脚本和结构设计之外,还必须有充足合适的素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优秀的课件脚本比较容易写出来,但充足合适的素材却难以寻觅,因此,素材的获取,是课件制作中重要的一环。课件的素材,大致可以有文本、图像、音频(声音)、视频、动画等几种形式。常见的素材采集工具有数码相机、摄像机、扫描仪、视频采集卡、刻录机等。但是,一般的学校很难配置这些专业的采集工具,寻常的教师也很难熟练操作这些专业性较强的工具。这就导致绝大部分的教师只能被动地接受和使用其他教师或教育工作者收集、制作的素材,很难有个性化的,针对自己教学实际的合适的素材。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一种工具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手机。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样物品,具有其他素材采集工具所不具备的许多优良性能,下面我就来谈谈手机作为新时代教师的素材采集工具所具有的优越性。
一、 针对性
相对于从网络下载、课件截取等手段而言,利用采集工具采集素材最突出的优点就是针对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自己制作的才是最实用的,相信许多教师都有这种体会。手机作为素材采集工具的一种,能很好的体现这种特性。
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收集素材的问题,大部分教师都是直接从网上找。网上的信息多种多样,种类繁多,好处自然是各种素材应有尽有,坏处则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筛选。在网上寻找素材的过程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后,收集了许多素材,却发现很多素材都不是特别适合自己的教学,到最后往往都是将就使用。如果想设计一节针对自己班级情况的课,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网上的素材很多,但是关于教学方面的素材往往千篇一律,这就使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很难找到合适的素材来表达。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就必须自己采集、制作素材。
例如,我在讲解四年级数学《方向与位置》这一课中,网上搜罗到的图片都是书本或者练习上的例图,要不然就是其他学校、其他地方的图片。这些图片当然可以使用,但是很难让学生有代入感。对此,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校园的各处景物,并且告诉他们,我将在明天把自己在校园内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给同学们观看,让他们猜猜都是校园内的什么景物,是从远到近拍摄还是从近到远拍摄,是从左往右拍摄还是从右往左拍摄。听完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课间注意观察校园,上课的时候,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判断图片的远近,很多学生都能通过真实的对比,判断拍摄的方向和位置等。这使我意识到使用有针对性的素材是生本教育的必然要求,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1 22:15: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最新文章 于 2015-1-4 21:06 编辑


四、集成性
通俗意义上,一般把教学素材分为“文”“图”“声”“像”四大部分,而这四个部分的素材采集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一部手机就能完成多种素材采集任务,这就是手机采集素材的集成性特点。
(一) 文
文也就是文字,文字是承载知识的最基本形式。教学中所用到的纸质文字主要从教材获取,电子化的文字则多靠文字输入。手机中一般都有记事本的功能,可以记录文字以及一定程度的编辑文字。如果是长篇的文字,使用电脑编辑或者直接用相机拍摄比较迅速。而对于偶尔涌现的教学灵感的记录,则是使用随手携带的手机记事本最为方便。
(二) 图
图片是知识形象化的体现,通过精美、生动的图片呈现,可以增强对文字的理解。用手机来拍摄图片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不会陌生,而这也是获取所需要的教学素材的一个重要手段。手机上的拍照功能是人们使用率最高的十个功能之一,用手机拍照对于现代人来说轻而易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用手机拍摄素材也能成为教师随手收集素材的好习惯。
(三) 声
声音是教学引入多媒体教育技术后一项新的教学素材。教学中,逼真、形象的声音可以极大程度地触及学生的听觉系统,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到文字背后丰富的听觉给养。随着教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科需要用到声音素材,如英语的听力、语文的朗诵等。有些素材可以通过教学录音带、网上下载等方式获得,而有些素材却是网上没有的。这个时候,教师只需要拿起自己的手机,开启每个手机必备的录音功能,就能为自己的学生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录音。
(四) 像
影像也是多媒体教育技术引入之后出现的的教学素材。同时,它也是教学素材中最为丰富的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同时进行学习的素材。教学中的影像资料主要从网络和影视媒体里获取,也可以自己拍摄。摄像可以通过许多工具实现,最简单易操作又经济实惠的还是使用手机的摄像功能。如今网上流传的许多视频也都是通过手机的摄影功能拍摄的。
五、实用性
采集教学素材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制作出优秀的教育资源。那么手机所采集的众多素材能不能很好地使用呢?当然能!我们只需要一根联接手机和电脑的数据线,就能把手机采集的各种素材完美地转移到电脑上,就跟我们平时在网上下载的素材一样使用。甚至,如果是音频素材的话,还可以直接用手机播放。如果没有带数据线,很多电脑带有蓝牙功能,可以直接用蓝牙传输。如果没有蓝牙怎么办?我们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来转移教学素材。先把拍摄或者录制的教学素材通过手机上传到自己的空间、邮箱、网盘等,再通过电脑上网,像下载其他信息一样下载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1 22:15: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最新文章 于 2015-1-4 21:06 编辑


