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它集趣味性、虚构性、创造性和社会性于一体,这些特性与学生的好奇、好玩、好动以及无忧无虑的年龄特征完全吻合。那些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科学游戏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自觉学习科学,使学生乐于了解生活中某些现象和奥秘,进而能主动地关注周围的生活。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采取游戏的教学形式,是把有关的科学知识进行科学、艺术的设计,再通过游戏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科学课中的游戏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消化知识,提高他们探究世界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在科学课上运用游戏教学的意义
1.科学游戏能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游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如果把理性的科学知识融入到游戏当中,就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因此,我们很重视寓教于乐,充分体现游戏的趣味性。开课伊始,我通常出示图片、木偶,并通过讲故事,变小魔术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多种感官,促使他们主动地去观察事物的细微变化。针对小学生的好奇心强,贪玩好胜等特点组织各种科技游戏活动,使他们在玩玩乐乐中耳濡目染,不断受到科技熏陶。
2.科学游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由于科学课的许多内容是能直接感知和动手实践的游戏,所以许多小学生都很喜欢科学课。游戏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等能力,也能促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发展,并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例如磁控小车游戏,是为了巩固学生对磁铁性质的认识。我放手让学生运用磁铁和玩具小车,自己设计磁控小车,利用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作为动力,使小车前进或后退。这样一来,便利用科学游戏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发了他们独立探索真理的精神,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会更加喜爱科学游戏。
3.科学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形成信息多项交流和反馈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活动方式。教师要注意在游戏中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以展示他们的才干,同时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与同学交流,以增强互相协作的精神。游戏中,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通过同桌合作、伙伴合作、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各种操作游戏活动,利用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来探究并解决问题。如“比比谁的灯泡亮”游戏中,在点亮小灯泡时,小组中有的学生用手按住电线,有的赶紧把小灯泡放在电池上,有的认认真真地把点亮的小灯泡画下来。他们在小组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样的小组团结协作,无形之中就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谁都不能缺少,使小组成员之间有了更多的交往和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中渐渐发展,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二、小学科学课中的科学游戏类别
1.观察类游戏
小学科学课以实物材料为“第一性教材”,以课本文字插图为“第二性教材”。在一切实践活动中,观察是首要的活动。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适当的游戏活动,集中学生的注意,训练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观察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如《各种各样的叶》的教学中:我拿出两片看似差不多,却又有些不一样的叶片问:“大家观察是不是同一种树的叶子?”学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都有自己的说法,也都有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谁也说服不了谁。怎么办?最后,我拿出了整条树枝,可以看出上面的叶是有变化的。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是同一种树上不同的叶子。从而使学生明白:整条树枝意味着什么?树枝是最有力的证据!最重要的证据!这无疑也加强了学生的证据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