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0:3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西寨小学   贾翠萍
【内容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工具性。现行的北师大版教材的编写体系,体现出了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呈现螺旋式结构,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在信息化时代,数学课堂教学正好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实现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促进课堂数学的多元化。
【关键词】:数学学习 . 网络资源 . 整合应用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堂教学应从问题开始,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感悟学习探究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根据自己的需要,寻找相关的资源,比较研究之后,将适合自己教学的资源,迁移整合到教学设计中,完善自己的课堂;借用网络资源,帮我们共同解决探究新知中的“瓶颈”问题。学会让网络资源为自己的课堂打造“亮点”
一、让数学学习突出一个“乐”字。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看到一个普通的现象,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学习数学轻松自如,喜欢上数学课,爱学数学。而在数学学习中感到吃力的学生,怕数学课,怕写数学作业。分析原因,我认为这部分学生不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脑子不灵活,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数学的规律,数学学习中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久而久之,面对每天的数学作业,就产生了恐惧感,自己不能独立解决这些问题,于是出现了漏做、抄袭。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在数学学习中应突出一个“乐”字。引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的轻松,感悟学习探究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1. 正确掌握“新授内容”在整个教材编排体系中的认知目标。
作为教师,在备课时,先弄清楚学生的知识储备,再进行新知识的探究很重要。即先了解学生,后了解教材,再设计教案,最后实施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大部分学生都会有收获,课堂中的一个个小的目标的实现,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 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
一堂好数学课的标准中提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堂教学应从问题开始,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如: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中的《比大小》,这节课的三维目标分别是能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和分子是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通过演示、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获得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观点。为了轻松的达到三维目标,课堂中我设计了“用眼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动手涂一涂,建立“形象比较”模式”;“动手操作,探究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应用已学,深化认识”;“快乐驿站”等活动,这些活动的设计、展示,都离不开图文并茂的ppt课件。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完成以上的活动,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分母相同时,看分子,分子大的比较大;分子相同时看分母,分母小的比较大。学生亲身参与了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比大小的过程,理解了比大小的规律。
3.善于总结规律,建立“数学笔记”的概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0:30:06 | 只看该作者

在数学课中,坚持引导学生写“数学笔记”。一是将新课中学到的概念、公式记下来,便于解答问题时因记忆模糊而随时查阅。二是记典型题的解法和思路,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提升课堂效率。如:(1)一件衣服,因“五一”促销活动,先降价10%,活动结束后又涨价10%,现价比原价()。A 、不变 B、低 C、高(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表面积扩大了()倍,体积扩大了()倍。(3)甲数的3/5和乙数的2/7相等,甲数( )乙数。A 、> B、< C、=  诸如此类问题在学习中出现的次数较多,题中看似缺少具体的量,容易被迷惑。如果我们掌握了解题方法与规律,解答会变得既准确又省时。这三个题都可以用假设法(举例)来解决。题一假设一件衣服原价100元,降低了10%的售价是:100-100×10%=90元,活动结束后又涨了10%的售价变为90+90×10%=99元,答案现价比原价低。题二:假设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表面积和体积分别是6平方厘米和1立方厘米,将棱长扩大为三倍是3厘米,表面积和体积分别变成了54平方厘米和27立方厘米,6平方厘米扩大9倍变成了54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扩大了27倍变成了27立方厘米。由此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其表面积扩大为原来的9(3×3)倍,其体积扩大了27(3×3×3)倍。规律总结到这里,可进一步概括为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倍,其表面积就扩大为n的平方倍,体积扩大为n的立方倍(n是非零自然数)。题三先根据题意写出等量关系式,再假设甲数×3/5=乙数×2/7=1,根据“互为倒数”的概念得知甲数是5/3,乙数是7/2,甲数和乙数的大小自然可以分晓。
二、让资源使用实现一个“用”字 。
多次的网络研修学习搭建的平台,给不同年级、不同地区的教师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与交流。这就是网络的优势,在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好网络资源的优势。为自己的课堂服务,我个人认为在使用时坚持做到“下载、比较、加工、使用”。
1.根据自己的需要,寻找相关的资源,比较研究之后,将适合自己教学的资源,迁移整合到教学设计中,完善自己的课堂。
2.借用网络资源,帮我们共同解决探究新知中的“瓶颈”问题。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中《圆的面积》时,关于圆面积的计算方法是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出的。将圆分成若干相等的小扇形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宽呢?这是探究圆面积计算方法的“瓶颈”问题。借助形象生动的网络资源——falsh,学生在观察、思考之后,找到了答案。难点突破,目标顺利完成,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自然得出。
三、让整合应用力求一个“巧”字
“天下文章一大堆,看你会抄不会抄”,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还真有一拍即合之意。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选取合适的资源整合到自己的课堂之中,为自己的课堂打造“亮点”。在今年4月份的优质课大赛中,受中央一频道关于“家风是什么”这个话题的启发,我在课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快乐驿站:两个同样大的汉堡,妈妈将第一个平均分成6份,拿出其中的2份让哥哥吃,将第二个平均分成8份,拿出其中的2份留给妹妹吃。哥哥想了一会儿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吃第二个汉堡的2/8 ”。妈妈听了,笑了!你知道妈妈为什么笑吗?我设计这个题目,不但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温习了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而且让孩子们明白了“谦让”、“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思想教育自然渗透。
总之,在教学互动中,根据教材内容选资源,将资源合理的整合到自己的设计中,发挥好资源的优势,让资源为自己的课堂打造亮点,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共同分享学习数学的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09: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