二、及时性
手机作为教师获取素材的工具,最突出的好处就是及时性,这是其他素材获取工具无法具备的。根据国际咨询公司Nielsen发布的亚太地区移动消费者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71%,超过美国的60%,略低于英国的71%。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出门必带的物品之一,这就保证了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收集自己所需要的素材。
新闻主持人有时会引用网友提供的视频,例如火灾现场,事故现场等等。因为新闻要求具备及时性,而网友提供的现场视频往往比记者的更及时,有许多稍纵即逝的画面,容不得我们慢慢等待。网友用手机拍摄下最及时的画面,再由新闻工作者加工后报道出来,同理,我们教师也可以在每个合适的瞬间记录下自己所需要的素材,再通过课件的手段呈现给自己的学生。
我们可以这样假设,有一位优秀的教师,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看到一个很适合作为课件素材的画面,这个时候,最适合作为素材采集工具的是什么?没错,就是手机。我相信很少人会随时随地带着相机、DVD,但是很多人都会随时带着手机,这就是手机的优越性,最及时的帮助我们采集所需要的信息。与此同时,我们教师也要养成一个随时采集教学素材的好习惯。例如,暑假时,老师们一起去北京旅游,参观故宫、天安门等等著名建筑,一些老师想到课堂上也许要用到,马上拿起手机拍摄自己需要的画面,等到要用的时候拿出来,那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教学素材。一些老师完全没有收集素材的意识,只顾着给自己拍照,等到上课要用的时候,又只能去网上查找资料,下载一些“差不多”的素材,将就着使用。善用手机采集素材,及时捕捉精彩瞬间,这不止是摄影师的事,也应该是老师们的事。
  
三、 可操作性
常见的素材采集工具有数码相机、摄像机、扫描仪、视频采集卡、刻录机等。但是,一般的学校很难配置这些专业的采集工具,寻常的教师也很难熟练操作这些专业性较强的工具。然而,在这个人手一部手机的年代,每个人对于手机都不会感到陌生,即使四五十岁的人,也能通过简单的学习,在短时间内掌握手机的基本用法。这就让手机获取素材具有了足够的可操作性。随手拍下新鲜事,已经成了现代人的习惯。把这种习惯运用在教学上,能使我们的教学资源得到极大的丰富,摆脱凡事靠“百度”的现状,拥有教师自身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教学素材。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中,我想用形象的教学视频教会学生“撕一撕”和“折一折”的方法,但是网上根本没有相应的视频。这个时候教师要么选择放弃这个思路,用网上的其他素材将就一下,要么可以像我一样,自己操作示范,并请其他老师帮忙用手机拍摄视频。在拍摄视频前,我只花了几分钟时间给那位50多岁的教师示范了一遍,她就能轻松帮助我完成拍摄工作。如果是使用专业的DVD等摄影仪器,可能很多老师都无法帮助我完成拍摄任务,但是使用最常见的手机摄影功能,相信绝大部分老师都能胜任。可见手机采集素材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16: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