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信息化环境下,创设发散思维的机会,培养幼儿创新精神。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没有创新就不会有新的发展,为了创新,幼儿教育必须强调培养发散思维,没有发散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新的萌芽和创新的成果。可以说一切创新都源于发散思维,而在幼儿阶段对幼儿发散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给幼儿创造发散的机会, 把握幼儿思维发散的机会,在教学设计中预留更多思考和选择的空间, 让幼儿能在不同思维方向的途径下,来经历不同的学习结果及比较这些不同结果的机会。应从 “ 求异, 求反,求多向”三个方面培养幼儿发散思维。
例如,中班语言活动《夏天在哪里》,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仿编儿歌是一个难点,对于幼儿来说儿歌念得多,但是对儿歌的格式、创编的方法并不了解,在教师提出编儿歌的要求后,幼儿不一定能较好把握,更不可能很好地去运用,怎样能让幼儿较容易上手,并能很好地表现出来呢?教师的引导是一个关键。我通过指向性提问,给幼儿一个儿歌的模式,再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出引导幼儿思维的画面,幼儿回答问题时儿歌自然而然就编出来了。幼儿感受到了成功的体验后表现出了较强的创编欲望,创新思维不断提高,编出了各种儿歌,同一幅图画(画面上有红红的太阳、大树、小鸟、草地等),幼儿却仿编出了不同的儿歌。如:夏天在哪里?我在天空中,太阳火辣辣。夏天在哪里?我在大树上,小鸟喳喳叫。夏天在哪里?我在草丛里,小草绿油油……
因此, 在教学中就不必强求统一,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尤其要鼓励幼儿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并且鼓励多种答案。因为一个问题往往不止一个答案,从不同角度思考,答
案就很可能不相同。
(三)信息化环境下,创建教师、幼儿、多媒体之间有效的互动模式,鼓励幼儿更加活跃的创新思维。
教学活动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运用生动的提问策略和形式与幼儿进行情节互动。在教师、媒体、幼儿之间相互交流互动时刻,幼儿的积极性也被有效的挖掘出来,幼儿表现出思维的活跃度增强,敢于想象,表达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媒体声形并茂的信息形式能在瞬间引起幼儿主动感知、体验、参与的兴趣,并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意向。
例如,中班美术园本活动《大沙河的人们》,教师在生活中抓拍了人们在浏览大沙河时的各种表情瞬间,有的开心、有的严肃……,同时挖掘家长资源,收集家长给自己孩子拍摄的难忘瞬间,教师将这许多相关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制作成PPT故事课件,在活动前组织全体幼儿观看。让孩子们在视频中发现自己、发现了自己与同伴的故事,还有曾经在家里发生的趣闻事件,孩子们的注意力瞬间集中,让教师接下来要展开的提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教师的提问,孩子们对课件中播放的各种各样的表情特征有了更加强化的印象,在后续的绘画“画表情”操作中,孩子们100%成功完成了任务,他们画出的表情超出老师的预想,孩子们画出了“有点不高兴”“笑的开心”“微笑”等丰富的表情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在观看多媒体课件时得到了启发,思维广泛发散,并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