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随笔 关于一年级朗读指导的一点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15:0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到上语文课时,听着孩子们稚嫩清脆的读书声,为他们可爱的童音不禁莞尔的同时,又为他们拖拖沓沓的“唱读腔”而忧虑不已。这也许是孩子朗读水平发展历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尴尬的阶段,但谁又能断言,如果教师不管不顾,这样的“唱读腔”不会影响他们日后的朗读水平呢?

我认为,一年级语文教师不能忽视对孩子朗读水平的指导。这样的指导可以穿插在日常教学中,也可以集中在早读或午读时实施。

1.读好轻声很重要。轻声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字典上标注轻声的,例如“桌子”、“你们”、“好的”等。一年级的课文都有标注拼音的,而孩子们也大都养成了看拼音读课文的习惯,这类有轻声字的词,老师只需稍加提醒,他们就会读得不错。而另一类是字典上不标注轻声的词,它们往往是双音节词语,我们叫它们“重·次轻”格式的词。例如“学生”、“秋千”、“媳妇”等。由于没有标注轻声,加上受吴语方言影响,孩子们容易忽略。而事实上,这样的词是大量存在的,如果读不好,势必影响朗读的连贯性。因此,需要老师加以重视。

2.停顿的指导很重要。很多中高段的学生在齐读时会把句子拆分成一个词一个词地读,这样的习惯也是从低段开始养成的。事实上,初入学时,孩子们齐读的声音尽管稚嫩拖沓,但基本不会一个词一个词地往外蹦。这和老师的示范读有很大的关系,许多老师自己在读长句子时,习惯机械化地处理句子,从而影响了学生。长句子应当寻找符合逻辑的停顿点,从而保证每一个意群的连贯。这需要老师提高自身素养,才能交给孩子正确的停顿方法。

3.内涵的挖掘和投入不能被忽视。对孩子来说,一个学期内重复地朗读固定的几十篇课文,总是会厌烦的。所以我们总会抱怨孩子们读书就像笑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想让孩子读起课文来有常读常新的感觉,关键要引导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挖掘文本的内涵。当然,也可以多给孩子提供一些课外阅读的篇目,扩大阅读范围。

    这只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想到哪写到哪,不成章法,在思考中,我希望自己能和孩子一起,不断进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19: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