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使学生的学习趣味化。
爱因斯担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中物理新编课程,正是利用了多媒体具有声、形、色于一体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视频观察、动手做实验等活动,力求做到寓教于乐、寓深奥于平凡之中。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使所呈现的物理情境真实生动,所反映的原理清晰直观、简单明了,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的学习趣味化。
物理序言课的教学,除了演示有趣的物理现象外,还可以通过电脑播放一些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如火箭、卫星、核电站等)的录像;讲“机械运动”时,播放地球自转、绕太阳公转及整个太阳系运动影像;讲惯性时,播放“小女孩脚踏香蕉皮会摔跤”的影像;讲“杠杆”时,播放“2个小孩玩跷跷板”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以后的物理学习奠定基础。
引入“比热容”概念时,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几幅在同一纬度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沿海地区四季如春的图片,吐鲁番盆地“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画面,使学生在享受美的熏陶同时,联想到两种不同感觉,从而加深对比热容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
学习“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时, 先由学生欣赏几种乐器演奏的音乐, 然后让学生分辨哪些声音悦耳, 同学们各有感受。此时, 让学生通过大屏幕观看“ 流水潺潺” 、“ 飞机轰鸣” 、“ 琴声悠悠” 、电锯“ 吱吱”等制作成的多媒体课件, 把学生带到声音世界中, 创设出声音的情境, 把学生引到产生声音的物体上, 从好奇心出发, 自然提出: “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
在浮沉的条件及应用的教学中,我设计编辑了一个短片,配以和谐的音乐解说,有轮船、潜水艇上浮下沉、气球、飞艇等浮力应用于实际的画面,学生立刻被吸引了。于是出现质疑题目,这些飞行物是怎样实现上浮和下沉?学生讨论,适时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轻松引入新课。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学习核能时,对于核能是不是安全、洁净、廉价的能源,学生在局域网中可以查到丰富的资料;介绍声音的产生时,提供各种动物的发声视频;介绍光源时,展示各种自然光源,尤其是生物发光的情境。这些都使同学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使教师的演示实验全面化。
在物理教学中,由于受到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一些不易观察、有危险性、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实验,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较为真实地再现物理变化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获得感性认识,并对物理规律进行探究,从而弥补学生实验的不足,给学生产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