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6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形势下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 16:5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形势下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
钟山县第二高级中学  石莉华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学生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与之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对时下中学生心理心理困惑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生教育的核心课题,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就是要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自我”。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困惑  教育对策  构建氛围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必然要思考在新形势下,如何教育出德才兼备,能经受得起个人命运的挫折和国家命运的挫折,并以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能有智有谋奋发掘起的一代爱国爱民的贤才。
近几年,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中学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者倾其心血,对中小学生投入的情商,智商的教育最多,期望值也最大,学校如此,家庭更如此,全社会亦如此。然而,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个性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做人处世的教育,最重要的还是爱国主义教育,为国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而时下中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时代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黄金与泥沙具下,正、反面教育渠道太多,在选择正误、是非的临界点上,青春时期的中学生茫然了,有的父母没有把好正确人格第一道教育关,只重视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正确品行的引导教育;学校教育又是如履薄冰,一个“告”字犹如紧箍咒,横眉冷对千夫指,为师者俯首甘为孺子牛…中学生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教育,诸多的违法、违规言行出现了。少年强,则祖国强,保家卫国,建设祖国靠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国与国之间的国力竟争是下一代的竟争,所以教育好下一代才是立国之本。古代越王勾践从吴国释放回来,为报仇雪恨,让国人二十年生育、教化,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了吴!可见越国二十年教育的下一代是何等成功,让人惊奇!而我国正需要这样的教育,打天下不易,守国土更难!处在全世界科技飞速发展中的我国,要立足世界强国之林,我们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全社会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要培养出能征善战,有勇有谋,德才兼备的忠诚于祖国的优秀儿女。
然而,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十分令人担忧,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人群在扩张。据有关资料显示:三成中学生心理有问题。青少年包括不少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缺乏认识态度,往往把心理偏差同精神疾病联系起来,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加剧。教师、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意识,在我国许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尚处在萌芽阶段,成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漠,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培养。与此同时,家庭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婚变的单亲家庭,社会变革同许多传统习惯的矛盾也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的产生远比健康教育的发展来的快,一旦学生有了排解不开的心理问题,就体现在不和谐、不规范的言行上,家长就打骂,老师就训斥,同学就排斥,让心理有问题的学生雪上加霜。  
一、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 16:59:54 | 只看该作者

非专门性的就是在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构建了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我校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运用每一教学步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至关重要,要大力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培训,组建德才兼备的老师为学生做好心理导航教育工作,这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学校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只重学分,忽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  
(2)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品德高洁,言传身教,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3)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炼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创造,审美的能力。  
  4)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教育,都是适得其反。要求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以鼓励,赞扬,戴高帽子,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充满激情的环境中成长,学生就善于和老师,父母,同学交流,性格开朗,心理健康,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5)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孩子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座谈会等。对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甚至当着孩子的面横加恶意评论老师、恶意评论社会阴暗面,要知道受害的是你的孩子。  
   (6)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  
   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 16:59:49 | 只看该作者

   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  
   家庭,是学生萌芽人品,性格的重要场所,是家长把品质行为传给下一代的地方。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学生在学生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们知道的许多知识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而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现在许多家族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长年在外面打工,顾不上教育儿女,对孩子一切的一切都了无所知;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博,玩游戏或忙于发财致富,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言论恶劣,对家人不负责任,对孩子非打即骂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家长自己都没有教育好自己,没有做好优良家长的表率,给孩子看到的是反面的误导;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和委屈,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即使对小孩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居高临下,甚至拳脚相加,而对于子女在情感、品德、意志和性格等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其结果是,中学生阶段不少学生对家长采取的能骗就骗,能瞒就瞒,动不动暴跳如雷,象一颗掌在手上火星四射,扑扑作响的地雷,动不动炸得人仰马翻,结果受辱的是老师,受苦的是家长,受害的是学生。
3、社会环境污染。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反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并因此导致的误导,使少年儿童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引起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其次社会上的某些媒体,手机黄色短信,文化娱乐设施等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如青少年是网吧里实际消费的群体,尤为严重是社会上的一些影视公共场所,为了追求票房价值,经常播放,传播凶杀,色情、淫秽等影视片,不少青少年中毒以后,便开始行凶,打架,寻求刺激,屡禁不止的黄色书刊,短信也是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三、我校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对策: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学生心理要求,依据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我校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了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方式。专门渠道就是设立心理教育专题课,选派了刘晓琴中学高级教师,钟山县第一批“优秀人才”;“贺州地区第三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贺州市优秀教师”;自治区教育厅评为优秀班主任;石莉华老师,贺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学一级外语教师,配合各班主任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以及学生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疏导;并针对学生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写成教育主题,如;针对学生早恋问题,写成《核弹与早恋》“核弹如果用来发电,必将造褔人类,给人类带来光明与幸褔;核弹如果用于战争,必将毁灭人类。早恋,如果互相互尊重,互相激励,比翼双飞,恋的行为纯洁而高尚,那将是一曲动听的歌,一首优美的诗,一篇精彩的小说…”以提高学生心理境界,给予学生早恋进行心理导航。针对学生高考前夕心理压力大,写下《寄语高三学子》:“愿我中华学子,如猛虎下山,蛟龙出海之雄风,走上考场!愿我中华学子,胆大心细,调动起高智商,一步步为营,一分分拼搏!愿我中华学子,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决战千里,为祖国争光”;针对学生晚上上网,上课睡觉,写下了《人,是要有精神的》:“纵观我校部分学子,大清早第一节课就伏在课桌上睡觉,睡掉了美好的青春,睡掉了锦绣前程,睡在父母劳苦的血汗之上,睡在导师辛勤育人的课堂。到头来,同年栽下的小树苗,来年人家根深叶茂,繁花似锦,果实累累;而你却枝枯叶疏,结着几个苦涩的果子,于国于家无望……”;针对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写下《轻轻地对你说,学子》:”学子啊,在你求学的季节里,有父母做后盾,衣食无忧。你生活在同龄的伙伴中,是鲜花中的一朵,何必为赋新诗强说愁呢?平平淡淡才是真,打开你那久闭的心扉,让阳光洒落你心灵的每个角落,亮亮堂堂,朝气蓬勃,雄心壮志,投入那紧张而繁忙的学习生活中,也许一不小心就考及格了;针对学生偷窃行为,《筑一道心灵的防火墙》伸出你的小手,放在老师的手中,让我们引领你走出沼泽地。睁开你纯真的眼睛,大胆地面对我们,错了的人生命题,打个红叉,重新书写更美好壮丽的人生。…….”根据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撰写几十篇教育主题文章,每个学期每个班级定期演讲三次,再出版成墙报,进行心理导航。然后发表在教育报刊,杂志,网络上和学生个人精心收藏。再就是那个班级有问题就马上到那个班级做思想教育工作,那个学生有问题就专门找学生个人谈话,并且利用QQ加入学生群,在QQ上做心理健康教育,利用手机学生发信息谈心里话,引导教育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给学生戴上高帽子,提高心灵境界,唤起高昂、饱满的热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这样的教育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 16:59:42 | 只看该作者

