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8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阅读小论文浅谈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9 21:1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阅读小论文浅谈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美育也称之为审美教育,是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的理论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进行着审美教育。我国的教育方针提出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就是要通过美育培养学生的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培养学生的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祖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小学生的美的教育。小学生的美育主要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教育的形式体现。但是其他学科的教材中也存在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挖掘教材中美育因素,进行美育渗透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小学语文教材有典型的人物事迹,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语言、强烈的抒情色彩,蕴藏着很大的审美价值,最能感染和净化儿童的心灵。所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审美元素,深入挖掘教材的审美的结合点,进行美育渗透,以培养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它与德育、智育和体育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机体,所以我们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进行美育渗透,潜移默化地进行美的教育。
一、利用教材的情感资源,调动审美感知
   人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小学语文有许多很有意境的记叙文,这些记叙文中有许多可探寻的意境,由于学生小,感情经验不足,知识水平有限,往往难以直接入境,教学中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深刻感知发掘美育因素,调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进行美的熏陶。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其中一段“人们的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的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这悲痛感人的场面是作者感知的真实体现,教学时我先放录音在哀乐中范读课文,接着引导仔细观察每一幅画面。反复诵读、品味,在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的思维活动中,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深情地感受到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感知。
   二、利用教材的诗情画意,启发审美想象
   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也是人的一种重要创造力,常言道:诗情画意,画中有意。选入课本的优秀诗歌和散文,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才能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我们总是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通过合作交流的过程,自主学习的探究,让学生驰骋想象的风帆,去开拓最美的意境。李白的《从孟浩然之广陵》有这样的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两句写景的诗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意境。为了拓展学生的想象,我首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心情“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然后具体提出三个问题:(1)烟花三月的长江是一派什么景色?(2)作者是这样送朋友远离的?朋友的船是怎样消失的?(3)你当时的心情怎样?经老师点拨不少学生用第一人称想象出来下面的意境来:晚春小草碧绿,百花散发着芳香,彩蝶轻轻飞舞,然而这美丽的一切我无心欣赏,我站在江边,春风拂面,只是目不转睛地望着远方江中的船越来越小,白帆慢慢地消失在遥远的天边,滔滔的江水不停地流着,一个浪花推着一个浪花滚滚向远方,朋友啊,此次分别又要等到何时再见呢?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9 21:13:34 | 只看该作者

   三、利用教材的高尚情操,激发审美情感
   儿童的审美情感是以形象感知依据的,小语教材中不少文章揭示人物的心灵美,品德的高尚,教学中应以情悟文,激发学生审美心理活动,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邱少云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战斗的胜利,在烈火中像千斤巨石一般在火堆里没挪动一寸,没发出一声呻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是多么悲壮感人的场面。教学时我首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把邱少云英雄壮烈之举展现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表现邱少云高贵品质的关键词,逐词诱导,让邱少云严守纪律,不惜献身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站立起来。进而英雄的形象,高尚的情操,坚定地意志强烈的冲击着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审美情感。
        四、以师为范,传递美的精神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进行美的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必须将美的情感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的情感是桥梁、是导体、是火种,在某种意义上讲,“情”能起决定的作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巧设悬念,以美传情;视听同步,以美生情;清晰板书,以美传情;精讲多练,以美释疑。以精彩的教学把学生牢牢的吸引到自己周围,形成“爱我老师,爱我科学”的定势,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实现最佳的教育作用,使美育真正渗透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样,学生就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达到教师情,教材情,学生情的高度融合统一,收获美育效果。
   五、创设情境,升华美的意境
        由于学生知识积累,阅历,视野的方面的影响和限制,对于语文教材中丰富多彩的美育资源,缺乏深刻的理解,不能深刻的激发他们的情感。所以在适当的环节,应用信息技术工具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创设美的情境,促进学生对于美的感知,美的理解,升华美育的效果是十分必要的。例如: 漓江的水真绿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静啊!“绿、静、清”到什么程度,只能依靠学生的想象,缺乏真实的感受。利用课件提供真实的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由衷地感叹。漓江真美啊。升华了爱美之情,爱国之心。
        总之,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应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也存在着美育的功能,担负着美育的责任,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潜在的美育资源,进行美育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04: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