  1、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在高手如林的高中,学习竞争十分激烈,上至学校,下至家长,只重成绩,不重人品,学生心情十分焦虑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产生高度焦虑症状,
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恢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焦虑,困苦,找不到突破口,这种现象在高三更为突出,尤其高考前心理压力更严重。在教育过程中不少学生诉说“想到压力来自四面八方,难以接受又不能摆脱”,“一旦成绩不好,不能升入大学,哪有脸见人”,“我自认为我学习是努力的,但考试又是不理想,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2、人际关系不协调。独生子女多数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好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离开父母进入中学的学生感觉有爱无处寄,学生想在老师身上寻求父爱和母爱,而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单个学生相处;有苦无处诉,对老师不敢说,对同学不能说。有的学生在咨询中向教师倾述:“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学生一旦进入初中就住校,日常安排就是“宿舍——教室”,“宿舍是睡觉的地方,教室是学习的地方”,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交流”。我和学生在交流中,总听同学们说;“我感到很孤独、很寂寞,很压抑,父母逼我要成绩,定出目标非要我考上什么大学,我总担心考试不及格;没有人愿和我一起…”。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搞僵关系。  
    3、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优生, 优点看多,缺点看少,成绩差的反之。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自己老是失败,考大学肯定没有希望了,于是恢心丧气,前途渺茫失去自信心,自暴自弃。  
    4、早恋问题的困扰。高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增强,网络,明星,报刊,杂志多渠道都在引诱青少年早恋,导致“早恋问题”严重,高中这种现象也较突出,在我和学生的交流中 “总是想看到他,他能给我勇气和快乐”、“我总想和她在一起,因为我好孤独”、“我和他在一起,他可以保护我”,众多的原因,由此让他们感到“烦燥不安,吃不下,睡不香”,有的干脆沉倾在早恋中,成绩开始下降。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有的成了三角恋,甚至用暴力解决。  
  二、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  
    1、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青年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探索出奇的问题,并以标新立异为自豪,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教育者在施教的全过程中,一概地以一种固定模式去传业,去释惑,惟此而已,对那些“不违章守法”实际上是欲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而另僻思路的学生则视为“差生”,“调皮”,“不规矩”。的确,由于中学生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思想混乱,有些行为让人看不下去,容忍不了,单以次为凭,对学生大声指责,贬斥,对学生下丧失信心的结论,批评教育语言不讲究艺术,不尊重学生人格。这样,就让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心理出现障碍。逆反心理支配他们,无论教育者用心如何好,学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有的虽不言语或直接反抗,但消极的反抗是明显不过的了。学生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会使学生觉得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  教育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出现顺从教育者为“优”,反之则认为“差”的现象,这实际上是把教育和权力以及力量结缘。  中学生自由奔放的世界是令人惊叹的,但教育者因为忘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切身体会,可能对此感到不安和无法容忍,还企图把自己的固定观念强加给学生,所以必然会形成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这种差距,从而造成学生的“反抗的芽”。 那种只根据自己的愿望而不能适应社会多样化的老师,是不可能理解在多样化社会中的学生的心理的。这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5: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